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敏 杜雪琴 许芷菲 余静**
(1.江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南昌 330004;2.江西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 南昌 330004)
中医儿科学是中医学中重要分支,在古代医家长期的治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并有多部儿科著作,如《颅囟经》《小儿药证直诀》。中医儿科走出国门,为各国儿童医疗保健服务将成为必然趋势。中医儿科病名作为中医名词术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的规范化对促进中医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和推动中医对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
选取《中医病症分类与代码》中56 个儿科病名为研究对象。现代翻译理论表明两种语言词汇单位之间的语义对应情况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即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和不对应。中医英译中原语与译入语的语义对应情况也大致如此。依此,根据标准中对病名的语义解释将56 个病名分为完全对应、部分对应和不对应三大类,对各类病名在三部不同翻译标准中的翻译进行对比研究,三部标准分别为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10 年颁布的《中医药学名词术语》[2]、世界卫生组织(WHO)亚太西区2007 年颁布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3]、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所主持制定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4],以下分别简称标准①、②、③。
2.1 完全对应 尽管不同的语言称呼不同,但疾病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中西医在疾病名称方面存在完全对应的情况。在本文的研究对象中完全对应的病名如下。
表1 完全对应的病名比较
表1 显示,在涉及中西医病名语义完全对照的情况下,三部标准基本上采用借用西医词汇的方法,符合中医翻译的“自然性原则”[5],即英语翻译的中医名词术语是译入语中自然的对应语。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如:痄腮:mumps,小儿泄泻病:infantile diarrhea,鹅口疮:thrush 等。借用西医词汇翻译中医名词术语可以减少英语国家学习者因为语言差异引起的语言交流障碍,拉近中西方文化的距离。借用西医词汇有其优越性也有其局限性,不可一味地借用西医词汇,如果使用不当,没有完全表达中医的内涵,将会造成误解,将不利于中医的传播,甚至导致误治等严重后果。以“胎黄”为例,中医“胎黄”对应西医的“新生儿黄疸”[6],标准③中将“胎黄”翻译成fetal jaundice,fetal 的意思是指“胎儿的”,笔者认为将“胎黄”翻译成“fetal jaundice”容易造成误解,建议译成“neonatal jaundice”。
从表1 可以看出,一部分病名在三部标准中没有对应的翻译,存在空缺,如:赤游丹病,小儿疫毒痢病等。对同一疾病,三部标准中翻译不统一,以“脐风”为例标准①②③分别译为tetanus neonatorum,umbilical wind 和neonatal tetanus。 脐风对应对应现代医学中的新生儿破伤风。标准②中将其译为umbilical wind,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体现了民族性的原则,但此种翻译可能导致诊疗的不便甚至误解。鉴于脐风即新生儿破伤风,此处建议译为neonatal tetanus。减少交流中的阻碍,拉近两种文化的距离,便于诊疗。
表1 显示,标准①中采用了借用西医词汇的方法,将“软脚瘟病”翻译为“pestilence with flaccid leg”,运用了直译的方法。软脚瘟病即西医脊髓灰质炎,故建议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将其译为poliomyelitis。
2.2 部分对应 部分对应指英语词语和汉语词语在意思上不完全对等。本文研究中,部分对应的病名如下:
表2 部分对应的病名比较
表2 显示:三个标准基本上采用了借用西医词汇的方法。如:急惊风:acute infantile convulsion,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以抽搐、神昏为特征的症候,起病急暴,属阳属实者,统称急惊风。惊风之证相当于西医的小儿惊厥。三个标准将急惊风译为acute infantile convulsion,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借用西医词汇惊厥convulsion。解颅是以头颅增大,囟门和颅缝开解为主要表现的小儿疾病,相当于西医学所指先天或后天性脑积水,标准③中将“”译为:“ununited skull(hydrocephalus)”采用“双译法”[7]:中医病名在前,西医病名加括号,置于西医病名之后。此种方法既保留了中医的特色,也便于西方学习者了解中医文化的内涵,既符合民族性原则又符合自然性原则。双译法对中医在英语国家中争取合法地位,纳入医保范围,改变处于替代疗法的地位,逐步进入主流医疗体系起到促进作用[8]。小儿癌病和小儿瘤病在三个标准中均没有对应的翻译,再次体现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收录不全。
2.3 不对应由于社会文化的差异,两种语言中一种语言词汇在另一种语言中既没有完全对应的等值物,也没有部分对应的等值物,形成了词义的空缺。
表3 不对应的病名比较
西医对于疾病的诊断有明确的诊断指标,主要借助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检查做出对疾病准确的判断。中医的部分疾病,达不到西医疾病诊断的标准。如:小儿汗病[6]:不正常出汗的一种病症,即小儿在安静状态下,日常环境中,全身或局部出汗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小儿汗病,多属西医学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维生素D 缺乏性佝偻病及结核感染以多汗为主症。“小儿汗病”只是西医学中诊断疾病的症状,没有与之对应的西医病名。有些学者[9]认为,在翻译中医特有的病名术语时可以采用音译、音译+释义的方法,术语的释义可以通过配套词典进行解释。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病名术语都适合采用英译的方法。广泛使用音译的方法会增加理解的难度,阻碍中医文化的传播。
结果:标准①中共收录44 条病名英译,占73.2%,标准②中共收录病名英译26 条,占46.4%,标准③中共收录病名英译29 条,占51.8%。标准①对大部分中医儿科病名给出了相应翻译,但病名术语翻译还存在空缺,如:赤游丹病,奶疹病,风痧病等。标准②收录不过半。对同一病名三部标准均给出翻译的仅16 条。
本文选取三部标准是国内具有权威和代表性的标准,通过比较三部标准,发现儿科病名英译存在收录不全的问题,标准②中收录不过半,儿科病名英译存在较大空缺,如:赤游丹病,奶疹病,风痧病等。部分病名翻译不一致,三部标准中对同一病名均给出翻译的仅16 条,翻译完全一致的仅10 条,儿科术语标准化任重而道远。标准③中将“胎黄”错译为fetal jaundice,此种译法会导致误诊等严重后果。
通过上文中医儿科病名术语对比分析,笔者对中医儿科术语英译的思考如下:中医儿科病名术语的翻译并不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对于完全对应的中西医病名,可采用借用西医归化的翻译策略,对于中医特有的病名术语可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运用音译的翻译方法。中医儿科术语的翻译既要反应中医儿科的本义,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表达习惯。中医是系统的学科,包括临床各科,临床医生作为中医对外传播的重要部分,术语规范化应该涵盖临床各科,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