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法治素养价值引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式教学策略

2020-06-19 08:36刘强
教育界·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法治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刘强

【摘要】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专业化学科,道德与法治课程肩负着提升初中学生法治素养的重任。文章在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式教学坚持法治素养价值引领的必要性的基础上,以“法不可违”教学为例,探讨了基于法治素养价值引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法治素养;活动式教学

依法治国背景下,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成为践行依法治国战略的基本任务。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专业化学科,要基于全新的教育环境,坚持法治素养价值引领,切实肩负起提初中学生法治素养的重任。然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实际效果并不显著,一个突出的原因是学生法治意识不强,缺乏足够的体验。鉴于此,本文基于法治素养价值引领,借助道德与法治课程活动强化学生法治意识,提高学生法治素养。下面以“法不可违”教学为例,简要阐述基于法治素养价值引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式教学策略。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式教学坚持法治素养价值引领的必要性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课程建设与实施都紧紧围绕时代不断发展。新时期,我国依法治国进程加快,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需求增加,都需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式教学坚持法治素养价值引领。

1.依法治国需要从学生抓起

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需要扎牢根基。这就需要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载体优势,立足于课堂活动,引领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法治意识,获得丰富的体验,牢固树立法治意识,并在学习活动中提高法治素养,从而加速依法治国进程。

2.基础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浅层探索进入深层改革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不再满足于对学生进行法治和道德基本知识教育,而是基于学生主体性发展,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坚持法治素养价值引领无疑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3.学生学习需求升级的需要

新时期,外部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学生由于法治意识淡薄、法治素养低下而引发的违法现象不断增多,社会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坚持法治素养价值引领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需求之一,而且呈现出升级的态势。

二、基于法治素养价值引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式教学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式教学打破了传统说教式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有助于强化学生道德与法治体验,有效落实法治素养价值引领。

1.挖掘法治教育资源,丰富法治素养培养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式教学中,学生法治素养的培养需要丰富的资源作为支持,只有不断丰富法治素养培养的内容,才能实现法治素养培养落地生根。法治教育资源的挖掘要立足于教材,同时以教材为中心进行辐射式开发。

“法不可违”一课,主要包括违法的基本含义和区别、犯罪的含义和特征、刑事处罚的含义和类型等基本知识,是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教材中“探究与分享”编排设计中提供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在组织活动教学时,教师要加强对教材教育资源的解读,从而增强教育内容的适切性。以“违法无小事”一框为例,“探究与分享”设计了三个镜头,第一、三个镜头源自校园生活,第二个镜头取之于社会生活,从内容分析,教育资源与学生生活的关联性较强,在实施活动时可以从教材中的教育资源切入。同时,对教材中的教育资源进行补充和拓展,拓展以学生为主,例如围绕“拾物不还”案例组织学生交流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例。

这个环节的教育资源利用体现出两重思考。一是教材教育资源取舍问题。教材中的教育资源是取是舍取决于学生,贴近学生生活的可以保留,從而利用生活化的教育资源拉近学生和法治教育资源之间的距离,增强活动教学内容的亲和力;反之,则可以合理地删除。二是围绕教材进行拓展。教材中的教育资源是引子,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教材为引子向学生实际生活延展,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式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合理地取舍和适当地扩展,法治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富有时代感和生活气息,学生的法治意识会更强。

2.优化法治教育活动,激活法治素养培养内力

要使丰富的法治教育内容发挥应有的价值,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法治教育活动形式。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活动设计单一化做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参与法治教育活动的内在动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法治教育活动中。

“违法无小事”一框,围绕三个镜头,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三种活动形式:围绕镜头一,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镜头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角色扮演,要求学生插入语言,阐述拾物不还的理由;围绕镜头二,开展警察执法、说法活动,警察一边实施执法行为,一边指出当事人的违法行为,阐述执法的依据;围绕镜头三,组织比较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赃款“1000元”和社会上相似的赃款“2000元”事件的性质有没有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又安排学生进行探究活动,活动的主题是“为什么在不知不觉中犯了法”。

这个环节对法治教育活动进行了优化,改变了传统法治教育资源简单化利用的做法,使法治教育资源从平面变得立体起来。三重活动在设计组织形式时,采取差异化设计方法,形式各异,带给学生不同的活动体验。第一重角色扮演活动,意在唤醒学生生活记忆,让学生感受到日常生活中违法现象的普遍存在,并发生于不经意间,让学生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感到震撼。第二个活动,从感性趋向理性,借助警官说法将案例与具体的法律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无处不在,并在警官说法的过程中增长法律知识;第三个活动,采用比较的方式,聚焦“大与小”的话题,紧扣这一框的主题“违法无小事”,让学生通过比较学习活动,意识到尽管赃款数量不一样,但是性质是相同的,让学生法治意识得到增强。最后,通过主题探究活动,让学生意识到法治意识淡薄产生的严重后果,在警醒中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3.组织法治实践活动,激活法治素养活水源泉

初中道德与法治活动设计往往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缺乏延展性思维,从而导致法治教育活动效应没有得到进一步扩大,没有较好地实现法律知识向法治素养的转变。这就需要教师转变道德与法治活动设计思维,能够根据法治教育内容组织适量的法治实践活动,激活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活水源泉,促进学生法治素养的真发展。

“法不可违”第二框内容是“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尽管教材中列举了一些违法事件,然而这些事件覆盖面不广,对学生实际起到的“警惕效果”不显著。为了进一步扩大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效应,在组织教学活动之前,与学校对接的警官进行了联系,在教学第二框内容时,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让警官进行现场说法,展示近几年本地出现的不同类型的违法事件。在警官展示的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在线互动,要求学生交流属于三种违法行为中的哪一种,为什么会出现这些违法行为,如何避免出现这些违法行为等。最后,警官对学生提出避免违法的一些建议。

在线与警官互动活动,不仅丰富了违法行为的种种类型,使法治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扩展,而且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种种违法行为让学生从多个层面了解违法行为和现象,拓宽学生法治视野,从而使学生真正得到警示。在线实践活动过程中,又有机穿插警官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课后,围绕道德与法治课堂学习内容,又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動。

活动一:身边的违法现象。学生通过走进公安机关、法庭等,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违法现象,包括校园违法和社会生活中的违法现象。学生将调查到的信息进行整合,制作成图文并茂的法治宣传小册子,并在信息技术教师帮助下制作成电子宣传册子。

活动二:警惕并远离违法。要求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充当校园和社区法治宣传员,组织学生在校园、社区进行法治宣传。此外,鼓励学生编排法治情景剧,结合学校法治教育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开展送法治宣传进社区活动。

通过课外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法治知识的自我消化和吸收,而且在制作法治宣传手册、开展法治宣传情景剧活动过程中,提高了学生法治素养和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法治知识向法治素养的转变。

总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要肩负起学生法治素养培养的重任,改变初中道德与法治素养培养的传统做法,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法治体验,从而使法治知识得到真正的内化,法治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提高全民族的法治素养,夯实依法治国的根基。

【参考文献】

吕萍.道德与法治主题活动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中旬),2018(03):26-28.

姚园生.活动式教学法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管理版A),2013(12):47-48

梁家妍,景云.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学生法治素养培育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0(01).

刘涛.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初中学生法治素养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08):5-7.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日本国民法治素养培养体系研究及启示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