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谷口春残黄鸟稀,
辛夷花尽杏花飞。
始怜幽竹山窗下,
不改清阴待我归。
1.本诗哪些词语表现了暮春时节?
2.请你赏析“始怜幽竹山窗下”中“怜”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春残、鸟稀、花尽、杏花飞。2.“怜”字表达了深深的怜爱和赞美之情,歌颂了不畏春残的幽竹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落花
◎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
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
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1.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中心思想。
2.尾联一语双关,请你赏析。
【参考答案】1.本诗通过对花叶飘落表达了诗人素怀壮志、不见用于世的凄婉和感慨,全诗洋溢着伤春惜花之感。2.一是叹花:多情的花朵用自己的美艳點缀春色,最终得到的却是凋落飘零、沾人衣裙的结局;二是叹己:我虽有怜惜芳菲之心,然而无计留春,最终只能落得个怆然涕下、泪沾衣襟的结果。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舟次彭泽
◎李中
飘泛经彭泽,扁舟思莫穷。
无人秋浪晚,一岸蓼花风。
乡里梦渐远,交亲书未通。
今宵见圆月,难坐冷光中。
1.请你归纳本诗的中心思想。
2.请你欣赏尾联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1.作者通过扁舟漂泛江湖、羁旅天涯、停泊在荒寂之地的描写,流露出了深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愁。2.尾联运用反衬手法,以圆月之圆满,反衬自己的孤独,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作者当时的处境,显示出了诗人的孤独无助。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夏日游山家同夏少府
◎骆宾王
返照下层岑,物外狎招寻。
兰径薰幽珮,槐庭落暗金。
谷静风声彻,山空月色深。
一遣樊笼累,唯馀松桂心。
1.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向?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描绘了一幅傍晚山中空明、幽静、清丽的图画。2.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热爱自然、渴望归隐的情感;突出了作者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
五、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没蕃故人
◎张籍
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1.诗歌的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此联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本诗中揭示作者内心矛盾、痛苦的句子是哪一句?
【参考答案】1.颈联是一组特写镜头,形象地描绘了战后的残酷场景:全军战败后,遗弃的营帐无人收拾,只有逃回的战马还识得残破的军旗。营造了孤独、悲凉的氛围,为下文抒情作铺垫。2.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六、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送何遁山人归蜀
◎梅尧臣
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
远壑杜鹃响,前山蜀客归。
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
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
1.诗歌的首联写景的作用是什么?
2.本诗除了想象手法的使用,与其它送别诗的不同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一是为全诗奠定明朗、欣悦的感情基调;二是引出下面一句“童稚望柴扉”。2.全诗丝毫没有送别时的惆怅感伤,甚至没有对朋友的留恋,有的是为朋友归乡而高兴,是对其以后生活的良好祝愿,是对朋友归乡的羡慕。
七、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阁夜
◎杜甫
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岁暮阴阳催短景
人事音书漫寂寥
2.“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这句诗表达的内容。
【参考答案】1.景:通“影”,日光;漫:徒然、白白的。2.诗人用“鼓角”“五更”“声悲壮”表明了兵戈未息、战争频繁不断。诗人通过对时局的深切关怀和三峡深夜美景的赞叹,抒发了悲壮深沉的情怀。
八、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刘禹锡
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1.请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2.诗歌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参考答案】1.两联选取“一渠水”“数点山”“碧松”“红药”等景物进行铺陈描摹,然后移步换景,由院外写到院内。颔联写院外的远景,颈联写院内的近景。2.全诗表达了诗人的赞美恭维之意、羡慕向往之情、志趣相同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