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支循环对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患者梗死发病影响的分析

2020-06-19 02:20夏晓霞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镜像患侧主干

夏晓霞

急性脑梗死发病率比例很高,高达80%[1]。患者的临床表现也各不相同[2]。根据以往患者案例发现,患者病灶的主干血管重度狭窄或者闭塞,导致组织出现缺血而发生坏死和病变,从而使患者表现出了明显临床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患者瘫痪[3]。脑血管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发病快,并发症多,对患者、家庭和社会都会造成很大影响[4]。随着近几年脑梗死的发病率增加,侧支循环的开放和建立受到了广大关注[5]。临床上通常运用相关量表进行侧支评分,运用经颅多普勒(TCD)评估侧支循环也有报道,但是相关研究与案例还是较少[6]。侧支循环为血管主干附近分布的血管网,这些血管网是属于主干血管的备用血管[7]。当主干血管流通顺畅时,血管网不起作用;当主干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时,部分血管网扩张,从而承担起部分供血任务,来辅助主干血管供血不足[8]。如果血管主干附近分布的血管网丰富,当主干血管发生阻塞时,甚至会完全代替主干血管[9]。因此,侧支循环的建立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入组的MCA重度狭窄患者进行研究与分析,对比分析不同侧支循环状况对患者梗死发病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样本来源于某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9月确诊为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88例。根据患者的侧支循环情况分为两组,分别是侧支良好组(42例)和侧支减少组(46例)。纳入标准:①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70%;②影像学检查结果一致且资料完整;③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脑出血、颅内肿瘤、脑动脉瘤、动静脉畸形患者;②严重心、肝、肾疾病者;③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侧支循环状况评分及分组:观察患者的侧支血管情况进行评分。侧支血管大于50%的患者为侧支良好组,侧支血管小于50%的患者为侧支减少组。

1.2.2 抽血检验:两组患者在抽血的前1天晚上7点以后禁止食用任何食物。在第2天早上8点空腹状态下进行抽血检测。让患者保持在非常平静的状态下,用真空采血管采集(4~5)ml肘部静脉血。对患者的血液进行抽样检测。

1.2.3 两组患者脑灌注参数采集:首先,根据患者的CTP图像,观察评估患者脑灌注情况。其次,由专业的医师来确定感兴趣区的大小,获得所有患者的脑灌注参数值。最后,计算出患者两侧各灌注参数比值(患/健)。患者脑血管的成像质量和患者的病变情况均由两名或者三名有经验医师进行评估,脑灌注参数及其比值均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运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P值相关分析等统计学方法,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所有患者均为汉族。侧支良好组共42例,平均年龄(63.34±10.56)岁,高血压病20例(47.6%),收缩压(150.69±25.96)mmHg。侧支减少共46例,平均年龄(63.21±10.33)岁,高血压病38例(82.6%),收缩压(162.82±25.46)mmHg。两组相比,侧支良好组高血压发生率显著降低,侧支减少组收缩压明显增加(P<0.05),其余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患者不同类型梗死发病率分析 两组患者共计88例,各类型发患者数如表2所示。侧支良好组中无梗死灶患者比例最高(16例,38.09%),LTI比例最低(1例,2.38%);侧支减少组中PI比例最低(1例,2.17%),IBZI发病率为32.6%,比值最高,差异明显(P<0.05)。其余发病类型无明显差异,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同类型梗死发病率

2.3 两组患者患侧与健侧脑灌注参数分析 侧支良好组的患侧与健侧相比,患侧非梗死区TTP为(17.74±3.06),较于健侧镜像区TTP(12.07±2.43)明显延长(P<0.05);患侧非梗死区CBV为(2.34±0.45),较于健侧镜像区CBV(1.18±0.43)明显升高(P<0.05);患侧非梗死区CBF为(35.18±7.82),较于健侧镜像区CBF(33.05±8.17)明显升高(P<0.05);患侧非梗死区MTT为(3.94±1.03),较于健侧镜像区MTT(4.19±0.68)略有缩短,无明显差异(P>0.05)。侧支减少组的患侧与健侧相比,患侧非梗死区TTP为(15.62±2.86),较于健侧镜像区TTP(12.01±2.33)明显延长(P<0.05);患侧非梗死区CBV为(2.56±0.43),较于健侧镜像区CBV(1.15±0.51)明显升高(P<0.05);患侧非梗死区CBF为(35.26±6.55),较于健侧镜像区CBF(33.12±7.59)明显升高(P<0.05);患侧非梗死区MTT为(3.88±0.89),较于健侧镜像区MTT(4.15±1.01)略有缩短,无明显差异(P>0.05)。侧支良好组与侧支减少组相比,无论是患侧还是健侧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两组患者患侧与健侧脑灌注参数比较

注:P1表示侧支减少组与侧支良好组患侧非梗死区比较,P2表示侧支减少组与侧支良好组健侧镜像区比较。

2.4 两组间健患两侧脑灌注参数比值差异分析 侧支良好组Rcbv、Rcbf显著增高。侧支良好组Rmtt显著降低(P<0.05)。侧支良好组与侧支减少组的Rttp比值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间健患两侧脑灌注差异

2.5 血液流变学比较 从表5可以看出,侧支减少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都高于侧支良好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

表5 两组患者血液流学比较

3.结论

大脑中动脉狭窄或者闭塞是导致患者发生脑梗死的重要疾病[10]。因为脑梗死病灶的不同,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轻者会出现头晕,部分肢体出现感知降低,例如失明、失聪、四肢功能障碍;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半身不遂或者瘫痪[11]。并不是所有大脑中动脉狭窄的患者都会出现脑梗死,有相关研究表明,良好的侧支循环能够很好地代替主干血管向脑组织进行供血任务[12]。

此次研究首先对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例如年龄、吸烟史、高血压等一般资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侧支良好患者共42例,年龄(63.34±10.56)岁,高血压病20例(47.6%),收缩压(150.69±25.96)mmHg。侧支减少组共46例,年龄(63.21±10.33)岁;高血压病38例(82.6%);收缩压(162.82±25,46)mmHg。对比数据发现,侧支良好组的患者患有高血压的概率明显低于侧支减少组。侧支减少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高于侧支良好组。有研究结果表明患者的高血压增加了主干血管周围血管网的扩张,从而促进了侧支循环的建立,进一步增加了侧支循环的代偿功能[13]。这与其他研究结果存在差异。

本研究纳入88例MCA狭窄患者,其中拥有丰富侧支血管的患者有42例,比例为47.73%;侧支血管稀少的患者有46例,比例为52.27%。两组患者中,侧支良好组有16例患者无梗死灶,比例最高且为38.09%;LTI比例最低,为2.38%。侧支减少组中PI比例最低,比例为2.17%,IBZI发生比例最高,为32.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研究表明,脑血管发生严重狭窄与闭塞时,通过侧支循环能够代替主干血管给脑组织供应足够的血液,避免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发生[14]。

两组患者患侧与健侧脑灌注参数分析表明,侧支良好组与侧支减少组相比,无论是患侧还是健侧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患者的脑灌注参数与患者的侧支好坏情况没有关系。根据数据对比可看出,不管侧支循环情况如何,患侧非梗死区TTP较于健侧镜像区明显延长。TTP是评估脑部缺血最敏感的参数[15]。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与健侧镜像区相比,患侧非梗死区CBV、CBF略有升高,MTT略有缩短。这与以往相关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高培毅等学者认为CBV会保持不变。其研究指出患者在发生脑梗死之前,脑组织主干血管逐渐出现供血不足现象,这种现象导致主干血管周围的血管网出现不同程度的扩张,来辅助主干血管的供血功能,因而CBV会保持不变。

侧支良好组Rcbv、Rcbf显著增高。侧支良好组Rmtt显著降低。表明丰富的侧支循环能有效地代替主干血管保持血管供血充足,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同时为患者以后的治疗争取了宝贵时间。侧支良好组与侧支减少组的Rttp比值无明显差异,表示侧支循环对TTP影响小。

本研究对两组患者的血液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显示:侧支良好组的各项指标都低于侧支减少组,具有统计学差异。此结果表明良好的侧支循环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为脑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液,降低了脑梗死面积。Campbell等学者提出,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学受脑血管狭窄的影响。大脑中动脉越狭窄,其受影响程度越大。也有某些研究表明脑血管发生病变时,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是动态的[15]。本文研究样本较少,还需以后进行大量的更深入的研究。

综上所述,良好的侧支循环能有效预防和降低患者发生脑梗死。本研究案例较少且还存在许多不足,而且临床上促进侧支循环开放的方法较少而且效果欠佳,需进一步深入研究侧支循环建立的具体机制。

猜你喜欢
镜像患侧主干
抓主干,简化简单句
更 正
中风康复治疗:最好发病48小时后就开始
镜像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镜像
左主干闭塞的心电图表现
左主干病变心电图特征的研究进展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