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餐——餐桌文明新风尚

2020-06-19 08:49西米
食品与健康 2020年6期
关键词:公勺分餐亲朋

西米

很多人认为“分餐制”是舶来品。事实上,分餐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史记·项羽本记》中对“鸿门宴”的描写是:“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这五人便是一人一案,分餐吃饭。《水浒传》《韩熙载宴饮图》等艺术作品中也都对分餐制有所记载和描绘。

古人实行分餐制,早期是由于物质资源匮乏,需合理计划分配食物,后来则变成了区分长幼尊卑的礼仪制度。按照尚秉和的《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记载,中国人围桌共食的合餐制最早出现在北宋。宋代,茶楼酒肆、瓦舍勾栏等公共饮食空间的出现,促使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共食方式。首先,在饭桌上,每个人和菜肴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比较公平。其次,就餐者可以根据饮食偏好取菜,多寡自便。第三,每种菜肴用一盘碟盛放,相对分餐而言,使用器具较少,能够降低就餐成本。最后,合餐制的吃饭过程是分享的过程,亲朋之间互相夹菜可使就餐氛围更加亲密。因此,合餐共食制被中国人沿用至今。

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和对健康问题的重视,分餐制这一可以避免病从口入的进餐方式来到了公众的视野中。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很多抗病毒专家、防疫医生呼吁分餐制和公筷制。共餐可能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包括但不限于:阿米巴病、蛔虫病、蛲虫病、霍乱、白喉等多种由寄生虫引起的疾病,甲肝、麻疹、风疹等多种通过病毒传播的传染病。

一双伸向餐盘的筷子,好意夹给亲朋的菜肴,很可能沾染了细菌和病毒,在不经意间危害他人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显示,食源性疾病的发病率位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针对在我国高发的,被WHO列為第一类生物致癌因子的幽门螺旋杆菌,中华医学会曾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其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为59%。而通过分餐或者使用公筷、公勺,可以有效减少这—细菌的传播。

当然,合餐并非一无是处,它不仅可体现人们对于同桌就餐的亲朋的热隋,还展现了礼让、互助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实行分餐制则可以阻断传染眭疾病的传播途径,保护自己、家^和亲朋好友的身体健康。另外,实行分餐,就餐者能够更清楚掌握自己吃了什么食物,分别吃了多少,更容易做到膳食均衡,合理控制体重,减少浪费。

实际生活中,为便于沟通交流,避免生疏,同时顾及卫生健康,家庭内部吃饭不方便分餐的,可以采用公筷、公勺来解决。特别需要提醒的是,有些家庭,祖辈有用“嘴嚼”的旧方式喂养婴儿的习惯,这比合餐带来的疾病传染危害更严重,应坚决避免。

猜你喜欢
公勺分餐亲朋
分餐小组长
分餐,餐盘里的“战争”和“自由”
安吉:百名基层代表力推“公筷公勺”
用餐新时尚 健康好习惯 宿迁市举办“文明餐桌·筷乐行动”主题活动
礼多人不怪之公筷公勺用起来
公勺公筷能否成为新风尚
简单
合欢花(外一首)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分餐搭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