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应明
(甘肃省天水市武山县人民医院 甘肃 天水 741300)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中的慢性疾病,特征为胃腺体和黏膜上皮发生萎缩且数目减少、伴幽门腺和肠腺化生、胃黏膜的基层增厚、胃黏膜慢慢变薄等。患者临床症状多为上腹部隐隐作痛、嗳气、胀满、食欲不振、消瘦等,若是长期未愈,可能发展成胃癌[1]。目前,西医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本研究将对研究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收治的80 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选取时间范围是2017 年8 月—2019 年8 月,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0 例。
对照组:男性23 例,女性17 例;年龄在34 岁~66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8.52±4.80)岁。
干预组:男性21 例,女性19 例;年龄在32 岁~65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35±4.57)岁。
对比两组上述基线资料,P >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选用中药进行治疗,煎服,每天一剂,均分为2 次温服,持续治疗4 周。组方:黄芪(30g)、黄连(3g)、甘草(12g)、吴茱萸(9g)、半夏(12g)。湿热患者应加用胡连(5g)、鸡内金(8g),肝胃不和的患者应加用黄芩(12g),气滞患者应加用白芍(15g)、郁金(15g),腹胀呃逆的患者应加用菔子(15g),脾胃虚寒的患者应加用白术(12g)、干姜(12g)。
干预组基于对照组的中药治疗基础之上进行针灸治疗,主要针灸穴位有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和内关。湿热患者应加刺水道穴,肝胃不和的患者应用章门和公孙两穴位代替上脘,气滞患者应加率谷穴,腹胀呃逆的患者应加刺梁门穴,脾胃虚寒的患者应加刺太白穴。针灸时,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先对皮肤消毒,再使用适当的毫针(一次性的专业毫针)进行取穴进针,上、中、下脘穴及足三里穴的进针深度可在0.5 ~1.0 寸之间,天枢、气海两穴位的进针深度可在0.8~1.2寸之间,内关穴的进针深度可在0.5~0.8 寸之间,太白、章门、公孙、率谷、梁门各穴位的进针深度可在0.3~0.5寸之间。进针手法应轻柔有度,及时询问患者的适应感,针对性调针,留针时间保持在20min 左右。持续治疗4 周。
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为显效,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为有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总有效率。不良反应主要有腹部灼痛、恶心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
研究数据均选用SPSS22.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 值进行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卡方进行检验;结果为“P <0.05”,则可表示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更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1。
表1 两组的治疗效果[n(%)]
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更低,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下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n(%)]
从中医角度看,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心下痞满”“胃脘痛”的范畴,病因多为情志郁怒、内蕴湿热、饮食不节等,久病至脾胃虚弱,进而气虚、血运无力、血瘀气滞,运化机能与受纳机能均为减退,胃络失养、胃阴耗损以至萎缩[2]。
传统的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还多有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有研究显示中药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中医治疗不仅有中药或针灸的单独使用,还包括针药结合治疗。有大量的临床治疗结果显示,针药结合治疗的效果最好。针灸上、中、下脘及足三里等穴位可健脾益气,气海、率谷、血海等穴可理气活血,章门、公孙、梁门等穴可和胃疏肝[3]。所选中药为清热、益气、活血、健脾、养阴之效,改善胃肠的蠕动,调节胃蛋白酶的分泌与活力,促进胃黏膜进行自我修复,增加防御能力[4]。
研究结果可以看出,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更好,并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更低。
总而言之,针药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还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