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菡 徐健
摘 要:在众创空间背景下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能够将众创空间的优势和高职院校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从而不断增强高职院校的综合能力。在高职院校中,要关注创新创业教育,并且不断坚持开放性,建立完善的创新创业基地,不断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并且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构建完善的双创实践平台。
关键词:众创空间 创新创业 双创师资 双创实践平台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3(a)-0208-02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首次提出众创空间,并且提出了支持科研人员和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的政策。在2016年颁发了发展规划中对该政策进行了深化,要开展众创空间,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
1 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内涵
众创空间是“互联网+”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服务于大众创新创业需求的空间形态和价值实现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平台。高职院校众创空间打造的是产、学、研、用联动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集工作、网络、社交和资源共享于一体的开放便捷式空间载体和价值实现载体的统一。
高职院校众创空间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来强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自身价值。同时通过有效整合高职院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让大学生成为创新创业的主体,高职院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研发加以推动,辅之以创新创业导师和开放式实践基地,推动高职院校以市场化机制实践“大众创新、万众创业”[1]。
2 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在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必须要立足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内涵,不断促进学校中优势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在多数的高职院校中,其资源整合十分欠缺,并且在系统规划中存在着不足,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包含着各种内容,其中有教育教学和培训竞赛,以及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和科研孵化等等,并且这些内容都涵盖了院校的学工系统和教育系统,以及资产系统等等,在工作中没有构建成闭环系统,导致沟通存在问题,并且在项目的孵化中存在着复杂的流程,这些都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
在高职院校中,其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中还存在着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育模式的同质化,外部的干预太多就导致各个院校在教学理念和专业设置中,都存在着很强的相似性,并且学校的专业发展也是近乎相似。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更是在创新创业“通识课”中产生了很大的误区,在一些双创工作快速发展的区域中,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发展比较好,然而在一些弱势的区域中,教学中依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并且传统课堂仍然有主导的作用,多数的学生依然是进行着模式类似的“通识教育”。同时,在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中,对教师队伍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就使得教师的短缺现象更加严重,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当前的多数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是停留在“通识”教育的模式下。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中,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包含着很多的内容和方面,其中有创业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锻炼创业实践和项目孵化等等,但是,在大部分的高职院校中,其创新创业只是进行通识教育,采用竞赛活动的方式,不能对教育内涵进行有效的挖掘,并且没有形成全面的创新创业环境。其次,在高职院校进行技能培养的过程中,常常难以和市场的要求进行同步,无法符合时代的发展需要,并且学生也常常十分缺乏公司注册和市场策略,缺乏融资和法律的知识。再次,在高职院校中难以和社会资源做好衔接,并且没有实现和政府以及企业的有效结合,这就导致校企联合受限,影响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导致创业项目难以真正地落地孵化,从而影响了创新创业的时效性,难以提高成果转化。
3 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创新创业建设的意义
3.1 打造多渠道,实现人才多方向发展
众创空间的建设,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实习、创新、创业方面多了选择性,在以后的生活中呈现发展多样性。
3.2 众创空间实现资源整合,减少双创成本
在当前,众创空间多数都是由政府和院校以及行业、企业多方面联手打造,使得多家资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得到共享,降低了全社会双创成本。
3.3 众创空间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在高职院校众创空间中,主要是基于学科建设,不断整合科研资源,从而促进行创新,并且能够抓住创新的驱动力,掌握发展先机,促进创新成长。同时,在创业背景下能够实现科技成果的有效转换,促使科技成果不断产业化[2]。
4 基于众创空间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发展思路
4.1 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在众创空间下,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学业、职业、产业、就业、创业”五环贯通,采用产教结合的方式,并且在“众创空间”的项目下,基于学生的基本认知和水平,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要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充分融合学生的创新创业,将其融合到人才培养中去,落实到教育教学各环节。
4.2 加大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要保障创新创业课程的作用,需要一支专兼结合和结构合理的优秀的教师队伍作为基础和保障,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并且鼓励他们到企业中进行挂职锻炼,开展创业的专项培训。另一方面通过众创空间设置“创业导师”。
4.3 积极开展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通过众创空间定期进行一些创客大讲堂、创客沙龙等活动,为创客学生们提供更多的沟通交流机会,综合培养学生创客的创新意识。举办校园创客大赛、联合高职院校创客大赛等一些比赛,为创客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活动的舞台。
4.4 以创业服务为保障、实践教学平台丰富多元
通过众创空间有效地引导一部分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够促进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方便他们的多样化就业,同时促进创业的发展。另外,众创空间能够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不断积累实践的经验。
4.5 形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效果的评价体系
在当前,大部分的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评价中依然是使用考试评价的方式,很少考虑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其作为评价人才的重要标准,从而能够让学生能够实践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利用实践检验他们的创意和想法,并且作为评价的标准。
5 结语
在高职院校中,众创空间是进行创新教学的主要的阵地,同时也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给学校的课程开发和研究带来了支撑和保障,同时也给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实践的场所。在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教育给众创空间带来了基础,同时也给人才的发展带来了支持。因此,众创空间能够给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促进作用,实现二者的有效互补和融合,从而能够构建和谐的新局面[3]。
众创空间为学生带来了更多创新创业的机遇和平台。在高职院校中,需要充分利用众创空间,做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从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不断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能够顺利就业和创业。
参考文献
[1] 刘传辉.基于高校众创空间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6(11):291.
[2] 邱莉霞.基于众创空间建设的高职创新创业培训体系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32(17):12-13.
[3] 孙静静.众创空间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探索与实践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