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障人士”的情感剖析与无障碍轮椅现状探究

2020-06-19 08:19鄢名飞顾海滨田凯先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6期

鄢名飞 顾海滨 田凯先

摘 要 据统计全球约有6亿肢障人士,其中以肢障为主,在日常生活中难以获得基本生活设施或辅助产品。“无声危机”影响着身体肢障者生活和家庭,甚至整个社会经济和发展都受牵连。除先天性大部分残疾人是因人类各种不安全活动意外造成,各国政府部门对各类残疾人士辅助产品及公共设施需求逐步递增。尤其发达国家对残疾人规划城市道路增设专用设施及智能轮椅研发等。同时近几十年老龄化趋势许多国家越来越严重。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生活医疗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当前也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伴随腿脚不便或残疾现象屡见不鲜,在这样老龄社会中,对残疾人轮椅和相关配套无障碍设计要求也随之递增。我国对这块设施产品关注度在提高,但主要技术国外引进。然购买进口轮椅价高,普通障碍家庭收入水平低,无法承受高额的智能或电动轮椅开销,同时医院在肢障者护理上遇到问题多工作量大,无法彻底解决。

关键词 肢障 无障碍轮椅

中图分类号:G252文献标识码:A

1探究的目的与意义

结合当前国情及医疗水平等现状,根据肢障人士生活需求剖析肢障人士心理特征,设计适合肢障人群的特殊轮椅,目的将情感化设计融入其中,树立生活自信心,能独立完成更多事避免自卑。通过对特殊人群观察了解找出现有问题,反思问题并验证提出最佳解决方案,同时探究便携式设计如何用在肢障人士轮椅上。我国是人口最多国家,必然肢障者整体数量也是世界最多。从我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看出当前我国各类残疾人总数约有8300万多人,占全国人口6.35%。更值得关注是其中肢体残疾人比例明显增加,共计2413万人,占残疾人总数29.08%,在各种残疾人士当中居首位。其中中度残疾(三级肢残)占23.89%;轻度残疾(四级肢残)56.89%。在肢残人群中未成年人(18岁以下)占11.20%,然而成年人(18-59岁)占58.56%。60岁老年人以上约占29.47%。

2肢障者需求分析

2.1需求层次

依据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年提出需求层次理论分析,每个人是为满足某种需求欲望而所驱使的高级动物,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需求层次主要可分为生理性需求、安全性需求、尊重性需求、自我实现需求以及低一等级需求,一旦满足后,便会追求更高层次需求,肢障人更是如此。对三、四级肢障人士来讲,自身需求满足需要面对更多更大阻碍。

2.2本能和行为及反思层次运用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中将设计层次分为:(1)本能层次设计:外观和触感先于意识和思维,强调给人初步印象;(2)行为层次设计:使用愉悦和效果功能、性能及可行性;(3)反思层次设计:自我形象、个人的满足记忆(更高级感觉、情绪和知觉)本能层次和行为层次是从正在使用或见到的产品中获得。反思层次则是通过反思过去记忆,并且能遇见未来趋势,一种建立在个人自我认同上的思考。

2.3心理和生理需求分析

在医院调查发现,肢体残疾或腿脚不便人士大多伴随心理疾病,因某些功能丧失或障碍导致,在日常生活中与常人有明显差别,我们以下肢体功能障碍者为例,从内心上讲其非常在意周围人对他们的看法,伴着很深自卑感,内心深处总感觉低常人一等,其部分残疾人因自卑心理长期压抑得不到释放性格变得内向胆怯,甚至有厌世悲观心态。一方面因生活上不能独立完成大小便,有时弄脏床单会自责,自尊心受损。另一方面特别下肢瘫痪者,他们生活能力严重不行,户外活动大量减少,交流圈也小,集体活动几乎没有,再者又因残疾导致自卑自闭性格等问题,正常交流少之又少,几乎没朋友,所以内心会出现严重孤独感。

3国内、外轮椅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肢障人士选轮椅时,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功能、外形、舒适度等方面需求也随之提升。纵观全国目前在我国轮椅消费市场,可以说轮椅种类五花八门,但主要分高档和中低档轮椅。价格在3000元上下。高档主要以电动为主,关键考虑到轮椅和用户结合舒适程度。座椅部分是可根据肢障人实际身体情况能适当调节轮椅部分组件角度高度,比如轮椅脚踏板高度等,且扶手还可拆卸下来。有的轮椅能够通过电动控制轮椅方向和速度,方便残疾人出行,但是这一类轮椅价格大都在三千以上,较贵,很难普及。而中低档轮椅在价格上易让大众接受,市场价在800-2800元之间。但是缺点在于不能调节扶手、脚踏板等零件,功能比较单一,轮椅主要以钢管和铝合金为主要材质。

前几年中科院自动化研究中心开发了一款名“ ROBOCHAIR”智能轮椅机器人,具有“非结构场景下融合导航”和“多模拟人机交互”两大主要功能。先进地方就是:可以同人简单对话,使用者可通过语音指令来控制轮椅使用。使肢障者行动更自如。值得一提的“ROBOCHAIR”智能轮椅使用了基于视觉自定算法和平滑轨迹规划避障算法,这项技术能实现室内环境精确定位和导航,能应用于医院室内导航和U型病床自动停泊。在差不多时期,上海交大也研发了一款“交龙”智能轮椅在上海世博会上。多数老年福利院在使用。这款智能轮椅通过一块触摸屏、摄像头、麦克风和使用者进行交互。使用者通过发送语音指令,轮椅就自动搜索目标位置,并自动运动到目地。在运动过程中,轮椅能够识别和躲避运动路线上动态障碍物,使用者也可直接通过指令来控制轮椅。像这样的案例还有重庆邮电大学国家信息无障碍工程研发中心研发的使用多模态控制的智能轮椅。通过视觉跟踪,脑电识别,肌电识别等技术来完成和使用者人机交流。從而使轮椅可操作性更强。

虽然我国一直在大力发展,但目前还属发展中国家,各地政府部门对肢障人士的康复产品和无障碍轮椅设计及配套设施的投入相对较少。也正因为这点,我国在自主研发残疾人轮椅的领域还较为被动,大部分依靠从国外进口以及合资的形式提高产品质量。但从侧面反映出,残疾轮椅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很大。目前,国内针对身体障碍者的康复产品研发和应用在逐步升温。产品完善同样需要适应环境,然对于无障碍设计,我国还没形成针对残疾人而制定的体制,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强制按照规范残疾人设施展开设计和施工。城市针对残疾人士的一些街道、地铁站及博物馆在无障碍设计上大都只在表面。在设计肢障人士轮椅时侯,我们需要充分考虑残疾人士实际现状。反观国外对特殊人群照顾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健全的法规体制,成立了专门研究无障碍设计机构。尤其是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这些国家设计室内空间时充分考虑残疾人需求,使用感应门,电动门。为了残疾人方便,在一些公厕内设有残疾人专用无障碍厕所,有些停车场会空一片区域为其停放轮椅。大型公共场所如图书馆、饭店以及博物馆都设有残疾人专用坡道和感应门。在这些发达国家,无障碍设施和产品投放已经被法律严格规定,这些辅助设施配合残疾人轮椅为残疾人出行和室内活动,从细节上考虑得相当周到。

国外在轮椅的研发技术上比较成熟,以智能轮椅为代表,结合先进科技和良好的生产条件,充分的产品试验,以及无障碍设计,对残疾人生活考虑得相当周到。这类轮椅造价成本比较高,国内进口后市场价更是让普通家庭难以接受。国外一些轮椅产家主材料大都用的是钛合金,同国内轮椅使用材料相比较,在强度上质量方面以及减震性能上都优于我国,所以国外生产的轮椅要比国内更牢固、轻便、舒适美观等优点,但因为钛合金轮椅造价成本太过于高,售价大约两千美元左右,在一些发达国家,比如德国制造的“奥托博克轮椅”采用就是钛合金料作为轮椅骨架,脚踏前护管,前叉连接件部位,其优点在于轮椅既坚固又轻便,重量大约在8.5千克,很方便护理者拆卸和搬运。

所以设计一款适合肢障人士使用的轮椅迫在眉睫。了解目标设计人群实际需求,通过产品设计能使更多障碍者受益,让他们生活变得更舒适,让残疾人能独立完成更多事情,让这类人群感受到设计带给他们的关爱。同时能减轻护理人员一定程度的工作,为医院及疗养院的障碍者切切实实带来福利。

总之,在社会上,残疾肢障人士需要得到全社会更多的关爱,从而增加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和向往。本课题就是为肢障人士开展的前期调研设计行动,为他们设计一款无障碍的轮椅势在必行。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课题编号:161327。

参考文献

[1] 研究残疾人轮椅中的情感化设计[J].大众文艺,2016(02).

[2] 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M].中信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