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薇 巾帼将军铸造“生物盾牌”

2020-06-19 07:49李玲
中华儿女 2020年5期
关键词:陈薇张定宇博拉

李玲

生化武器防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重大专项总体组专家、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这每一个只是陈薇众多头衔光环中的“之一”,而作为军人的陈薇一切由“战绩”说话。

49岁晋升少将,53岁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位“少壮派”女少将、女科学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时再一次出征。作为阻击非典、抗击埃博拉等硬仗中,总能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的巾帼英雄,陈薇在此次“战疫”中,同样被寄予厚望。

1月26日,武汉新冠肺炎疫情紧急,陈薇率队进驻“抗疫”一线。从进入疫区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启了“忙到起飞”的模式。经过4个昼夜赶工,一座帐篷式移动检测实验室终于在1月30日上午开始投入使用。她和同事们应用自主研发的检测试剂盒,配合核酸全自动提取技术,实现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快速检测,加快了确诊速度,有力地推进了疫情防控工作。这无疑是一项重要应用成果。30日当天,她还抽空赶到金银潭医院,见到了院长张定宇。面对这位身患渐冻症、妻子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却依然奋战在一线的同行,陈薇的话很简洁:“你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英雄相惜,张定宇回了她一句“彼此彼此”。

陈薇客观思辨,专业且富有远见。面对疫情防控,她说:“疫情防控绝对不能等到疫情来了再做。国家有必要建立防疫科研白名单,形成真正有力的‘首席科学家体制,长期支持一批团队一辈子就做某种病毒或细菌的深入系统研究,不追热点,敢坐冷板凳,别管这个病毒是来了还是走了。一旦疫情发生,就能迅速找到最权威的团队,即使出了事故也知道打谁的板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新型冠状病毒一来,谁都觉得自己能做,但发挥的作用还是有限。”

占领先机、赢得优势、掌握主动。事实上,多年以来,陈薇的眼光,始终紧盯未来一切有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危险因素。

陈薇的研究对象很恐怖,包括鼠疫、炭疽、埃博拉……她的一位同事劝她,少搞这些危险的“魔鬼”课题研究。但陈薇认为,各种致病微生物,在战时都可能成为敌人手中的武器,而在和平时期,则可能成为大规模疫情发生的罪魁祸首,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她认为自己有责任投身其中,去研发保卫国家和庇佑人民的“生物盾牌”。

2003年春天,“非典”爆发,为了和疫情抢时间,陈薇带领课题组冒着生命危险研发的“重组人ω干扰素”,全国共有1.4万名医护人员使用了“重组人ω干扰素喷雾剂”,无一例感染。

2008年5月,5.12汶川地震,全国揪心。陈薇担任国家抗震救灾卫生防疫组组长,冒着余震率队入川,战“疫”长达两个月。从灾区回家后,她立马又投身“奥运安保军队指挥小组”专家组。

2014年,西非大规模爆发埃博拉疫情并迅速向外蔓延。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为对人類危害最严重的“第四级病毒”。陈薇不顾艰险,率队赴非,研发出世界首个2014基因型埃博拉疫苗,由于中国陈薇团队的新基因疫苗推广,世卫组织2015年宣布,埃博拉病毒的传播在塞拉利昂已经终止。有人说,她就是电影《战狼Ⅱ》中“陈博士”的原型。

从1991年进入军事医学科学院到如今,29年“与毒共舞”的拼搏岁月里,陈薇以国家与人类需求为己任,心怀大爱,从未懈怠,她用科学的力量维护国家安全和守护人民健康,为无数生命打开希望之门。

猜你喜欢
陈薇张定宇博拉
探讨配偶参与式健康教育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健康行为与妊娠结局的影响
为家人学医
程琳:我崇拜张定宇,下辈子还会嫁给他
18岁一见钟情 下辈子还会嫁给他
陈薇:与病毒为“伍”的女院士
张定宇夫人程琳:下辈子我还嫁给他
脑瘫私生子引发婚姻风暴
以结婚为幌的诈骗案
直面“埃博拉”之惧
埃博拉魔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