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体系构建探讨

2020-06-19 08:19崔志广宋振庭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质量监管监管体系全寿命周期

崔志广 宋振庭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建筑工程行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笔者了解到,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传统的施工管理水平和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建筑工程安全性的需求。但是,很多建设工程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不惜降低建设成本,而忽视了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给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本文从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的内涵及重要性出发,对如何构建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体系进行初步探析,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 建设工程 全寿命周期 质量监管 监管体系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改革开放与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建筑工程越来越多,也成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建设性内容。当今,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关注得越来越高,工程质量也成了影响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早在2006年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会议上,已经明确提出要重视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2007年,多个部门联合发布现相关意见,要求确保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面临新的挑战,虽然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模式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但仍存在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1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的相关阐述

所谓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是指从工程创建到最终报废的全过程监管,包括工程立项、设计审批直至报废、退役全过程。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相关规定可以将其划分为决策立项阶段、前期准备阶段、实施阶段以及使用维护四个阶段,全过程、集成化、信息化是其核心思想建设,这不仅能满足以业主为中心的管理,还适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对工程监督管理。

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就是要让建筑物在合理使用周期期内,通过监管手段保障建设工程的安全。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延伸到了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已经由施工环节向其他环节延伸,将维护阶段的工程质量也纳入监管体系,对建设工程全方位、多角度统筹监管。

目前,我国在投资建筑物方面下了较大力度,建设工程需要消耗较多资源,且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较多。人员因素包括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都会影响建设工程的质量,有数据表明,工程质量问题通常是由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专业素质欠缺导致的疏忽。建设工程质量还受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等因素影响,有些建设工程因管理上的松懈使得施工技术标准不高,一旦发现突发状况就会引发一系列质量问题。在施工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建设工程的周期较长,每个过程都要受施工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无论是各工种、各部门的协调不够,还是受法律法规的约束,都会使得建筑工程与预先制定的目标存在差距,各种质量问题频频产生。

总之,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建设工程越来越多,人们对其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多。下面就如何构建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体系进行探析。

2如何构建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体系

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不容小觑,但是目前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还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建设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对全寿命周期的认识不足;第二,工程质量监管制度需进一步完善;第三,全寿命周期信息共享还有待实现。总之,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主体较多,构建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体系,以明确各个主体的监管责任刻不容缓。

2.1加强投资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

笔者认为,投资阶段的质量管理有三个主体,包括业主、政府和承包商。一般来说,业主方面的质量管理往往委托监理公司来进行,政府则是由建设工程相关部门来管理,承包商则是由其内部的质量管理部门来进行。这三种质量管理基本都是在施工阶段进行的,而投资决策阶段缺少监督。建设工程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往往过多考虑成本,而忽视工程质量,相关部门在进行质量管理时即便发现存在质量问题,也基本无法更改。因此,无论是业主、政府还是承包商,都应在投资阶段提前介入,对投资方案进行合理分析,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方案,对投资决策的质量进行监管。

2.2加强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建设工程需要多个实施过程,后期施工的前提是进行工程勘察,工程勘察质量的好坏、勘察数据的真实与否决定了设计方案能否实现。因此,要提前介入到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实地勘察设计方案的可行性,预先研判可能会发生的质量问题,以保障建设工程能顺利施工。

2.3加强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

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方式有多种,最常见的例行检查就是人的主观判断和技术设备检测,再通过一定的数据分析方法,将存在的问题、隐患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比如采取抽样的直方图法,定期检测对比数据的控制图法等等,施工阶段是最能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的阶段,以免遗留大量问题影响工程投入使用。

2.4加强施工后的质量管理

施工后的质量管理是指运营阶段的管理,这个阶段的质量管理通常会由企业自行评价,即便依靠少数专家评定,也掺杂主观色彩,评定结果不能真实反映工程质量。全寿命质量管理就是要将上述所有阶段得以重视,通过定量分析等方法,将影响建设工程质量的各个因素都纳入考虑,尽最大可能避免人为因素、技术因素、环境因素等可能会引发的质量问题。

总之,建设工程全寿命质量管理就要涉及到工程的各个阶段,无论是施工单位、还是设计单位,都要不断更新质量管理的手段,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工程安全的需求。

作者简介:崔志广(1984-10),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濮阳人,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建筑工程安全监管;宋振庭(1982-10),女,漢族,中共党员,河南新乡人,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房地产。

参考文献

[1] 石浩源.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建设及方法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4):2241.

[2] 孙峻,丁烈云,曹立新.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质量监管体系研究[J].建筑经济,2007(12):28-30.

[3] 龚庆旭.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08):36.

[4] 修玉慧.基于全寿命周期的建筑工程质量监管模式及方法研究[J].智能城市,2017,3(07).

猜你喜欢
质量监管监管体系全寿命周期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现代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成本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