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智华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项目化课程设计*——以“移动网络资源管理及规划”项目化课程建设为例
郑智华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广东 深圳 518055)
通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来适应教学发展的需求,探索高职教学的项目化课程设计.以“移动网络资源管理及规划”项目化课程建设为例,从项目化的总体理念出发,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资源建设,通过项目化模块设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知识点和技能点融合在仿真实践项目中;同时分析项目化课程教学特点,研究探讨项目化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践表明,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高职项目化课程设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对课程技能点的理解掌握,同时有利于师生之间课程学习的互动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收获感,课程整体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改善.
信息技术;项目化;课程设计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对传统的高职教育课程设计产生较大影响,在教学的理念上起到巨大的改变.在传统的高职课程设计中是教师和实训环境为主导进行实践操作教学设计,学习内容根据教师授课、实训条件来设置.教师承担教学的设计及课堂教学,承担学习过程的总体安排,学生只是被动地参加学习,一方面学生无法获得整个教学的教学成果目标,另一方面学生对课程知识点概念也很难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程度很难整体把握,学生对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以及效果没有体会和认识,容易造成为学习课程而学习的误区,学生最后逐步失去对学习课程的兴趣和动力.现代教学理念改变了以往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强调教学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的内容,方式,评价以及相关设计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展开.教师帮助学生来明确学习成果,围绕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设定学习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学习需求,兴趣以及成长目标在课程范围内自主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我潜能[1].高职项目化课程是利用成果导向的教学理念[2],在教学设计上,基于工作过程来开发课程方法,课程的项目化不是以往通常的教学案例、课堂实训的翻版,而是以实际的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企业工作环境为背景,按照学习认识实践的过程要求进行设计,项目应尽可能实践化、具体化及典型化.课程项目内容包含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从认知到掌握逐步演进,让学生了解职业岗位的工作规范、项目流程以及内在关联.通过小组分工协作方式来处理项目中的难点问题,积累岗位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实践问题能力,并进一步掌握实践工作环境中的沟通协作、信息处理等职业能力.
本文主要以信息化课程建设为基础,从高职教学实践需求角度来分析设计融合现代信息技术的项目化课程建设方案.从“移动网络资源管理及规划”课程出发,论述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课程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化模块设计以及教学实践效果评价.从多角度分析当前的多元化学习环境、实现仿真智能化、突出个性化、自主化、网络化的学习环境,并从教学实践的信息反馈中来改善提高课程的质量,从而增强课程的时效性,更好地适应项目化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提升高职技能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项目化课程“移动网络资源管理及规划”的总体设计以高职通信技术专业的核心职业岗位为基础,调查分析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及职业素质,按照职业技能能力发展和职业生涯成长要求来确定本项目化课程的任务要求.通过项目化设计来构建企业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将职业能力目标和课程学习内容通过整体项目实训来达到本课程教学大纲目标.图1标识了课程设计的总体目标,主要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3方面培养环节,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主线,设计项目化教学单元,根据职业岗位工作任务来提供一个真实的项目岗位任务流程,并且完全由实际工作岗位上具体工作任务归纳而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3方面培养环节通过关键的知识技能点、工作规范、项目流程、分工协作以及沟通能力等来体现.
按照实际项目任务,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合到课程总体设计中,将职业岗位活动体现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课程总体设计以一个典型化的、完整的移动通信网络布局项目为导向,包括移动网络规划、容量规划、设备选型配置、硬件连线、数据配置、路由设置、业务验证和故障排除等一系列项目任务,使学生在应用专业知识中,完成项目任务,获得专业学习技能.在项目任务中包含了MME、SGW、PGW及HSS等核心网元定义,用户面和控制面等关键知识技能点,学生在完成项目的同时也理解掌握课程的专业知识.课程项目设计按照设定任务、任务规划、方案决策、项目实施到业务验证等通信行业项目的流程进行,通过设备连线、数据配置完成手机上网、跨区漫游及小区切换等实际岗位工作业务,让学生体验真实项目的开发过程,这种工作流程体验式的课程总体设计,可以给予学生充足的机会去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了解移动通信职业岗位工作规范,增强了专业技能.在项目实训中,学生通过小组学习形式,在项目分工合作来完成任务,培养了团队精神及沟通协作等职业素养.
图2是项目化课程体系的具体设计环节.项目化教学课程教学设计从企业实际岗位工作内容出发,以总结归纳的典型项目作为项目化课程设计主线,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项目操作与学习,并完成规定项目流程,实现对职业岗位的专业认知和完成项目任务的经验积累,从而培养专业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来满足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同时将现代信息化技术融入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之中,通过视频、虚拟工作情景、仿真数据配置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让项目更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场景,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实践工作氛围.在课程设计中提出目标制定、项目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和反馈的反向设计方法,目的在于推动学生自我学习、小组评价的多元化考核方式,以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3].
图1 项目化课程总体设计目标
图2 项目化课程体系设计
在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从而完成课程内容学习.课程教学内容有多个项目构成.在完成项目过程中完成得到岗位工作的实践能力训练,同时将项目完成成果作为学生学习效果考核.
项目化课程教学模块设计要求项目内容包含了课程所有的知识技能点,体现职业岗位情景,项目设计为一个专业职业岗位实践的工作任务.图3是“移动网络资源管理及规划”课程的教学模块设计.在“移动网络资源管理及规划”课程中,移动网络资源管理及规划总项目被分解成多个有关联的子项目,在完成多个子项目的基础上,每个子项目具有特定的学习成果,能够达到教学单元目标.课程子项目包括移动网络认知、移动网络规划、数据设备配置、无线站点开通、手机业务验证以及网络故障排查等六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又包含2~3个子项目.
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通过项目引入,学生以承接任务的方式开展项目实训,以任务需求为向导来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课前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发布项目任务,导入项目内容,提出问题,讲解归纳关键知识技能点,并收集学生学习反馈信息,引导学生预先自主学习.课程的教学过程设计,通过项目引入,学生以承接任务的方式开展项目实训,以任务需求为向导来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上以学生为主,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包括理解项目、搜集项目技术资料并完成实训任务、提交项目成果、小组互评等.
表1是课程其中一个子项目“移动网络架构及空口物理层规范”的教学模块设计实例.项目的引入包括对项目的描述、准备知识以及任务定位.学生通过完成绘制网络架构及设备连线,标注接口等项目流程来学习移动网络组网的基本架构,理解各种接口含义.同时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同学之间相互协作交流及评价,教师负责讲解关键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归纳,通过完成项目所取得的学习成果.教师在课程设计上按照课程教学目标,在教学各环节落实课程目标的教、学、做的内容,包括子项目引入、指导学生学习项目实训以及进行项目过程中各项管理工作.在基于现代信息化项目教学设计,采用软件仿真来展示移动网络设备以及各硬件接口,将云平台、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融入项目化课程设计和教学过程.
图3 课程教学模块设计
“移动网络资源管理及规划”项目化课程的教学设计首先充分融合现代信息化技术,课程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动画演示、课程题库、仿真实训平台等,项目实践为基础,以学生学习主体.教师在云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上预先导入线上学习内容,设置相关知识技能点,利用讨论区、课前课后提示以及头脑风暴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交流讨论,同时提出问题并解答.其次优化小组学习活动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是项目化课程教学的要点之一[4],强调通过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学习交流,来理解项目流程,能力优势互补,培养协调沟通能力,同时体现学生在小组团队中的分工合作能力,自主学习的承担能力,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融洽开放的小组学习环境中通过发现问题、检索文献、讨论交流、归纳总结等一系列教学互动活动,从而养成深入思考,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职业岗位素养.主要特点有:
1)教学设计融合现代信息化技术.传统实训课程主要以实训设备配置调试为主,实训内容比较单一,无法参照实践岗位工作任务.在“移动网络资源管理及规划”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中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仿真移动核心机房场景设计,通过软件平台来完成设备选型.在移动网络规划子项目里学生可以通过VR虚拟现实下的移动网络无线机房工作场景,身临其境进行无线站点勘测体验、完成移动机房硬件设备接线任务.在软件平台上完成数据配置,通过仿真手机平台来完成业务验证.
表1 子项目的教学模块设计
2)教学设计包含实际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在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上,从选定一个城市的移动网络布局出发,按照实际工作岗位的项目进展流程,学生先完成移动网络规划及容量规划,然后进行设备选型、数据配置并开通无线站点,最后学生可以用仿真手机上网业务,来验证项目成果,这样学生在承担项目的同时迅速体会并掌握职业岗位一系列工作流程.
3)教学设计构成真实的项目任务环境.教学设计中特别加入了虚拟故障排除项目训练,模拟实际岗位中遇到的各种典型问题,如在数据配置子项目中,设置S6A接口故障,MME到eNB的控制面告警,跨小区无法漫游等一系列实际工作任务中容易产生的问题,按照由浅入深提高难度和综合性,采用阶梯方式巩固学生的知识、训练开发技能,使学生在不断探索排除故障错误中体验实际岗位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解决处理问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4)教学设计体现小组协作的项目团队.项目实施分工合作,一切过程以完成项目任务为导向,教学设计中移动网络设备选型、硬件连线、数据配置及路由配置需要小组内多名学生协作完成,遇到问题需要小组同学协商解决,在整个项目执行设计中以学生实际训练为主导,教师承担引导解答,充分培养学生沟通协作等职业素养.
“移动网络资源管理及规划”项目化课程设计通过移动网络布局及规划总体项目,分解为5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包含不同任务及相应的任务成果,得到的任务成果与真实项目相符合.在教学实施中学生通过有一定难度的技术操作完成任务,项目任务成果包含开通验证、评测指标以及验收标准.项目总体任务成果通过团队形式,需要集体协作完成并提交,在子项目任务成果中设计为个人独立完成形式.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分工协作及沟通能力,也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掌握程度以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师生通过教与学的合作互动中相互反馈学习成果及教学成效.在任务成果上优化了形成性考核评价,更注重细节.把自评和自测、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纳入形成性学习评价中[5].
图4是课程的学习成效分析.对课程的教学及学习成效进行分析,采用问卷对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学习成效调查分析,包括分工协作、项目流程、岗位技能以及知识体系等的掌握和理解成效.结果表明,项目化课程设计和常规实训课程比较,在分工协作能力培养方面,学习成效超过90%,项目流程的掌握接近90%,而常规实训课程在这二方面数据约为40%.这是由于项目化课程的设计及教学内容是通过项目分解,小组协作的方式,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同时掌握真实职业岗位的工作流程.另外在岗位技能及知识体系的理解掌握上,项目化课程的学习成效达到了85%和74%,而在一般的常规课程中分别为62%和48%.因为项目化课程中设计的项目内容完全覆盖了课程的关键知识点,从简单到复杂进行迭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专业知识点,掌握专业岗位技能点,了解企业专业岗位工作规范、流程和项目演化的过程,通过小组分工协作的形式完成项目实践,积累项目经验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同时进一步提高任务表述、沟通协作以及信息处理等职业素养.
图4 课程学习成效分析
[1] 赵菊梅,张圣忠,王可,等.高职项目化课程开发与信息化教学实践研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19(7):136-138.
[2] 查英华,朱其慎.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9(5): 68-73.
[3] 金彦平.项目化课程小组合作学习策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48-50.
[4] 范凤萍.项目化课程模式下合作学习的教学反思与优化策略[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75-77.
[5] 白玉羚.浅析信息化背景下项目化课程的评价标准[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11):41-45.
Project-based Curriculum Desig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ZHENG Zhihua
()
This paper mainly explores the project-based curriculum desig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eeting the needs of teaching development. Taking the project-bas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as an example, theoretical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skill are integrated in the simulation practice project with the project-based module desig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under the overall project concept. Then, it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ject-based curriculum teaching and the actual effect of project-based curriculum. The pract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ject-based curriculum desig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ased on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mproves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strengthens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and promotes their understanding of skill. Furthermore, it is conducive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enhances students’ sense of fulfillment and improves the overall teaching effe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based; curriculum design
2020-03-22
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移动网络的高职院校教学及学生学习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17GGXJK062).
郑智华,男,教授,博士,研究领域:无线通信系统网络优化及资源规划.
G434;G712
A
1672-0318(2020)03-0042-06
10.13899/j.cnki.szptxb.2020.03.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