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道路路口景观提升建设探讨

2020-06-18 00:36蓝明星
绿色科技 2020年7期
关键词:立体绿化景观

蓝明星

(上海市浦东新区绿化管理事务中心 ,上海 201203)

1 引言

我国走生态文明发展的道路,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把实现“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目标。为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有温度、高品质的活力城区,让市民对环境有感受度、参与度和获得感,浦东新区绿化管理部门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城市道路路口景观提升工作。

2 路口景观的定义

路口景观是指由城市道路交叉口附属绿地、道路围合绿化缓冲带、高架桥下空间及立面空间等4类空间组成的,具有软化硬质、提升街景、休闲游憩、特色展示等功能,并能够体现区域文化、景观风貌的道路附属空间景观。

3 路口景观的分类

路口景观按其景观特色、功能特点及场地条件可分为主题景点、口袋公园、植物组团和立体绿化等4类。

3.1 主题景点类

路口主题景点是指位于城市重点区域、重点道路交叉口,具有观赏性、文化性的主题景观设施或绿色景观,体现独特文化底蕴及时代特色的路口景观;以植物造景为主,面积一般在300 m2以上;主要是体现文化、历史、时代风貌,展现城市形象。如小陆家嘴的东方明珠环岛主题景点(图1)和杨高南路世纪大道口的砂岩广场主题景点(图2),这两个点都地处重要的道路节点,人流和车流都很多,美化了城市面貌,展示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城市品质。

3.2 口袋公园类

口袋公园类是指周边人流量较多,面积较大的路口绿地,通过园路铺装、园林小品和休憩设施等结合植物造景,满足人群游憩、休闲需求的小型公共绿地。面积一般在500 m2以上,选址灵活,提供休憩、游览功能,市民参与度高,城市空间活力强。如耀华路长清路口口袋公园(图3)和民生路迎春路口口袋公园(图4)。

图1 东方明珠环岛主题景点

图2 砂岩广场主题景点

图3耀华路长清路口口袋公园

3.3 植物组团类

植物组团类主要是指利用植物材料结合造园的其它素材,按照园林植物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组成丰富的园林空间,创建各式的园林景色以满足人们游憩、观赏的需要。路口植物组团以植物配置造景为主,一般无进入性,突出植物观赏性。面积不等,可大可小,主要特色是层次分明、色彩丰富、四季景观明显。如浦建路杨高路口、新环南路新场大街(图5)和明月路红枫路口植物组团都各有特色,充分体现了植物造景的构图美、意境美和色彩美。

图5 新环南路新场大街植物组团

3.4 立体绿化类

立体绿化类是指针对绿地空间较小的路口、高架桥区域,采用立体绿化、彩绘、挂花等方式的立体装饰景观。一般用地规模较少,充分利用立面空间,展现立面美化装饰效果,同时也有软化硬质立面的功能,主要有立体绿墙、墙体彩绘、立体挂花、垂直绿化等。如S1华夏高架口(图6)、洲海路杨高北路口(图7)和浦东南路张扬路口等,从立面上展示了城市形象和空间艺术美感。

图6 S1华夏高架口立体绿化

4 路口景观提升的原则

4.1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

在具体设计类型及方向上,强调以人为本,便民宜

民的服务主题,引导路口提升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多做口袋公园等开放型空间,通过透绿、补绿及开放绿地提高居民的参与度,鼓励市民参与建设,提升市民满意度和幸福感。

图7 洲海路杨高北路口立体绿化

4.2 重点提升、特色鲜明

针对重点区域、重点道路设计路口,遵循“四提升”即市容市貌全面提升、科学管理全面提升、常态长效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共治共建共享水平全面提升设计原则,需着重投入提升建设工作,有针对性的提出实施方案,并加强对主题内涵的深入挖掘。路口设计需要整体感,有鲜明的主题特色,整体提升,重点深化。

4.3 品质第一、突出彩化

品质第一,注重效果,要突出现代化、国际化及城市时代特色,景观效果精致、高雅,反对低俗。遵循“四化”即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的设计原则,除了大量采用色叶乔灌木、花灌木、宿根花卉、四季草花外,可尝试应用景观覆盖物和各类砂石、小品等丰富绿地景观色彩。

4.4 控制成本、便于管养

在不同的设计类别上应以多彩植物的运用为主线,按空间大小可以设置一定的景石、坐凳及其他附属设施,但应严格控制桩景、硬质小品及假山等,以便于后期养护的投入。

5 路口景观提升的方法

5.1 工程性提升

工程性提升主要通过主题景点、口袋公园、植物组团和立体绿化等形式来实现,辅以灯光、装饰小品等。工程性提升路口景观在增设艺术装饰、增加街角艺术性、挖掘区域文化元素、打造街角标识度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如张杨路罗山路口景观(图8)和川宏路口景观(图9),都是工程性提升,通过装饰小品、景石、休闲设施等结合园路铺装,来形成很好的观赏空间和休闲空间,供市民欣赏和游憩。

5.2 养护性提升

养护性提升是养护单位在日常规范化作业和精细化管理中通过绿地整理,苗木的补缺、抽稀、调整,规范性修剪,花卉点缀,加强保洁等方式来实现。如张杨路罗山路口(图10)和世纪大道路口(图11),在原有路口的基础上,通过养护上草花的点缀、整形植物的修剪和苗木的调整,形成了一个层次分明、色彩丰富路口景观。

图8张杨路罗山路口景观

图9 川沙路川宏路口景观

6 浦东路口景观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根据调查,浦东全区共有道口5000多个,通过3年对区内近3000个路口进行了路口景观提升,其中工程性提升490个,养护措施性提升2463个,大大提升和改善了路口环境和景观效果。

浦东开发之初,由于受资金投入和观念的限制,道路建设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绿化都是以快速增绿为主,路口空间经常被忽视,其配套绿地的景观观赏、休闲游憩等功能都不同程度的缺乏,生态效果也不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亮点不够。由于道路配套绿化先天不足、品质欠佳、缺乏内涵、资金投入单价低,植物应用品种少、层次不丰富,观赏效果欠佳,文化特色不明显,路口绿化景观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

(2)活力不足。休闲游憩功能缺失,绝大多数城市道路路口功能配套缺失,缺乏便捷可达且功能完善的休闲游憩系统,无法充分满足市民需求,更无法吸引市民参与和停留。

(3)亮化不多。夜景效果普遍缺乏,浦东作为国际化城区,城市道路的夜景规划建设明显与城市地位不符,夜景环境缺失较大,亟需通过提升改造来为城市锦上添花。

7 浦东路口景观提升建设对策

为打造具有浦东特色的路口景观,完善路口休闲游憩功能,行业主管部门应明确目标、精心策划、多措并举、系统推进。

7.1 精心策划,规划引领

道路建设往往以交通功能为主,道路路口空间容易被忽视,其配套绿地的景观、休闲游憩功能缺乏整体设计,生态效果不明显,如绿化景观应用植物品种少、观赏效果不丰富、休闲游憩功能缺失等。作为行业的主管部门应该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和重要性,对路口进行调研,排摸梳理路口现状,对标城市道路路口整体风貌较好城市,深入分析思考,编制重要路口景观提升建设导则,指导路口景观提升方案的确定和有序分步的实施,着力打造有别于传统路口的全新面貌,凸显视觉效果和感受度,体现了创新卓越的国际大都市生态人文景观形象。

图10张杨路罗山路口景观

图11 张杨路世纪大道路口景观

7.2 明确目标,确定格局

总体目标是因地制宜,形成一路一景观的路口街角景观格局。明确交通门户型和商业生活型两个功能定位;遵循车行和人行两个视觉角度;突出景观和文化两个区域特色。打造可游可赏、特点鲜明、夜景雅致的路口景观,以点带线、以点及面地构建路口景观网,并以此激活浦东城市公共空间及城市活力。

7.3 集思广益,创新机制

要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实施,要集思广益,创新机制,落实责任,注重整体方案质量和投入标准。行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及时动员,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各相关部门要抓落实抓推进,特别是在经费的投入方面要多渠道、高标准;专业条线要广泛征集方案,抓技术指导;各实施单位要派出精兵强将,相互竞争,相互学习,不管是材料的比选,还是工艺的精益求精,都要充分凝聚集体智慧,发挥各自所长;整个工作要上下一盘棋,形成合力,以小尺度空间改造撬动城市大空间提升,展现出不一样的街角路口。

7.4 多措并举,加强队伍建设

通过路口景观提升建设,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更新绿化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绿化思维和生态景观理念。根据新形势绿化建设要求,通过内部挖潜、外部引进、专业培训等手段,加强建管队伍培养和人才储备,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管理人员,锻炼一批一线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在行业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

8 展望

浦东新区自从开发开放以来,绿化经历了快速增绿、景观优化、功能完善和提质增靓4个阶段,此次路口绿化景观提升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绿化经提质增优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路口绿化景观建设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网的路口景观格局,构建了道口景观网络,从而全面提升了浦东新区道路景观效果。路口景观提升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市民的感受度和参与度,充分发挥了管养部门的积极主动性,同时锻炼和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绿化人员,让绿化景观建设成果更深入人心,从而积累绿化景观提升的管养经验,提升行业管养水平。

猜你喜欢
立体绿化景观
景观别墅
朱屺瞻《绿化都市》
田园养生景观营造探讨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景观平面图》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我爱绿化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小猴栽树
平面和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