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思维”在“校企合作”核心课程建设中的应用*

2020-06-18 06:43庄旭升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企产品思维

庄旭升 ,于 军,王 娟

(1.2.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物流管理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3.陕西工商职业学院 金融与保险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一、引 言

市场营销“产品思维”是目前有效解决推销人员和消费者关联度差的指导性产品设计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有很大的启发意义。目前,职业教育中学校教学长期以来一直集中在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两个方面,对市场变化适应性较差,最直接的原因是跟不上市场变化。

对此,学界已经有个相当多的研究成果,较为典型的观点如下。蔡安宁(2019)认为,目前应用型院校校企合作还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在资源依赖理论视角下,需提高政府的主导作用,完善财政体系;健全校企合作法律体系,提高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社会地位;健全校企合作机制,构建权威行业协会,加强监督作用。[1]袁华萍朱永凡(2019)认为从高职教育供给现状出发,需要通过厘清高职教育定位、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重视并对接市场需求、加大政府财政支持等举措寻求高职教育发展路径。[2]杜怡萍等(2019)认为以企业认证为抓手,实行“1+X”证书制度,是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建立的重要制度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实现精准育人和高端育人,有助于推动研制现代职业教育系列标准,建立中国特色的资历框架和终身教育体系。[3]王松(2018)认为应按照十九大对校企合作提出的新要求,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中校企间形成了补偿性群体团结,转化形成义务性群体团结,推动政府主导者向推动者角色转型,推动毕业生市场化培养向定向式培养转型,推动约束的外部控制向内在依赖转向。[4]孙杰等(2018)认为应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提高企业参与程度、提升高职院校自身竞争力等方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改革。[5]陈刚(2017)认为需要政府发挥主导职能,出台相关法规政策;行业机构引领,协调校企合作多方关系和校企双方通力合作,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开展三个方面来构建产教融合、政行企校合作机制新路径。[6]曹梦婷等(2017)认为高职教育市场化内涵与高等教育市场化基本一致,但需要形成"识别定位、协调管理、评估反馈、变革转型"的跨界机制推动校企合作机制创新[7]。

综上,学界普遍认同校企合作对职业教育改革的良好效果,合作机制也从由政府主导推动进行逐渐转化为由校企市场化推动进行。但如何将校企合作市场化落实在教学中,解决专业教学缺乏市场引领问题和课程整体建设企业的融入度不高问题,还缺乏较为深入的研究。

二、核心课程设计

1、校企核心课程确定

《现代推销技术》和《商品学基础》作为核心课程,是根据企业营销产品实际工作任务设置的。现代营销企业,无论是推销产品还是服务,其核心都是在随着客户需求,满足顾客的需要,产品是不断变化的,但产品思维是电商营销企业不变的应对方法,核心课程要跟随企业的工作方法来具体安排教学内容与课程结构,课前工作沟通会大大超过前期的预料。因此,本课程以电商企业农产品推销为教学内容,由于是两门专业课程,所以侧重点会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目标,就是帮助学生建立营销产品思维,以适应未来工作岗位需要。

2、教学目标设定

产品思维包括认知用户、创造价值、产品落地三个步骤和层次。认知用户的核心是用户与迭代。所以教学目标定位于以上三个层次及相关工作目标,并降低考试要求。

表一 教学目标

3、教学重难点分析

两门课程的重点是学生要掌握推销技术及产品知识,通过阅读参考书和教师校内教学即可解决;难点是在企业认知用户、设计产品、让产品价值落地。此外,专业知识之外的工作技巧,很多营销专业学生缺乏锻炼机会,学生短时间掌握企业行业特有工作技能有较大难度。

4、“产品思维”教学工作策略分析

结合教学工作和京东店的销售工作选取茶叶为基础面,整合为六大系列,分别是绿茶、黑茶、乌龙茶、红茶、白茶、花茶,茶品相通,学员之间可以切磋沟通,形成工作团队。每个系列运用产品思维模式,从认知用户做用户体验调查、创造产品价值做产品内外设计、产品落地做产品市场投放,磨炼他们的工作能力,并在过程考核中,引入产品销售情况作为考核参考指标。

5、教学准备

校内外实训:两门课程校内的实训地点选在市场营销和电商专业实训室,根据销售产品的情况,室内设置基本工作区域,分为前台接待区、产品展示区,洽谈区,办公区。

师生准备:师生上课前根据授课要求,准备产品相关资料,包括产品介绍,理发,净手,上课期间,言行举止要符合相关商品交易规范。课中接待学生做好服务工作,包括引导、沏茶、清理杂物等。每一轮产品迭代训练后要有老师和小组长检查合格后,方可开始下一组迭代产品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产品更新改进的思维习惯。

三、实施过程

1、校内学习

《现代推销技术》和《商品学基础》教材可以参考自学,或者使用爱课程等网络课程平台学习,京东茶叶品牌产品相关资料及销售方法的模拟教学,可以在校内实训工作中完成。

产品思维的关键技术如下图所示,这里要说明一的是迭代法是为了弥补、改进上一代产品的核心思维方法。技术步骤包括内容如图1,这里要说明的是,每完成一次循环,就是完成一次产品迭代,迭代是调研中发现新的画像与原来的画像出现较大偏差,积累到一定的量后对产品的改进,甚至是颠覆性的新产品产生的过程。

图1

2、企业实习

企业实习工作是由企业师徒关系代替校内师生关系,按照企业工作流程来进行。实习生协助销售人员来完成销售工作任务,并根据企业销售考评制度分配工作任务奖励。

实习工作推动“产品思维”,工作过程也按照“迭代”流程来实现。实际工作中,企业师傅的工作内容,完全可以形成“迭代”流程标准化作业手册,方便企业今后开展相关工作。

3、评价指导

企业实习,师傅和学校校内指导老师每周都会沟通情况,小组评价和师傅意见反馈最终会通过校内指导教师反馈给学生,这样可以减少小组成员之间和师徒之间的工作误解。各个小组之间的互评工作也很重要,做出评价说明的目的不是争论高低好坏,而是对实习期工作的问题指引,目的是结束后,各个成员要在以后的工作中减少自己工作的失误,努力提升自己的工作绩效。

4、迭代反馈

校内外教师指导反馈意见,小组和组员要严格按照“迭代法”查找自身不足,其实是按照“产品思维”在寻找自身问题,完成自身迭代,这是一种螺旋上升的循环,是产品思维的核心应用。

迭代反馈的核心是对反馈问题的改进。实习工作枯燥简单,师傅开始不会安排复杂工作给学生,尤其对不够细心的同学,循环的重复劳动,会导致“迭代法”因为职业疲劳而失去本身价值。因此,所有参与实习的人员,无论老师和学生,都要有思想准备。

5、双选就业

实习结束后,企业方会在新员工选聘方面优先考虑实习员工,因为工作中的学员表现已经有了较长时间的展示,员工毕业前更加易于和企业达成就业意向。校企合作,为企业人力资源提供了较长的考察期,学生对企业也有更多的了解,双选就业的稳定度很高。

表二 实施过程

四、总结评价

核心课程校企合作是加强课程建设力量,鼓励多方参与的典型教学案例。建设中引入电商营销企业“产品思维”来构造课程标准化的实习环节,使学生的理论知识能够得到企业实践工作检验,对学生业务素质进行实打实的强化和提高,真正实现了“校企合作”

猜你喜欢
校企产品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校企合作五反思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