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博物馆建设
——以邮票为研究对象

2020-06-17 09:00:56苏芃芃
关键词:小型张故宫博物院邮政

苏芃芃

(天津博物馆历史研究部,天津300201)

我国的博物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主要是致力于国家级和省级博物馆的建设和文物收藏、研究,发挥博物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1978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状态发生了重大改变,开始要求更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对科学文化知识有了更多的渴望。因而促进了博物馆建设的发展,全国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博物馆和纪念馆。这些场馆因藏品丰富、学术研究水平较高、社会活动众多而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我国的博物馆也在不断开展对外交流活动,中国博物馆学会于1983年加入国际博物馆协会,西方博物馆学的理念开始影响我国博物馆的发展。地方性的博物馆也大量建造,博物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致力于全面发挥博物馆的各项功能。伴随着博物馆行业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各类博物馆和纪念馆不断出现在我国的“国家名片”上。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使邮票的设计者摆脱了许多思想上的枷锁和禁锢,激发了创造精神。本文即从邮票入手来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后的博物馆建设。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第一个登上我国“国家名片”的博物馆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辛亥革命是1911年推翻清王朝封建统治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81年10月10日,为了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邮电部发行J68《辛亥革命70周年》邮票,全套3枚,李印清设计。图案分别为“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时的肖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武昌起义后成立的湖北军政府旧址”。第三枚邮票湖北军政府旧址。旧址全称为武汉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阅马场北端,主体建筑为二层红色楼房,因此又称红楼,建于宣统元年(1909年),最初为“湖北省咨议局”大楼。红楼因武昌起义推翻了帝制被推崇为“民国之门”,旧址现已成为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的一部分。1981年10月,邮票发行时正逢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建成。馆内基本陈列包括《鄂军都督府旧址复原陈列》和《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史迹陈列》,生动再现了都督府成立初期的场景。

故宫博物院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展现了新的活力。故宫博物院成立于1925年10月10日,是故宫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藏品主要来源于明清两代宫中旧藏,涉及古书画、陶瓷、青铜器、工艺品等诸多门类。虽然故宫博物院成立很早,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只是少数历史文化研究者的专属场所,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相距甚远。改革开放后,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文物工作者积极对故宫文物进行了整理、鉴定、分类、修复,同时通过国家调拨、向社会征集和接受私人捐赠等方式,增加收藏文物数量和种类。为确保文物安全,故宫博物院不断改善库房条件、制定严格规章制度,并逐步引进现代化设备,开展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1985年,故宫博物院迎来了建院60周年。为此,故宫博物院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活动。10月10日当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建院60周年纪念大会,将庆祝活动推向高潮。为庆祝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也为配合相关活动,1985年10月10日,邮电部发行了J120《故宫博物院建院六十周年》邮票,全套4枚,设计者邵柏林。图案为“丹阙凌云”“太和晴旭”“乾坤交泰”“琼苑春晖”。邮票展现了故宫博物院在改革开放下的新貌。

沈阳故宫博物院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中心,设于沈阳故宫宫殿群中,同故宫博物院一样,是建立在宫殿遗址基础上的历史、艺术性质的博物馆。沈阳故宫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建成于皇太极时期的。清朝迁都北京后,故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后来就称为沈阳故宫。后经康熙、乾隆时期的改建、增建,形成了今日的格局面貌。它具有鲜明的满族风格和中国东北地方特色。1926年11月16日,东三省博物馆筹办处成立,沈阳故宫成为博物馆。它是东北三省首家公立博物馆。此后,沈阳故宫又经历了奉天故宫博物馆、日伪时期的“皇产”、辽宁省立民众教育馆、国立沈阳博物院、沈阳故宫陈列所等不同阶段。1981年,正式定名沈阳故宫博物院。沈阳故宫博物院以丰富而珍贵的收藏闻名世界。其藏品反映了中国明清时期生产工艺的水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改革开放后,随着沈阳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交通也越来越方便,沈阳故宫博物院对中外游客的吸引程度也越来越大。1996年,沈阳故宫博物院成立70周年,同年3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1996-3《沈阳故宫》(T)邮票,全套2枚,分别为“沈阳故宫西部建筑”“沈阳故宫东部建筑”。该套邮票由国画名家王岚、刘文斌共同设计,展现了沈阳故宫的全貌。

邮政牵涉国计民生,联系千家万户。1896年近代邮政制度在中国确立。1978年改革开放后,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邮政管理者们不断转变观念、紧跟时代步伐,邮政事业的活力得到极大释放,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群众用邮便捷性显著提高,邮政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为了庆祝中国邮政百岁诞辰,于1996年3月20日发行1996-4《中国邮政开办100周年》(J)邮票,由李庆发、姜伟杰设计,全套4枚,小型张1枚。4枚邮票的图案分别取材于大清邮政津局旧址、北京邮务管理局旧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邮政总局旧址、北京邮政枢纽的外景。小型张图案采用了8枚红印花加盖邮票。其中第1枚邮票“大清邮政津局旧址”,现为天津邮政博物馆。旧址位于天津市和平区解放北路111号,是一座2层欧洲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和中国传统砖雕工艺相结合的仿罗马式建筑物。天津是中国邮政的发源地,是邮政创办初期的业务领导和邮运组织中心,旧址便是这段历史的见证。2010年10月9日,在大清邮政津局旧址成为天津邮政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包括秦汉时期的“车辙石”、唐代的“砖画”、中国首套邮票大龙邮票等。内部展览详细生动、图文并茂,介绍了天津邮政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展示了邮政行业独特的文化魅力。天津邮政博物馆是天津地区唯一一座行业性质的博物馆,也是集邮爱好者参观学习的最佳场所和天津知名的旅游景点。4枚邮票选用了不同时期最有代表性的邮政建筑作为图案,展现了中国邮政的百年历史,形象地表现了主题。小型张图案采用了清代国家邮政开办后发行的第一套邮票——红印花加盖邮票,边饰为1896年清总理衙门奏请开办大清邮政官局的奏折片断,从另一个角度再现了中国国家邮政诞生的史实。这套邮票具有非常高的纪念意义,从发型开始就受到了集邮者的欢迎。

图1 1996-4《中国邮政开办100周年》(J)邮票,4枚邮票,1枚小型张,1996年3月20日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文化交流对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科学、经济、学术等领域的跨国交流蓬勃展开。就对外交流的各方面来说,文化交流是最容易被接受的。博物馆保存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色彩的精神财富,是文化沟通的桥梁,也是推动社会变迁与发展的力量。博物馆举办文物展,借助文物来讲中国的文化、故事、内涵,通过民间交流,就能够吸引国外的观众关注中国文化,认同中国文化,间接地为经济的交流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故宫博物院就是文化交流中的佼佼者,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其展览是研究与观赏中国文化与其他地区文化、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关系的舞台。1998年,故宫博物院因为在文化交流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而登上了我国的“国家名片”。1998年9月12日,为了促进中国与法国的文化交流和两国人民间的友谊,信息产业部和法国邮政部门联合发行了1998-20《故宫和卢浮宫(中国——法国联合发行)》(T)邮票,全套2枚。2枚邮票的主图分别是“卢浮宫”“故宫太和殿”。因为中国故宫和法国的卢浮宫作为古代建筑艺术的巅峰,分别代表了东西方两种文化,又同为世界著名博物馆,都有丰富的文物艺术品收藏,每年都要接待众多国内外游客,在发展和弘扬各自国家优秀文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被选为邮票图案。邮票图稿由法国著名的造型艺术家克劳德·安德烈奥托设计。邮票的发行,不仅是两国邮政部门合作的成果,更是两国友谊日益发展的标志,具有很好的纪念意义。

步入21世纪后,博物馆不断被赋予新的角色,其功能不断丰富和拓展,价值不断被发掘,地位日益得到提升,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同时,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相关工作,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博物馆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博物馆的数量迅猛增长,专业化趋势不断增强,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成为人们周末休闲、外出旅游的重要目的地。2002年11月9日,为了展示博物馆行业的建设成就,国家邮政局发行了2002-25《博物馆建设》(T)邮票,设计者娄玮,全套5枚。图案分别为“陕西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河南博物馆”“西藏博物馆”“天津自然博物馆”。设计者将改革开放以来由国家建造开办的最具代表性的5所博物馆作为邮票图案,突出了邮票的主题,也寓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进步。

南通博物苑,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濠南路19号,由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在1905年创办,办苑宗旨为“设为庠序学校以教,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南通博物苑建成之初分天产(自然)、历史、美术、教育四部。1906年扩建,建立了中馆、南馆、北楼和东楼。苑内有4个陈列馆,陈列文物与标本。1912年改称南通博物苑。1938年,日本侵略军占领了南通,南通博物苑沦为日军的马厩,馆藏文物大部分被损毁和掠夺。新中国成立后,博物苑才获得新生。馆内现有藏品数万件,分历史文物、民俗用品和自然标本,其中以反映地方历史的文物最具特色。2005年,南通博物苑迎来百年华诞,9月24至25日,国家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在南通联合举办了“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纪念活动,同时召开《博物馆与城市发展》高层论坛。为了庆祝南通博物苑建馆100周年,国家邮政局于2005年7月16日发行2005-14《南通博物苑》(T)邮票,全套2枚,由我国优秀美术师袁加先生设计。2枚邮票图案分别为“南馆”“中馆”,均为南通博物苑的早期建筑。邮票表现了南通博物苑重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从侧面展现了国家对博物馆事业的重视。

图2 2005-14《南通博物苑》(T)邮票,全套2枚,2005年7月16日

博物馆的形象也常常用作一些伟人纪念邮票。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在他的革命精神感召下,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2006年11月12日,为纪念孙中山诞生14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2006-28《孙中山诞生一百四十周年》(J)邮票,全套4枚,由邮票设计师兼画家阎炳武设计,邮票图案中原雕塑的作者为尹积昌、詹行宪、廖加复。邮票首发式在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馆广场举行,同日迎来中山大学82周年校庆。邮票图案分别为“孙中山故居”“中山陵”“中山纪念堂”“中山大学”。其中孙中山故居现今属孙中山纪念馆,位于南朗镇翠亨村。主楼是孙中山长兄孙眉于1892年从檀香山汇款回来由孙中山设计和主持修建的一幢砖木结构三开间两层楼房,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孙中山纪念馆位于孙中山故居西北侧,前身为孙中山故居陈列馆,于1996年进行重建,1999年11月12日落成并向观众开放。

在一些政治性题材的纪念邮票上,革命纪念馆类型的博物馆因自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依然成为邮票图案的首选。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2007年10月15日,国家邮政局发行2007-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J)邮票,全套2枚,外加1枚小型张。邮票设计者:陈幼林、王戈,小型张设计者:陈幼林、毛英智。2枚邮票图案分别为“中共‘一大’会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小型张图案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第1枚邮票“中共‘一大’会址”图案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外景和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一大”原址是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上海20年代的典型民居)。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举行。中共一大会议旧址于1951年被确认,1952年被建成纪念馆,重新按当年建筑原貌对旧址进行修复。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过程中由于受到法租界巡捕房密探的干扰,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直到闭幕。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于1959年10月正式成立,负责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的保护、开放和管理。同年,纪念馆根据当事人王会悟回忆,仿制了一艘船模型,送到北京经中共“一大”代表董必武审定认可后,按模型原样仿制而成,作为纪念,供群众参观。这艘船因而被称为“南湖红船”,成为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现停泊在南湖烟雨楼东南方向。第2枚邮票图案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会址位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的中共中央旧址,属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央工委、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1955年,河北省博物馆联合当地政府建立了西柏坡纪念馆筹备处。1958年因修建水库,中共中央旧址搬迁。西柏坡陈列展览馆于1976年10月开工,1978年5月26日纪念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30周年时与中共中央旧址同时对外开放。纪念馆的主题陈列《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系统形象地反映了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期间的革命实践活动。革命纪念馆是承载红色革命文化资源的重要场所。这套邮票展现了革命纪念馆通过红色资源的使用和宣传,来实现传承革命文化、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的重要作用。

图3 2007-29《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J)邮票,2枚邮票,1枚小型张,2007年10月15日

类型和选材相似的邮票还有2011年6月22日为了纪念建党90周年而发行2011-16《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J)邮票,包括6枚邮票和1枚小型张。6枚邮票分别为“开天辟地”“烽火岁月”“执政创业”“改革大潮”“世纪跨越”“科学发展”。小型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邮品由我国著名的邮票设计家郝旭东设计。6枚邮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建党90年间经历的6个重要阶段,体现了全国人民对党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小型张主色调和风格均与邮票相同。其中第一枚邮票“开天辟地”,前景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会址纪念馆。

革命纪念馆一般都是为了专门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而设立,建造地点大都是事件的发生地和伟人的故居。比一般的博物馆主题更加突出,在接待游客时更容易发挥自身在宣传教育方面的优势,能有效配合红色旅游的要求。为配合全国红色旅游宣传,2012年6月30日,中国邮政发行2012-14《红色足迹》(T)邮票。全套6枚。图案分别为“井冈山”“瑞金”“遵义”“会宁”“延安”“西柏坡”,展现了6处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的纪念地。设计者为著名邮票雕刻师、画家阎炳武。其中,第3枚邮票和第6枚邮票分别为革命纪念馆管辖的革命圣地。第3枚邮票“遵义”,图案为遵义会议会址外景。会址现属遵义会议纪念馆。第6枚邮票“西柏坡”,图案为西柏坡纪念馆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会址”。该套特种邮票的发行大大提高了革命圣地的知名度,推动了红色旅游的发展。

中国国家博物馆简称国博,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东西相对称,是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它的前身可追溯至1912年成立的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经2003年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合并组建而成。2012年是中国国家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为了配合相关庆祝活动,2012年7月8日中国邮政发行2012-16《国家博物馆》(T)邮票,全套两枚。设计者李昕、李群。这套邮票采用票中票设计,原票为特63《殷代铜器》邮票,图案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镇馆之宝四羊方尊和后母戊鼎。

遵义会议纪念馆曾多次登上“国家名片”。2015年1月15日,适逢遵义会议召开8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了2015-3《遵义会议八十周年》(J)邮票,全套2枚,分别为“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设计者沈尧伊。图案分别取材于遵义会议会址外景和著名画家沈尧伊的油画作品《遵义会议》。邮票以细腻的手法,肃穆凝重的色调,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历史环境,深刻揭示了它的重大意义,堪称政治性题材纪念邮票的经典。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2015年9月3日是我国首个法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当天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这是中国首次在10月1日国庆节以外的日子举行阅兵式。为了配合阅兵式的举行和相关纪念活动,中国邮政于9月3日发行2015-2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J)邮票,包括13枚邮票,1枚小型张,设计者李晨。图案取材于2014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以各抗战纪念馆为主题画面,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英勇、顽强、不畏牺牲的精神,宣传了抗日烈士的英雄事迹,促进了抗战历史的深入研究。13枚邮票依次为:(1)“九·一八”历史博物馆;(2)东北烈士纪念馆;(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4)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5)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6)台儿庄大战纪念馆;(7)延安革命纪念馆;(8)八路军总部旧址纪念馆;(9)百团大战纪念馆;(10)平型关大捷纪念馆;(11)冉庄地道战纪念馆;(12)新四军纪念馆;(13)滇西抗战纪念馆。整套邮票采用凝重的黑白色调,突出了肃穆庄严的氛围,契合了主题。小型张设计者于雪,摄影者李炎,雕塑原作者潘鹤、梁明诚,画面为《大刀进行曲》雕塑,搭配长城、红绸、和平鸽等元素,以红、白、灰为主色调,色彩反差强烈,视觉上具有冲击力,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的巨大牺牲和卓越贡献,与邮票主题相互呼应,形成统一的整体。邮票和小型张的发行题材重大,意义非凡,提醒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图4 2015-20《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J)邮票,包括13枚邮票,1枚小型张,2015年9月3日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故宫的参观人数有增无减,人们对故宫的热情长盛不衰。2015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为此,故宫博物院在当年陆续举办了一系列精彩展览,其中包括著名的“石渠宝笈特展”。这些展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为观众提供了丰富、深刻的文化盛宴,大大高了故宫的知名度,标志着故宫博物院从“首都景点”成功变身为“文化地标”。为纪念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中国邮政于2015年10月10日院庆当天发行2015-21《故宫博物院》(T)邮票,全套4枚。设计者王虎鸣、冯辉。4枚邮票为:“午门白玉镂雕龙凤璧”“太和殿水鼎”“角楼清明上河图”“乾清门青花釉里红开光镂花盖罐”。这套邮票延续了1985年发行的J120《故宫博物院建院60周年》邮票的选材思路,仍以故宫建筑为主图,表现了故宫建筑的宏伟、庄严。邮票的附票表现了故宫博物院中最有代表性的4件镇馆之宝,展现了故宫丰富的馆藏及其在文物保护方面的重要地位。

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在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把文化艺术事业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投入更多社会资源,按照文化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保持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努力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进入21世纪后,民族地区各级文化部门在党的领导下,在全国各地的支援帮助下,继续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全面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水平,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当地的博物馆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族博物馆顺理成章地登上了我国的邮票。2018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为表庆祝,2018年10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2018-29《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J)邮票,全套3枚。分别为“和谐家园”“开放门户”“生态福地”。设计者殷会利、叶宝岩。第1枚“和谐家园”前景为广西民族博物馆主楼。邮票的发行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广西民族团结、边疆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现实,表达了广西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迈进新时代,迎接美好未来的期待。

这些邮票展示了改革开放40年来党和政府在文化建设方面的决心和努力,以及取得的进步,也从侧面体现了博物馆和纪念馆在保护古建筑、收藏文物、普及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表达了新世纪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事业创新性发展的期待。这些邮票均由名家设计,采用先进工艺印制,富有艺术性和纪念性,在发行后一直受到收藏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升值潜力。

猜你喜欢
小型张故宫博物院邮政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邮票16日发行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散文诗(2021年18期)2021-10-08 09:56:58
邮政农品
时代邮刊(2021年8期)2021-07-21 07:52:24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六站(上)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五站(下)
《漫话国宝·故宫博物院》第四站(下)
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礼物
邮政进化史
科学启蒙(2016年7期)2016-08-06 17:07:35
《荷花》小型张邮票印刷特征
东方收藏(2016年12期)2016-06-10 20:39:51
阳高京杏 邮政极速鲜专供
21世纪(2016年12期)2016-05-18 03: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