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徐 婷
(沈阳化工大学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辽宁 沈阳 100142)
我国老龄化问题已十分严重,老龄人口众多且老龄化速度很快,特别是辽宁省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根据2020年4月14日沈阳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末,在辽宁省全市户籍人口总量中,60岁以上人口有193.4万人,同比增加6万人,逼近200万大关,占全市总人口的25.57%,同比上升0.45个百分点。①根据国际标准,此项占比超过10%既为老龄化社会,而辽宁已步入深度老龄化。从人口老龄化程度来看,辽宁省14个市的老年人口占比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该发展顺序是从物质需求到精神需求依次上升,但并不是说只有物质需求满足后,精神需求才会出现。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指出“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这表明对于老年的生活质量的关注,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精神方面同样重要。社会应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精神文化食粮,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是耸立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对彰武县Y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研究,分析其现状和影响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
辽宁省发布的《关于支持15个重点贫困县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行动计划》中,彰武县是其中15个重点贫困县之一。Y村位于彰武县,全村共计538户,1960人,有将近1/4的老年人,60至70岁老人150人,70岁以上人口321人。
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辅之面对面的访谈。访谈内容分为基本信息和精神文化需求两项,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等。本次调研分三个小组,分别前往彰武县Y村的于东屯、于西屯、姜家屯、马架子屯、张家屯、高家屯、孟家屯、布敦花屯、周家堡屯9个自然组展开调研,调研对象有五保户、低保户、党员户以及退伍老兵等不同群体,共填写28份调查问卷,调查家庭涵盖了贫困家庭、中等收入家庭和相对富裕家庭三大类。通过调查,把握当下辽宁省贫困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找出其问题及影响因素,探索解决对策,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图1 受访对象家庭收图来源
根据图1所示,y村老年人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农业生产和子女赡养,养殖和外出务工占少数。
图2 家庭月消费支出占比
图3 家庭月平均收入占比
从图2和图3来看,家庭月平均收入和月消费情况总体上收支平衡,一般家庭的基本日常生活开销为主要支出,而部分因病致贫的家庭医疗花费为其主要支出。
社会保障方面,农民在种植方面的补贴政策有粮食补贴、玉米种植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入户调研中涉及的服务对象目前只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医保,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社会保障,因此部分老年人认为家庭最需要得到社会保障的是最低生活保障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医疗条件方面,Y村有诊所,但是诊所里面没有医生,因此村民无法在村里就医,甚至有的村民并不知道诊所的存在(见表1)。调研对象中,71.43%的老年人认为医疗卫生方面有部分保障(医疗资源主要由乡镇提供),17.85%的老年人并不清楚村内医疗卫生保障状况。
表1 老年人对医疗卫生保障的满意度
村中老年人反应,由于医疗卫生保障不足,就医需要到镇上的医院就诊,诊所和卫生室的收费偏高,包括镇上的和市里的医院的收费也超出他们的可接受范围。
表2 老年人对医疗保险范围的了解
此外,村中63.16%的老年人对于在全国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不了解,因而也不知道新农合可以报销什么范围内的疾病。57.89%的老年人认为现在就医还是看病难看病贵,认为目前乡镇医院需要改善的是医疗设备与医生技术水平以及医药品种。有42.11%的老年人则认为医疗条件有所改善(见表2)。
村内的文化状况方面,村内组织的文化体育活动次数为0,虽然具备一定的文化娱乐场所,如图书馆、活动广场、篮球场等,但是有些老年人并不知道文化娱乐场所的存在,且大部分老年人的业余文化生活以看电视、听广播为主,只有几个老年人会跳广场舞。
在文化建设对生活的影响方面,根据表3来看,68.42%的老年人认为文化建设对生活并没有产生影响,只有31.58%的老年人认为文化建设对生活产生一定影响。
表3 老年人认为文化建设对生活的影响
在村民社会参与度和社会活动参与状况来看,村委会组织的活动较少,有时一月一次,活动类型多为政策宣讲,而相关的互动活动次数为0。几乎所有被调研对象对于镇上或者其他地区组织的活动持无所谓的态度,几乎很少参加,甚至村里和村外的各项活动也只是偶尔参与。
以下几点因素的存在,使贫困县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面临困境。
比较性的需求指社区居民或服务对象将所得到的服务与其他类似社区进行比较而产生的需求。有的需求是对比出来的,因为贫困村老年人与城市老年人相比,没有体验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当问他们愿不愿意村上多举行一点文娱活动,如秧歌大会、歌唱大赛等,他们说可以举办,但是自己不会参加。因为老年人没有去关注文化建设和文化生活,觉得即使没有这些活动也无所谓,导致参加活动不积极。每天的生活依旧是按步照搬,辛苦劳作,操持家务,是对生计的追求,没有想过精神上的需求。尽管村里不常举行活动,但是老人几乎没有参与过。
1. 亲情
案例一:轩大叔和董大姨一家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致贫。轩大叔患有脑血栓、风湿病等多种疾病,卧床不起,董阿姨也因骑车摔倒,无钱医治导致面部部分神经坏死。全家年收入一万左右,但因轩大叔的脑血栓需要药物治疗,一年至少两次,一年下来的积蓄几乎为0,家里种了玉米,但主要劳动力只有董大姨一人承担,村委会发了五只羊,但羊的品种与自家买的羊差距大,不易长大,无力支撑家庭的基本生活以及昂贵的医药费。老两口有一个儿子在外打工,至今没有对象。这年迈的夫妻因病痛折磨,精神状态十分低落,儿子长期不能相伴在旁,孤独感愈加强烈。他们都明确表示希望儿子能回到自己身边,但是也知道,儿子不外出打工,医药费如何解决?儿子的终身大事又如何解决?在这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病痛折磨着他们的肉体,孤独、空虚、寂寞侵蚀着他们的精神。在家庭不能满足他们精神需要的情况下,借助外部措施填补老年人精神生活的缺口就尤为重要。
我国目前还是以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为主,老年人对家庭成员十分重视,老人的配偶和儿女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儿孙绕膝是他们的精神追求。一般来说,经济条件好的地区,子女就近工作,能常回家看望父母。贫困县老年人大多独自或与老伴居住,为改善家庭经济现状,有些老年人的子女选择外出打工,就业地点相对较远,常年不在老人身边,子女只对老人进行物质方面的赡养,很少打电话与父母交流。有些老年人的子女成家后就搬离父母家,不想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新修的房子离父母家有一定距离,很少回家看望老人。子女对于老年人精神慰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人不能和子女住在一起,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没有倾诉对象,不能和他们常沟通,老年人就很容易丧失生活目标,会感到愈加惆怅、孤寂、压抑,没有情感寄托,也不利于身心健康。[1]
2.身体状况
走访的老年人中,大多数都身患疾病。很多人是因病致贫,每天都要吃药。因为身体原因,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的出行,所以外出娱乐对于他们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3.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是影响人精神满足感的重要因素之一。[2]因为他们几十年来都生活在这个小乡村,加上当时所处的时代,家家都不富裕,没有钱供他们上学,无法接受教育,因此Y村老年人普遍只有小学文化水平,还有很多不识字的老人。高学历的老年人可以通过看书、看报、上网等活动,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而低学历的老人无法通过文字提升精神境界。
4.经济
Y村是典型农业种植村,该村主要经济支撑就是农作物种植,村民的经济来源种类少,缺乏资金是影响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因素。因为调查对象常年居住在贫困村,老人中大部分物质生活比较困难。物质生活的贫困,严重影响老人心理状态。[3]
5.劳动量
因为子女不与自己住一起,他们有的外出打工,有的成家后搬出去住,家里的农活很大程度上是老人自己做,家务活也是自己干。特别是子女外出打工的,有的老人还得照顾孙辈,小孩子活泼好动,更是得集中注意力,磕着碰着都不好给儿女交代。因此对老年人来说是身体与心理两方面的压力。
6.重视度
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重视。村长、书记等农村公务人员更多的是关注村民物质层面的问题,各类文化活动被忽视,活动的开展也没有持续性。
7.时间
一方面因为种植,按照农业播种到收获,村民夏日相对较清闲,因此村里的活动几乎都集中在夏季。另一方面沈阳气候因素导致冬季寒冷,户外温度很低,若无事,村民们普遍不出门。
8.设施条件
距离、场地和道路等原因限制了村民的文娱生活。第一,距离问题。于家村村部有一个小广场,夏天的时候会有村民来这里扭秧歌。但是村民的家离村部有一定距离,村民即使知道村部的小广场修建得还不错,很多人也不愿意前往。另一个娱乐项目就是篮球赛。同样也是很大程度上集中在夏天举行,很多村民即使知道也不愿意去参加。第二,场地问题。没有室内运动场所,没有给冬季运动提供基础设施条件。第三,道路问题。由于村子是划分为了11个自然组,因此组内村民的交往相对较多,而组与组之间村民的交往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组与组之间的距离较远,村民互相来往不便。且组与组之间目前以土路为主,全村境内设计里程为13.2公里,现在还有8.9公里没有修建,特别是宝德城、高皮家、周家、布敦花、张家几个自然组情况较为严重,且仅村部所在地有路灯照明,严重影响村民出行。
传统的养老模式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已存在很多弊端,我国应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与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购买老年人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由专业人士从专业角度出发,合理配置资源,提升老年人精神文化品质。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转换思想
老年人需摒弃一些陈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加强对自身的认识。老年人自身与家人和谐相处,多为子女考虑,懂得换位思考,积极接纳,处理好“婆媳关系”等常见家庭问题,才能在家中生活舒心。
2.转变心态
老年人需改变自己的心态及观念。老年人应选择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以自信的姿态与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生活中,积极参与村里组织的活动。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加入团体活动,展现自身魅力,能提升自信心,与人们更好地相处、协作,实现自我价值。
3.提升自信
文化自信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党的报告中也强调了文化自信,文化创新,全民参与。因此老年人要加强学习动力,不断挖掘自身潜能,努力了解、学习新事务,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与时俱进,积极主动追求高层次的精神生活,以适应日新月异的高科技时代。享受学习的乐趣,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提升生活品质,这是高质量的精神食量。
家庭成员的支持、鼓励为老年人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巨大的动力。首先,家庭成员要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子女提高回家看望父母的频次,增加两代人的沟通,并更新养老观念,知晓现代社会老年人已经不再满足于物质养老,理解老年人想要追求精神层次的满足的需求。其次,子女若不能回家看望老人,可以通过手机增强联系。指导父母使用智能手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互动。在互联网技术爆炸的时代,老年人学会智能手机的使用,还可以提升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最后,家庭成员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在活动中发挥所长,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丰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
1.开设相应的专业
高校可以开设社会工作专业,进行老人精神关爱服务的理论研究,从生理和心理层面出发转变老年人的不良观念,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状态。培养专业的老年人心理咨询师,打开老人心结,调整心态,走出家门,参与到乡村活动中,拓宽人际交往圈,培养兴趣爱好,丰富自己的休闲时光。
2.组建专门的团队
为确保服务的针对性,服务人群不只是老年人,还有他们的子女,鼓励子女多与父母交流、沟通,通过专业活动让子女多站在父母的角度思考问题,依靠亲情化解老年人的孤独感与疏离感。
3.建立志愿者队伍
根据志愿者的特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同时鼓励同校或跨校组织跨学科交流,使其它专业的学生了解到社工这一专业,了解到为老服务这一领域,并且不同专业的学生针对同个问题进行学术交流,可以为践行农村养老提供多个角度的方案。
1.基础设施建设
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惠民设施,可以效仿其他农村地区创建“农村文化大院”“乡镇文化站”“乡村大舞台”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以达到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目标。一方面,建设室内活动场地,为冬季运动提供活动场所。另一方面,建设户外活动场所,缩短老年人前往运动场地健身的距离。经过走访观察,每家每户的庭院都较宽敞,每个屯可以在其中一个老人的庭院建立一个活动站点,身体条件较好的老人可以定时去站点活动。
2.购买社工服务
政府将老人精神关爱服务体系纳入财政预算。通过政策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到老年人精神关爱服务中。如购买社工服务,社工可以从文体服务方面入手,老年文体服务可以分为文化活动、体育健身这两个模块。其一,文体活动。要全面贯彻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引导文化工作者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农村开展符合老年人身心特点的文体演出,如具有乡村特色的演出秧歌舞。社工联系相关企业,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开发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老年文体产品,鼓励老年人购买使用。其二,体育健身。因为老人在农村从事种植,运动量已经达标,但是单一重复性动作造成老人身体局部出现问题。可以开展“手指操”活动,锻炼手指的灵活性;理疗瑜伽或者阴瑜伽动作简单,节奏缓慢,可以达到平稳促进老人强身健体的目的。社工可以组织成立老年人社团。每个村在每个屯中成立老年人社团,每个屯中老年人自荐再民主投票选出社长,负责组织每个屯的文化娱乐活动。社长牵头,组织自己所在屯的老人开展活动,如听书会、秧歌舞、手工剪纸等,农闲时一起聚在一起聊聊天,运动锻炼。鼓励老人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促进老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进行心理疏导,以改变老年人自身的消极观念,拥有自己的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社长可以带领社团成员去因身体不适不方便出门的老人家中开展活动,当老人培养出兴趣爱好,在家也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事,老人就可以使自身保持内心的平和,精神上感到满足,最终达到老年人社团持续发展的目标。
3.政策体系支持
使老年人的精神保障得到满足,需在社会参与和情感支持两方面入手。第一,完善老年人社会支持体系,健全老年精神关爱服务人员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确保服务的质量。对于现有的社会工作者们,应多开展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职业认同感,并鼓励他们进行资格考试,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让社会工作者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更好地运用专业的方法开展服务。第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宣传部门为首的多个部门加强宣传力度。[4]一方面,倡导孝道文化。通过对中国传统爱老、尊老、敬老文化的宣传,营造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增强子女孝敬老人的意识,强化精神赡养的意识,认识亲情关爱的重要性。子女常回家陪伴老人,若现实条件不能做到常回家,就多打电话与父母交流,让老年人有精神寄托。家庭成员首先应肯定老年人隔代教养为家庭作出的贡献,还需减轻老人的重担,在老年人应颐养天年的时段,由老人完成孙辈的抚养,对老年人来说也是一种负担。另一方面,注重文化传播。可以为老年人解读与他们息息相关的政策,养成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了解国家对他们的关怀。例如:为何每个村的老年人必须参加新农合?大病保险的保障范围是多少?让老年人明白政府部门这些工作的目的和老年人自己能享受到的待遇,当自己遇到困境时,知道能找何人帮助,才能坦然地面对生活。还可以加强农村图书室的建立,设置听书室,让不会识字的老年人也能受到文化熏陶。[5]
本文通过深入贫困县调研,发现辽宁省贫困县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缺失的现状,因为农村老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是农村社区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加强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建设尤为必要,在此基础上分析贫困县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缺失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这需要个人、家庭、高校和整个社会共同担负此责任。
注释:
①赵艳霞.我市老龄化程度加剧 18-34岁劳动力规模缩减[EB/OL].(2020-04-14)[2020-05-15] 沈阳市统计局, http://tjj.shenyang.gov.cn/html/SYTJJ/156203362189824/15620336389223/15620336389223/621898240635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