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力提升设计力

2020-06-19 07:41张言张樱曼
大学生 2020年6期
关键词:宅家饭圈公益

张言 张樱曼

“战疫”宅家大数据

设计者:张言

疫情中,一直在家,随之,我的生活发生了各种改变,学习和生活大范围地移步线上了:盒马鲜生等买菜平台代替了菜市场,Keep一类的软件代替了健身房,Bilbili等视频平台代替了自习室(大家可以通过直播云自习),直播带货代替了步行街,zoom、钉钉等会议软件代替了课堂和讨论室,大家甚至可以线上爬山、线上蹦迪、线上约会、线上观光…在这样的情境下,网络更像是我们真实的生活,而现实退居其次;网络似乎不再是一个虚拟平台,而是真真切切浸入到生活的每一处。

我在上网课的过程中也深有感触——以往大家上完课便四散回到各自的生活,微信群只是一个发布通知的平台,但是现在上完网课大家乐于在群里讨论交流,网络平台不再是现实生活的辅助,而是成为生活的重心。

以此为动机,我收集和参考了大量的资料,我觉得最了解大家消费和生活习惯的莫过于这些互联网平台,于是我搜罗了各平台的数据报告,比如Quest Moblie发布的《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美团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小米有品的数据、苏宁统计数据等。我对这些数据进行了归纳整理,最后创造了这幅海报。

在海报构思上我在中心绘制了一个家庭内部结构的爆炸图,我希望大家在看海报的时候带入自己的宅家生活,我在不同位置散布宅家生活的不同活动,希望大家想象自己在这样一个空间进行的各种活动。

China Campus

饭圈战“疫”力

设计者:张樱曼

在疫情开始之前,我对于饭圈文化其实是有一些抵抗的,控评和网络暴力是我对它的印象,虽然饭圈也常组织一些公益相关的活动,但在心里觉得它等同为一种“洗白”。此次疫情中,我却惊讶于饭圈的表现如此亮眼,在组织能力和号召力上都很有力,这让我逐渐消除了自己的偏见,也很好奇是什么给他们抗“疫”的成果如此“高效”。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我决定用信息图表去呈现饭圈公益的情况。由于我对饭圈的了解不深,所以最大的时间花在对饭圈文化的研究上,我不想仅仅去做一个呈现饭圈公益成就的设计,而是想通过疫情下的紧急公益为一个切入口,深入研究这样特殊的社群。关于饭圈作为一种亚文化的研究,中外已经有了许多资料,因此调研中我的主要时间花在文献研读上,然后则是将理论的东西落实到实践中。

这个过程中最大的难点也是在这一部分,为了了解饭圈的构成和模式,我加入了刘雨昕《青春有你2》的微博超话,活跃了二十多天,见证着她粉圈的逐步建立过程,另一方面也找了在粉圈有一定地位的“大粉”朋友,向他们请教饭圈的活动组织模式,他们分别来自几位不同的流量饭圈(选秀粉,cp粉和音乐剧粉),描述他们自己如何入圈、如何加入打投数据组、以及如何参与反黑控评等一系列工作。

我在这过程中理出了饭圈大致的管理层级:后援会/粉丝團-大站-小站-个粉,发现他们通过微博超话、微博群、微信/QQ群以及超级星饭团等APP进行信息的流通和活动的组织,并从中总结出一系列饭圈的特点,如丰富细致的信息渠道、响应执行能力强、互相之间有认同感和基础新人等。随后,我将所有的数据和信息凝缩成一条信息链,补充成思维导图,填补一些缺少的数据,再进行信息的一级、二级、三级的层级划分,经过低保真、中保真和不断地测试和迭代(找身边人进行信息阅读并记录下他们的感受),最终完成了这次的作品。

饭圈平日的控评和反黑,总是给人们留下负面印象,这一部分来源于他们内部明确分工的权力架构,同时也正是由于这个特点,饭圈的信息传播之快、信任凝聚力之高、执行力之强才能在这次紧急公益活动中体现出来。

责任编辑:陈晓丽

猜你喜欢
宅家饭圈公益
古代也有“饭圈”——把自己活成一束光
整治“饭圈”乱象
宅家锻炼法
为了宅家不停课
公益
公益
“宅家”
公益
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