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慧杰 徐美君
1 丰城市中医院 江西 丰城 331100
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江西 南昌 330006
热敏灸是一种新型艾灸疗法,其主要是利用艾材燃烧后产生的热量悬灸于患者的热敏态穴位上进行治疗,可一定程度上提升艾灸的疗效[1]。笔者采用背俞穴热敏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30例,获效良好。
纳入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修订的慢性疲劳综合征诊断标准[2];中医辨证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分册》[3]诊断为阴阳两虚证。根据治疗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30例。研究组中男14例,女16例;年龄28~56岁,均值 41.09±2.12岁;病程 6~18个月,均值13.03±1.18个月。参照组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28~57岁,均值41.12±2.16岁;病程6~17个月,均值12.98±1.16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1 参照组:应用针刺补法进行治疗,取患者心俞、脾俞、肾俞、肝俞、胃俞、肺俞、膈俞。
2.2 研究组:应用热敏灸进行治疗,取穴与参照组相同。手法按照循经往返灸、回旋灸、雀啄灸、温和灸的顺序进行操作,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配合针刺进行治疗。两组每周治疗5次,1周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
3.1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采用0至3分4级评分法,0分无症状,1分表示轻度症状,2分表示中度症状,3分表示重度症状,总分0至15分。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均消失为治愈;症状改善大于80%则为显效;症状改善在25%至79%则为有效;症状改善低于25%或是症状加重则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2.1 两组治疗后的症状积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s,分)
注:与参照组比较,*P<0.05。
组别参照组研究组头晕头痛0.98±0.05 0.32±0.03*例数30 30疲劳乏力1.05±0.14 0.25±0.10*多梦易醒1.31±0.09 0.98±0.12*颈肩腰背酸痛1.01±0.21 0.28±0.09*情绪郁结1.18±0.13 0.56±0.08*总积分5.64±0.26 3.01±0.18*
3.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种因饮食不节、作息失调等因素导致患者身体生理功能失调,脏腑运转失衡的疾病。患者多存在阴阳两虚的病机。热敏灸相对于传统针灸疗法,可增强经气传导,从而提高临床疗效[4]。临床观察显示,热敏灸治疗后,患者在症状改善和总有效率方面都优于参照组。表明热敏灸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良好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