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中“田园”意象的三重内涵

2020-06-19 08:51吴萧萧
语文教学之友 2020年6期
关键词:田园陶渊明

摘要: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优美、自然质朴并充满温馨的生活气息。诗中的田园具有丰富的内涵:真实的田园、理想的家园、民族的文化符号、心灵的绿洲。诗中的田园是诗人一处心灵栖居之所,是一种理想生活方式,是一种超脱自在的精神状态,寓意丰厚。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理想家园

《归园田居》一共5首,它包括五个部分:辞官场、聚亲朋、乐农事、访故旧、欢夜饮。《归园田居》是陶渊明回归田园、洁身自好的代表作,其笔下的田园有一种无法言说的魅力,明明是最为简单、最为常见的农村景色却饱含浸润人心的美感和入耳入心的人生哲理:一方面,对诗人自己而言,田园是与污浊功利的官场相对立的理想天地,是作者身与心的栖居之所,从中可以感受诗人超脱世俗的生活理想和伟岸高洁的人格情操;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沉淀及后世不断赋予田园新的涵义,田园成为民族的文化符号——代表了中华文化中对正直本性的坚守和捍卫的君子之风。

听课时了解到,一些教师在执教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时,多以“归”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围绕着“从何而归”“因何而归”“归向何处”“归去如何”四个问题去学习,然后再结合陶渊明的人生经历引導学生理解隐居田园中诗人的人生态度,最终以讨论隐居田园是逃避还是自守而结束课堂教学。笔者以为这样是不够的,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田园,理解陶渊明,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必须把握田园在时间变迁中不断丰富的内涵。

一、风光优美、自然和谐的诗意田园

诗人在《归园田居·其一》中为我们描绘了简单却不单调的田园景象,放眼望去尽是习以为常的景致,但却有着一种清新典雅、恬淡闲适的意蕴。“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粗笔的勾勒,主人生活简单质朴,虽无富丽堂皇的住宅,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在屋后,桃花李花竟艳于堂前,素雅与绮丽相映成趣。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都蕴含情味:荫——榆树柳树为人们遮风挡雨,似乎有情;罗——桃李似乎在有意向人们展示自己的美,本无情的景变得有情致了。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模糊不清;袅袅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给人岁月静好的感觉,摆脱了俗世的纷扰,与官场的喧嚣、倾轧迥异。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于静谧中见生气,不是故意为之,而是信手拈来,不写鸟语花香,却写了再寻常不过的鸡鸣犬吠,因为这最富有乡村野趣,极具生活气息,但闹中见静,丝毫没有喧嚣吵闹、烦躁不堪的感觉。

八个意象勾勒了几幅画面:近有方宅草屋,桃李争艳,远有村庄炊烟,岁月静好,鸡鸣犬吠,恰到好处。诗人按照由近到远、由静到动、由视觉到听觉的写景顺序,借用常见意象,一派宁静惬意而又美好的田园风光便呈现无疑。诗人归隐后的愉快心情都融入到了一草一木的自然景物中,情因景而生,景因情更美,与“樊笼”的束缚恰恰相反,这就是诗人安身的那个风光优美、民风淳朴的诗意田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由品读写景的句子,并谈谈诗人笔下的田园风光有什么特点,主要提示学生从景物构成、写景顺序、意境营造、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思考。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感受到诗人笔下的田园是一处诗意的栖居之所。

二、安身立命、自然自在的理想家园

诗人给我们描摹了一个真实存在的诗意田园,它和谐美好、简单质朴、有声有色。但除却诗与远方,诗人更真实的生活是“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归去来兮辞》序);“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传》);“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朱光潜先生曾说过:“艺术在表现自然美时也不是自然本身,而是因为自然表现了人的活动和人的性格”,从和谐宁静的田园景致中可以看到诗人明净朴拙、冲淡平和的人格美。从捉襟见肘、贫困交加中仍坚守本性的诗人身上,看到了其心中的田园:风光秀丽、民风淳朴、顺乎自然、自由和谐、纯洁朴素,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处所,而是诗人的心灵寄居之所。因为心安,所以可以忽略外界的困苦。

青年时期陶渊明有“大济苍生”的志向,中年徘徊于官场与田园之间,41岁之后他最终明白自己崇尚自然、清高孤傲的本性与官场是格格不入的,他意识到即使他做官也无力改变整个社会政治环境的腐败,因而决然地回归田园,最后终老田园。

“隐”与“仕”是封建士大夫面临的人生选择,身处乱世的陶渊明“他的个人道德理想和客观现实产生了不可协调的矛盾”,置身官场的他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在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中,‘自然是一种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态环境。‘人事是人们在这和谐自然生态之中的所作所为。”渴望“抱朴守静”的诗人在田园中获得了自然与人事的和谐:山水不只“可居”,更是本性安然处。至此,我们能发现,诗人心中的田园是一处心灵栖居之所,是一种理想生活方式,是一种超脱自在的精神状态,从中可以窥见诗人的真性情和他的文人情怀。总之,田园是诗人的理想家园,身处其中的诗人不必违逆自己的“韵”和“性”。

要想引导学生明白田园的第二重内涵,教师不妨设计一个问题:“这样简单质朴的田园就是陶渊明所喜欢的,你喜欢吗?”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再根据学情引导学生去思考陶渊明日常田园生活的真实状态。学生会发觉尽管诗中呈现了一个美好诗意的田园,但这是经过诗人诗意眼睛过滤了的田园,诗人在物质上是十分匮乏的,饥寒交迫,几近沦为乞丐。尽管如此,但诗人仍然倾心田园,并安然自处。因为田园是心安处,它是诗人的精神家园。

三、清高自守、修身自好的文化符号

陶渊明生活的晋代出仕是读书人通常的选择,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是施展抱负的必经之路,即便是为了养家糊口、安然度日,也需要做官。但仕途对于一般人而言并不顺畅,因而仕途失意、有才无命、壮志难酬成为了绝大多数读书人普遍的际遇。陶渊明面临着“归”与“隐”的矛盾和抉择。

对于本性的坚守是有节操的文人共同的特质,因而陶渊明死后其笔下的田园并没有失去光彩,相反,随着时光的沉淀,愈来愈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后代无数的文人学者一直记得属于陶渊明的田园,并赋予它更多的人文色彩。正如袁行霈先生所说:“把握陶渊明的文化符号性,不仅可以全面地了解陶渊明其人,更可以此为切入点,对中国文化、特别是士大夫文化获得感性的认识。”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投江明志;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君子气节,也是勉励自己;刘禹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安于陋室;还有那些寓意丰富的梅兰竹菊,诸如此类,数不胜数。对美好节操的坚守,对本性的坚守,不流于世俗,已凝结成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是有识之士的精神追求和高尚美好的人格,寓意丰厚。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田园这一内涵,教师上课前让学生去收集陶渊明的生平资料,关注与陶渊明一样清高自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文人,寻找他们身上共同的文化基因。比如苏轼,他一直以陶渊明为榜样,曾说“渊明吾所师”,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生活态度也深深影响着苏轼,他也像陶渊明一样,饮酒、游赏、躬耕,在这种田园生活中寻求心灵上的自适。在纵向的联系中,学生们也会渐渐明白陶渊明的田园已经具有一种象征性,是一种文化符号。

在中国诗歌史上,陶渊明开辟了一个新的诗歌表现领域——田园诗,人人都记得他笔下鸡鸣狗吠、充满乡村野趣的田园,在士大夫的精神世界中,他构建了一个“桃花源”,一个与世无争、纯澈自然的家园,在面临理想与现实、美与丑的矛盾时人人都想将自己的灵魂安放;在中华文化中,他种下了一颗修身自好、清高自守的种子,在士人的骨髓里生根发芽;在世界舞台中,他留下了一处绿意盎然、淡泊宁静的沙漠绿洲,在世人的心灵荒漠中开花结果。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重点课题《中华传统文化在高中教育中的正迁移实践研究》(武汉外国语学校总课题编号:CX00053) 的子课题《深度教学实践中的传统文化教学策略——以苏轼“自我超越”精神对高中生人生观影响研究为例》(编号:WFLS001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吴萧萧(1993—),女,湖北省武汉市武汉外国语学校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田园陶渊明
陶渊明失败了
追肥
贫而无谄的陶渊明
另一面
陶渊明的“粉丝”
纳凉之乡村田园美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不为五斗米折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