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突出“六稳”和“六保”,汽车业“稳”字当先

2020-06-19 02:27:08栏目编辑郑雪芹
汽车纵横 2020年6期
关键词:六稳新能源汽车

栏目编辑/郑雪芹

5 月22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2020 年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这是一份能提振发展信心的政府工作报告。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以下内容值得汽车产业重点关注:

一、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

二、保障就业和民生,必须稳住上亿市场主体,尽力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再延长至明年3 月底,对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应延尽延,对其他困难企业贷款协商延期。

三、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强化阶段性政策,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放水养鱼,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前期出台6 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 万亿元。

四、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主要是: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 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五、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智能制造。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全面推进“互联网+”,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六、稳定支持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加快建设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发展社会研发机构。深化国际科技合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行重点项目攻关“揭榜挂帅”,谁能干就让谁干。

七、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八、积极利用外资。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开放自主权,加快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在中西部地区增设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增加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 纵横点评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认为,总体来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非常务实,为应对当下的困难和新形势,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通过守住“六保”底线,稳住经济基本盘;在外需受阻情况下,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首先,强调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通过进一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动消费回升,突出民生导向,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具体举措包括继续深化“放管服”、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提升国资国企综合实力、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这些都将有效解决过去制约产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机制弊端。

其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同时面对外部环境变化,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努力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同时,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及一系列力度空前的扶持政策,包括“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工商业电价5%”以及“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等,这将给国内10 万多家汽车及相关企业带来巨大利好。

工信部

公示新能源汽车补贴及资金预拨情况

5 月25 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8年度、2016 年及以前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和2018 年度、2019 年度补助资金预拨审核情况的公示》。此次清算补贴78 亿元,预拨补贴28 亿元,共计下发补贴106 亿元。除清算上述年度补贴外,工信部还预拨付了2018、2019 年部分完成上牌车辆的补贴。就此次公示结果看,2018、2019 年专家组核定车辆数为907,132 辆,拟预拨金额28 亿元。

工信部

公示第333 批新产品,含308 款新能源

5 月22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申报第333 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其中,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共有110 户企业的308 个型号,其中纯电动产品共101 户企业283 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11 户企业18 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6 户企业7 个型号。

四部门:7 月1 日起禁止生产国五标准轻型汽车

5 月14 日,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的公告》。明确自2020 年7 月1 日起,全国范围实施轻型汽车国六排放标准,禁止生产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进口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排放标准。

公告显示,对2020 年7 月1 日前生产(机动车合格证上传日期)、进口(货物进口证明书签注运抵日期)的国五排放标准轻型汽车,增加6 个月销售过渡期,2021 年1 月1 日前,允许在全国尚未实施国六排放标准的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份全部地区,以及山西、内蒙古、四川、陕西等省份公告已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以外的地区)销售、注册登记。

氢燃料电池汽车“十城千辆”推广方案曝光

5月9日,由财政部发出的《关于征求<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流出。文件显示:示范期间,要推广超过1000 辆达到相关技术指标的燃料电池汽车,平均单车累积用氢运营里程超过3万公里。此次被具体征求意见的有北京市、山西省、上海市、江苏省、河南省、湖北省、广东省、四川省财政厅(局)等八个省份。根据《征求意见函》,以上省份的示范城市主要采取自愿申报、专家评审方式确定。申报的城市应具备氢能供给条件,有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的经济条件和政策基础,并须承诺完成示范目标。

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发布,2021 年实施

5 月13 日,由工信部组织制定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电动汽车安全要求》和《电动客车安全要求》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2021 年1 月1 日起开始实施。这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是我国电动汽车领域首批强制性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法规进行了充分协调,将进一步提高和优化对电动汽车整车和动力电池产品的安全技术要求。

工信部发布第6 批新能源汽车推荐目录

5 月18 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20 年第6 批)》,共包括124 户企业1815 个车型,其中纯电动产品共119 户企业1619 个型号、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共29 户企业130 个型号、燃料电池产品共17 户企业66 个型号。

《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系列国标发布

5 月7 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系列国家标准,包括通用要求、车载充电机与充电设备之间的通信协议、特殊要求、电磁环境限值与测试方法共4 项。本次发布的标准填补了我国在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国家标准规范的空白,完善了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标准体系,对系统性能、安全及功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测试方法,可支撑私人应用领域的无线充电系统产品开发、测试和应用。

工信部公示第16 批减免车船税新能源目录

5 月11 日,工信部公示《享受车船税减免优惠的节约能源 使用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六批),包括理想ONE 等在内的224 款新能源车型在列。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3 款,纯电动商用车215 款,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4 款,燃料电池商用车2 款。

上海发布促进汽车消费若干措施力推新能源

5 月20 日,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委员会、商务委员会、财政局、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本市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主要为促进上海市汽车消费优化升级,特制定系列措施,包括增加个人车牌数量、国四及以下车型置换国六可补贴4000 元、买新能源车补贴5000 元电费等。具体包括,2020 年,新增4 万个非营业性客车额度;全市更新新能源公交车2500 辆左右;完成5000 辆左右纯电动出租车上牌并投入使用;新建5 座以上加氢站,力争完成全市10 座以上加氢站布局。

广东对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征求意见

5 月8 日,广东省能源局牵头起草的《广东省培育新能源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征求意见稿)》发布。在氢能产业方面,征求意见稿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到2025 年,要达到氢燃料电池兆瓦,在氢燃料电池领域培育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型龙头企业,全省要建成加氢站约90 个,使珠三角加氢设施体系基本建成。推进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园、广州开发区、佛山南海高新区等氢燃料电池产业园建设,建立广深高温燃料电池及系统研发制造基地,建立广州、佛山、东莞氢能高端装备产业集聚区和惠州、茂名氢能制储运产业集聚区。

天津发布若干举措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力度

5 月3 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天津市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促投资扩消费稳运行若干举措》,指出要挖潜汽车消费,扩大本市汽车消费,优化机动车限购管理措施,适度增加个人增量指标,制定盘活废弃指标措施,更好满足消费需求。此外,将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规模持续合理增长,鼓励在本市注册的汽车销售企业打折让利,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或符合国家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新车。而在围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方面,天津将结合城市公共停车场和小区停车位建设,年内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4000 余个。

广州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 万元补贴

5 月7 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和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印发《关于广州市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补贴申领工作指引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广州市购买符合本指引车辆要求的新车、并于2020 年3 月1 日至2020 年12 月31 日期间在广州市办理注册登记(登记时间以《机动车登记证书》为准)的个人消费者,在充电、停车、通行等使用环节给予每车1 万元综合性补贴。同时,该补贴要求轿车纯电续航≥400km,多用途乘用车纯电续航≥500km。此外,《车辆信息确认凭证》实行一车一证,由国家智能汽车零部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核发。

深圳出台若干措施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5 月27 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关于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若干措施》,在四大方面提出了十六条支持举措,包括对相关项目及企业给予资金支持,以推进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形成技术引领和应用示范的创新发展格局。其中,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核心领域和重要环节,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短板,面向全球悬赏任务承接团队,重点解决前沿技术工程化和关键零部件研制等瓶颈问题,按项目总投资4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2 亿元。支持攻关V2X 通信技术,按参与主体项目研发投入的50%予以资助,最高不超过1500 万。

重庆对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

5 月12 日,由重庆市经信委、重庆市交通局、重庆市城管局与重庆市公安交管局等部门联合编制的《重庆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发布。这次管理办法中首次明确了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道路类型:普通道路、山地道路和城市快速路,同时首次提出允许开放典型的高速公路进行测试。本次发布的《重庆市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对测试分为一般测试、载人测试、载物测试和编队行驶测试四个类型。新规发布之后,重庆将允许企业开展更多样化的测试,满足私家车、客运、货运等不同应用场景的测试需求。

一汽轿车与零跑汽车合作开发智能电动车

5 月8 日,一汽轿车与零跑汽车在长春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智能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生产应用上展开合作,联合策划与开发智能电动汽车车型,并将整合优势资源,就关键基础技术开发、生产模式创新等领域进行深度研究。此次一汽轿车和零跑汽车的战略合作,将充分利用双方整车平台资源和技术优势,在三电系统、自动驾驶、整车等领域展开合作。

华晨宝马外贸口岸落户大连将出口纯电SUV

5 月12 日,辽宁港口集团发布消息,华晨宝马初步明确外贸出口口岸落户辽宁大连。未来,华晨宝马将以大连港为唯一出口港,完成宝马iX3 纯电动车型的整车出口项目。宝马iX3 纯电动车型外贸出口项目计划于今年10 月正式启动,出口全球39 个地区,产品将主要面对欧洲汽车市场。辽宁港口集团表示,宝马iX3 项目为期3 年,每月发运2 个航次,预计累计出口车辆约3.3 万辆。其中,今年预计转运车辆约1600 辆,2021 年新车转运量将达1.2 万辆。

吉利几何汽车推出开放技术平台“几何+”

5 月10 日,吉利旗下高端纯电动品牌几何汽车正式推出科技出行创意共享平台——几何+。与此同时,吉利还提出了基于这一平台的“几何白科技”战略,依托吉利全球技术资源及造车生态链,进行技术开发,以驱动行业生态的发展。吉利将在“几何+”上逐步开放四大技术领域:无人驾驶、智能网联、三电技术和工业设计。

蔚来已向江淮支付代工费用6.04 亿元

日前,在美国上市的蔚来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2019 年年报。在年报中,蔚来称截至2019年12 月31 日,其已向江淮汽车支付了6.04 亿元人民币。据蔚来介绍,其在2019 年4 月和2020 年3 月分别与江淮签订了ES6 和EC6 制造合作协议,承诺在2018 年4 月10 日开始生产后的头36 个月内,若安徽合肥制造厂发生任何运营损失,蔚来将承担江淮汽车公司的运营损失。为此,蔚来向江淮汽车支付的6.04 亿元中包含制造费用及亏损补偿,其中2018、2019年的亏损补偿共计3.33亿元(2018年1.2亿元,2019 年2.1 亿元),制造及加工费共计2.71 亿元。

特斯拉计划布局4000 个以上超级充电桩

5 月21 日,从特斯拉公司获悉,特斯拉将加速推进更高密度、更适应场景、技术更先进的充电体系。2020 年,特斯拉计划在中国布局4000+个超级充电桩,两倍于过去5 年建设总量;预计将打通上海-伦敦充电线路的中国部分,让电动汽车的跨国出行成为可能。同时,特斯拉还计划于第二季度开始推进V3 超级充电桩的普及,为中国消费者打造更高效的充电服务体系。

大众汽车10 亿欧元收购江淮控股50%股份

5 月29 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签署电动车深化合作意向书,大众汽车将投资10 亿欧元,获得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时增持电动汽车合资企业江淮大众股份至 75%,获得合资公司管理权,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变革。此次战略投资,也是首次跨国企业积极参与中国汽车行业企业深度改革进程。签约各方计划在获得相关部门批准后,于今年年底完成相关交易。

小鹏肇庆工厂获生产资质将自产小鹏P7

5 月19 日,小鹏汽车正式官宣,位于广东省的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获得生产资质,纯电动中型轿车小鹏P7 将在该工厂完成自主生产和交付。据悉,肇庆工厂是小鹏汽车在全球自建的首个整车生产基地,规划总面积达3000 亩,工厂厂区设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Pack 五大车间,拥有4 种不同车型总装柔性生产线及1 条柔性电池合装线,共计设置264 台智能工业机器人。

上汽荣威发布全新中高端新能源专属R 标

5 月10 日,荣威发布了中高端新能源专属的R 标,将为用户“科技兑现想象”。同步亮相的,还有旗下率先实现L3 级别自动驾驶的首款整舱交互5G 量产车荣威MARVEL-R、20 万内唯一续航600 公里的轿车荣威ER6,以及包含购、用、养、换全生命周期的新服务。在新一轮营销创新、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中,荣威再次担当起领路人的角色。

大众拟斥资逾74.06 亿元入股国轩高科

5 月28 日,动力电池生产商国轩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引入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大众中国拟长期持有公司股权,委派董事实际参与公司治理。公告显示,国轩高科拟向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定增募资不低于60 亿元,同时公司实控人兼控股股东还向大众中国转让5%的股权,为拿下第一大股东席位,大众中国合计成本将不低于74.06 亿元。

猜你喜欢
六稳新能源汽车
做好“六稳”工作,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
北方经济(2019年3期)2019-04-08 01:09:26
迎难而上,确保“六稳”,实现内蒙古经济健康发展
北方经济(2019年1期)2019-03-07 08:15:16
促“六稳”关键是练内功
汽车的“出卖”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新能源门”的背后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6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风能(2015年4期)2015-02-27 10:14:34
3D 打印汽车等
决策探索(2014年21期)2014-11-25 12:29:50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