梁潇予
摘 要 新媒体环境下,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人们不再满足于从图书馆中获取资源,而是更愿意通过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来获取知识。要想在新媒体环境下满足读者的需求,图书馆就需要创新读者服务模式。本文针对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创新措施,希望能为广大图书馆带来有效的信息服务作用。
关键词 新媒体;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
引言
时代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信息传播手段供我们获取知识、新闻、资讯,但与此同时,信息资源也越来越复杂。图书馆作为知识和信息的集散地,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想满足读者的需求,就需要建立以方便读者、服务读者为宗旨的创新型读者服务模式,创建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新格局。
1传统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存在的问题
1.1 服务体系落后
图书馆的服务模式是受时代、经济、科技、信息、通讯、文化等因素影响的。在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仅限于单纯的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的工作流程,很难有什么服务模式可以满足读者。不同高校或不同地区的图书馆所呈现出的用户需求也有所不同,但大多以多样化、专业化、集中化的趋势较为明显[1]。虽然计算机和互联网已经大范围的普及,但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很多图书馆没有运用新式信息交流方式,将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真正运用到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当中去,因此造成了服务体系的落后。
1.2 数字化进程缓慢
新媒体环境下,实现了信息传播的数字化,但是在一些地区或高校的图书馆,数字化进程方面还有所缓慢。比如纸质版图书因出版周期长、印刷慢等弊端,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能得到及时的更新,因此图书馆藏书的信息资源数字化进程落后。另外,由于人力资源和经费等方面的限制,许多图书馆的资源更新速度不能满足读者对于学习、科研、工作的需求,所以更多的人愿意选择互联网图书资源。数字化进程缓慢使图书馆的信息提供和服务模式不能有效地满足读者需求,导致读者的增长速度远超于信息更新速度,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图书馆读者服务进程的压力。
1.3 对读者需求不了解
传统的图书管理人员大多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图书文献的日常管理、组织文献资源入库、保证图书资源的有效流通等方面,并没有真正的了解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真实需求,这也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和地区图书馆服务水平低下的普遍原因。图书馆工作人员没有全方位的了解读者需求,就不能为读者提供所需的服务。另外,读者也没有相应的渠道将自己的信息需求及时反馈给图书管理人员,有些地区的图书馆甚至还没有开通读者交流互动的服务板块,即便开通了,大多读者并也不知情,信息的交流和反馈大多停留在公开征集渠道。
2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的创新
2.1 努力完善综合服务体系
新媒体环境为图书馆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使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服务模式受到了极大挑战。要想创新读者服务模式,首先要努力完善综合服务体系,利用新媒体技术改善图书馆的功能、地位、作用,将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圖书馆服务实践中,面向更多的读者和用户。
图书馆可以将服务空间进行重新布局,增加小空间讨论室,满足读者的研究热情;加强企业合作,建设一站式服务体系,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网络阅览室和信息服务平台;与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建立专家库,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将综合服务体系面向广大群众,实现信息获取的平等权和自由性。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对于信息资源的需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界限,因此,图书馆在创新读者服务模式的同时,也需要借助外来的各种优势条件和手段,积极开展跨地区、跨专业的联合服务模式,力求实现信息资源的全面化,服务模式的人性化,进一步完善图书馆的综合服务体系。
2.2 信息服务数字化模式
新媒体环境下,计算机的普及大大改变了图书馆传统的读者服务形式,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和读者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方式,信息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也成为衡量图书馆服务工作的重要标准[2]。
图书馆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开展读者服务模式,构建一个用户交互服务平台,加快网络智能服务模式的推进;利用信息智能对图书馆的各类不同读者的习惯、需求、爱好等信息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一个高效能、综合化的信息集成化服务体系;创新信息智能服务模式,根据智能化的判断,为不同的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使服务更为人性化。不同的图书馆在建设信息服务数字化模式时,还应充分考虑文化和沟通交流上的差异,建立个性化定制服务,对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管理,根据不同读者的文化差异建立不同的信息服务模式,并适时地做出调整。
2.3 深度调研评估服务水平
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是读者,因不同读者的年龄、学历、职业和爱好各不相同,在阅读需求上也存在着差异。因此,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以及不同读者的阅读水平和阅读兴趣,以便更好地开展阅读活动和读者服务模式。
图书馆在创新读者服务模式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深度的调研工作和服务水平评估。积极利用新媒体环境,在不同的网络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和推广,在提高自身图书馆影响力的同时,收集读者的反馈信息,从而了解读者的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准确的了解读者的阅读感受和阅读体验,对不同的读者制定不同的服务模式,并适时地进行调整,以便提高服务模式的科学性和适用性。另外,图书馆也可以通过策划组织相关活动来推动读者间的互动交流,或利用问卷调查、读书会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评估,来提高服务能力,完善服务体系。
3结束语
新媒体环境的到来,为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读者服务模式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各大图书馆也应积极加入读者服务模式变革和创新的潮流中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探索出适合自身的读者服务新模式,满足读者需求,提高图书馆的资源质量和读者数量。
参考文献
[1] 郭海明.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演变[J].四川图书馆学报, 2018(3):26-29.
[2] 王军光.网络环境下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演变[J].中国集体经济,2018(4):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