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燕
导尿管是临床上应用较广泛的医疗辅助用具,在泌尿外科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对泌尿系统疾病患者的损伤治疗以及患者康复有着积极意义。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需关注患者的个体状况,掌握尿管冲洗的要点,了解患者在完成手术后的拔管时间,为后续治疗工作提供准确的诊断判断,预防患者出现泌尿路上行感染,保证患者康复。
术后,患者需要保持舒适的体位。医护人员需用两片以上的胶布,将患者的尿管固定在其大腿内外侧,同时衔接好引流袋以及引流冲洗装置。患者尿路管以下的引流管需要具备足够的长度,保证患者在翻身时不会受到牵拉。引流管需要牢牢固定在患者的床沿边,保持位置良好,确保引流袋在应用时不会出现过于沉重,而对尿管造成牵拉导致脱落。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熟悉三腔管的应用特点,在气囊旁边张贴明确的标识,避免衔接或冲洗时出现错误。膀胱冲洗时,护理人员应当保证各项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保证良好衔接,避免出现尿管脱出或气囊冲破等不良护理事件。
在进行实际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引流状况,如发现引流不畅,应当立即对其进行调整。破患者手术状况较为特殊,护理人员应当观察患者在手术后是否出现进行性出血。如发生出血,護理人员应当准确估计其出血量。对肾积水、肾脓肿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需要密切注意引流液的性质和性状,查看其是否呈现浑浊或脓性,如果发现不良尿液状况,需要立即记录并告知医师。
在留置导尿管期间,患者很容易出现上行性感染。所以,在进行引流袋固定时,护理人员应当保持引流袋低于患者的膀胱水平线。由于感染细菌与通常的尿路感染相同,护理应当保持无菌操作。在对患者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护理人员应当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损伤尿道黏膜。在流质导尿管期间,护理人员要用0.05%的碘附对患者尿道口进行消毒,每日消毒两次即可。通常情况下,患者的引流袋应当每日更换一次。具体更换次数可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若患者引流液过多可以半日更换一次,若患者长期用导尿管可以每周更换一次,患者在康复期间应当多饮水,保持引流液通畅,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护患者的体温变化,如有异常应当立即告知医师,并做好相应的处理。
护理人员拔除患者尿管的具体时间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调整。为了降低上行性感染的发生,术后尿驻留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24小时左右方可拔出。长期流质患者需要每周更换一次尿管。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可在术后3~5天进行拔管尿道修补术,患者可在手术后10天左右拔管。回肠膀胱手术患者通常在手术后7~8天拔管。
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可采用生理盐水冲洗患者伤口,冲洗时间控制在3~5天。在进行冲洗时,冲洗速度应当根据冲洗液的颜色进行调整,若冲洗液颜色较深,则应加快冲洗速度。颜色较浅,可适当减慢冲洗速度。不论选择何种冲洗速度,都应当避免冲洗速度过快或过慢而引发创面出血或导致内出血凝固而形成血块。
由于大多数患者对于尿管的流质缺乏了解,护理人员在术前应告知患者手术后需要留置尿管以及留置尿管的必要性,促使患者配合治疗。护理人员在完成患者的插管后,需要体贴关心患者,了解患者的感受,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减轻患者对于留置尿管的恐惧心理,安抚患者焦躁情绪,使患者积极投入到自我恢复的训练中,保证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