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兼技术部部长王耀
目前中国主流自主品牌车企的生产质量能力均能通过国际认证标准,如ISO9000,IATF16949 等。 同 时,在中国境内出售的车辆(包括自主品牌车辆,合资品牌车辆和国外品牌进口车辆)均需要通过国家指定检测机构的检测,而中国目前的检测标准要求与国际主流检测标准要求相同,换言之,目前自主品牌车辆的安全性能,技术性能以及可靠性能等均能满足国际主流检测标准要求。在车辆性能表现相同的前提下,主流自主品牌车辆品质可以比肩国际品牌,而价格上更有优势,一些优秀的头部自主品牌性价比和品价比已经优于国际品牌。
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例如红旗、长城、吉利、比亚迪等,成立时间均超过20 年,深耕中国市场,更了解中国汽车消费者,对消费者需求有更深的洞察和更快的反应。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在造型外观设计、车内空间尺寸设计、质量安全、智能化配置(比如车机娱乐系统,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等)、售后服务等方面不断精进,新车型市场表现优异。在汽车“新四化”的趋势下,很多中国汽车品牌更是抓住了机遇,以相比于国际品牌更快的研发和营销效率,在新能源、智能网联等新兴领域已经建立了多方面优势。
近日,国家发改委等十一部门发布《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出,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政策延续至2022 年底,并平缓2020-2022 年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还将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延续至2022 年底。此次补贴新政中明确要求“新能源乘用车补贴前售价须在30 万元以下(含30 万元) ”,大部分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辆的售价区间均在30 万元以下,自主品牌新能源乘用车辆将拥有更好的价格竞争力。
车辆购买后的维护保养成本(费用成本和时间成本)也是消费者非常在意的方面。自主品牌车辆的零部件大部分为本土供应商供应,零部件库存充足,购买费用低,可以满足及时更换。
来自多个权威机构对消费者的调研表明,新生代消费者更看重品牌共鸣与产品体验,并不在意产品的国别,而中国自主汽车在品牌建设和产品体验上的成就有目共睹,头部品牌不断攀升的销量数据和近年来国潮风的兴起都是有力的佐证。
近年来,自主品牌车企不断提高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的能力,建立研发机构,掌握核心技术,强化质量管控,推出了很多获得市场好评的车型,从近几年的销量数据来看,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占有率均稳定保持在40%左右,说明消费者对于目前自主品牌汽车的品质已经形成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