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50+”外来务工者社会保护研究

2020-06-16 00:44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务工者被访者苏州市

徐 倩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1 背景及研究意义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发展大计,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进一步加剧,劳动力老龄化将成为长期趋势,接近退休或已经处于退休年纪的外来务工者成为城市中不可忽视的群体。针对这部分人群建立全面、可及的社会保护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可忽视的一环。

近十年来,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内快速城镇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社会形态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交通的发达,打破了城市间流动的地域限制;不同地区产业结构差异造成对劳动力需求的差异,促进了不同类型劳动力的城市间流动。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劳动力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国家统计局《2017年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中,首次为“50岁以上农民工”群体建立单独的板块,报告中指出“受农村人口结构变化、各年龄段特别是50岁以上农村非农劳动参与程度提高、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增加的影响,农民工平均年龄不断提高,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提高较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8年50岁以上农民工占总数的22.4%,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人数达6 459万。[1]2013-2018年全国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如图1所示,5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可以预见,劳动力老化将是一个长期趋势,而老年打工族作为一个群体将长期存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外来务工者进入城市工作和生活。国家卫计委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6》中指出,“十三五”期间,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流动人口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这些外来务工者由于技能单一、文化水平不高,相当一部分以打短工为主,且经常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收入较低且不稳定。[2]作为流入地的城市对这部分人群并没有提供和城市居民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这部分人群也未被纳入城市扶贫工作的视野,导致大量处于边缘性地位的外来务工者成为了城市贫困人口的主要群体。[3]与此同时,50岁以上外来务工群体数量持续攀升,这一群体中,有年轻时就来城市打拼、但户籍一直没有迁过来的;有年纪稍长来城市谋生计的;也有跟随孩子过来帮忙照顾孙辈的。这一群体中,有掌握一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有处在工厂流水线的中端劳动者,但更多的是从事保洁、保安、护工等基础岗位,或者从事非正规就业的底层农民工。50岁以上外来务工者的生存现状和社会保护状况如何?他们能和市民享有同等的城市生活待遇吗?他们在城市的生活满意度如何?他们未来到何处养老?这些问题便是本研究的核心议题。

2 样本选取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苏州正在成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近十年来不断吸引外商投资,再加上苏州宜居的城市环境,外来务工人口相应增多,苏州已经成为全国第二大移民城市。根据苏州市统计局数据,截至2018年末,苏州市常住人口1 072.17万,其中非户籍人口达368.62万,外来人口比重已经超过1/3。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依托国家发展战略,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始终保持着强劲的经济增长势头;近十年来,苏州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为企业创造出良好的创业环境,加上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较大,由此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4]因此选取苏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具有典型意义。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以苏州市六个区为调研区域,分别为姑苏区、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工业园区、吴江区。2018年11月组建了12人的调查团队,涵盖社会保障、社会学、社会工作三个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成员2人一组,负责一个区域,每个区域完成50份问卷的发放量。采用配额抽样和随机访谈的方式,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发放。在调查过程中实行偶遇抽样,由调查员在商业闹市区、农贸市场、车站、劳务市场、建筑工地等场所进行,并尽量接触不同类型的外来务工人员。问卷采用被访者回答、访问员代为填写的方式,累计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46份,回收有效率为82%。

3 苏州市“50+”外来务工者现状扫描

3.1 基本情况

3.1.1 性别比例

样本中男性数量为159,占比64.6%;女性数量为87,占比为35.4%。这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的数据基本吻合——“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5.2%,女性占34.8%,其中,外出农民工中女性占比为30.8%,男性占比为69.2%”。

3.1.2 年龄结构

246份有效样本中,打工者年龄均在50岁以上,均值为55.5,极大值为72,其中50~55岁占比最高,达到58.5%,随着年龄递增,人数呈现递减的趋势。50岁以上的外出务工者大部分接近退休年龄,超出退休年龄的老龄务工者占比相对较少。

3.1.3 户口籍贯

样本中农村户口215份,占比87.4%;非农户口31份,占比12.6%。32.1%的外来人口籍贯所在地为江苏省内其他地区,外省人口的籍贯多为安徽、河南、山东等地。由此可见:苏州市流入人口以省内和周边省份为主。就江苏省内而言,流入人口的户口所在地以苏北为主,苏中次之,苏南则没有。这一调查结果也与国家卫健委《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8》中的数据相吻合,报告指出,各城市群省际流动人口主要来源地包括两类:一类是河南、安徽和四川等劳动力大省;其次是周边省份。

3.1.4 教育程度

被访者的识字率达到83.3%,只读到小学的占比最多,达到37.8%,人数随学历增高呈递减趋势,高等教育接受率仅为0.8%。这反映了50岁以上外来务工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但文盲较少。

3.1.5 行业类别

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男女人数比例较大,男性达到45.9%,女性36.8%。男性从事行业类别前三分别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45.9%),建筑业(23.3%),住宿和餐饮业(11.9%);女性从事行业类别前三分别是: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36.8%),住宿和餐饮业(29.9%),批发零售业(23.0%)。50岁以上外来务工者从事的主要有保洁、保安、保姆、环卫等居民服务行业,建筑工是体力尚好、肯吃苦的男性高龄务工者的不二选择,女性则偏向于选择市内的、风险相对较小的、对体力要求不是很高的餐厅洗碗工。

3.1.6 来苏年限

半数以上的人来苏州的年限在5年以内,在苏州20年以上的样本仅占2%。这说明外来务工者的流动性很强,从事的工作具有临时性、短期性的特点。比如说建筑工地的小工,他们在一座城市的停留时间取决于工程的工期,工程结束就跟随包工头或者老乡辗转于各个城市。因此建筑工地的绝大多数外来务工者,停留苏州的时间不超过一年。他们的生活圈以工地为中心,与单位外的人群很少接触。

3.1.7 老家资源

外来务工者的老家大部分有房屋(宅基地)、承包地、口粮田、自留地等资源,老家“什么都没有的”仅占4.1%。土地是家庭的自然资本,老家的资源是外出打工的人回归家乡的推力。

3.2 社会保障

3.2.1 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被访者中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84.6%和91.1%。参保类型为新农保和新农合的占75%以上,90%以上的外来务工者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参保地是户籍所在地。这反映了新农保、新农合在我国农村地区已经接近全面覆盖的水平,近90%的50岁以上外来务工者无用人单位或者用人单位没有为其缴纳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这些人员自主缴纳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普遍将投保地选在家乡,这也将成为他们回归家乡的推力。

3.2.2 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

被访者中仅有22.4%的人参加了工伤保险,58.9%的人单位没有为其投保工伤保险。24.8%的被访者购买了意外伤害保险,其中雇主购买的占比77%。一方面反映了受访者及其雇主的风险意识较弱;另一方面,50岁以上的外来务工者从事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制造业等行业的比例在25%左右,这与参加工伤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的人数比相吻合,说明从事体力要求高、风险系数相对较高行业的人员的工伤防范相对到位。

3.3 健康保护

27.6%的受访者表示生病后直接去医院,44.3%的人选择直接吃药,21.5%的人选择去小诊所,剩下6.1%的人表示什么都不做,休息休息等身体自愈。66.3%的人医疗费用完全自己承担,30.9%的人能享受一部分的医保报销。对于医疗费用的评价,普遍认为比较贵,接近一半的人认为太贵。对于医疗水平的评价,普遍认为水平较高,超过一半的人选择了“比较好”或者“非常好”。

3.4 住房保护

超过一半的被访者在苏州租房住;22.4%的人有自住房,这部分人大多数是跟随子女来到苏州,和子女居住在一起;17.1%的人住在单位提供的宿舍;5.3%的人住在工棚,这部分人以建筑工为主。每月无住房支出的人占47.6%,这部分人与非租房的人群相吻合;住房支出集中在每月500~1000元档次的,占比26%;其次是500元以下,占比13.8%。住房满意度评价中,“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分别占比39%和19.1%,“一般”占24%,“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分别占比10.2%和7.3%。

3.5 劳动保护

关于外来务工者每天的工作时间,35%的受访者在8~10小时,27.2%的被访者在10~12小时,20.7%的被访者在8小时以内,16.7%的被访者在12小时以上;最近一个月的休息时间少于4天者占比达到45.5%。50岁以上外来务工者的工作时间普遍超长,这和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5)全国数据分析结果一致。平均每月收入集中在2 000~4 000元之间,而苏州市2018年求职平均薪酬已经达到7 213元,50岁以上外来务工者的平均月收入远低于苏州市平均水平。受访对象中有47人(19.1%)从事灵活就业,无固定的雇主或自主经营。在剩下的有固定雇主的受访对象中,与工作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占53.3%。超过一半的被访者来苏州以后有过工作变动,且变动次数在3次以上的达到12.6%,这说明外来务工者的工作具有临时性、不稳定性。

8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可以和单位同岗位本地员工获得同等的工资以及福利待遇,受访者反映工资待遇的高低与个人的技能、资历有关,和是不是本地人关系不大。但是在单位管理人员或者城市管理人员对待外地人的态度上来说,11.4%的人认为还不能做到一视同仁。16.7%的人表示不清楚,这和有些岗位接触不到本地人有关。比如说建筑工人,他们的工友都是外地人,且他们工作、生活的圈子十分狭小,根本接触不到本地人。

3.6 城市融入

3.6.1 人际交往

在“您在苏州得到过哪些群体的帮助”一问中,70.1%的人有选择家人或亲戚,57.8%的人选择了朋友或老乡。外来务工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由正式系统和非正式系统组成。非正式系统的主体包括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非政府组织、社工和志愿者等。调查显示,构成血缘关系的家人、亲戚成了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帮助最主要的群体,其次是构成地缘关系的老乡,再次是构成业缘关系的同事。而非正式支持系统中的志愿者,则仅占0.5%,发挥的作用微乎其微。由街道办等政府机构提供的帮助占比6.2%,正式支持系统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可见,为50岁以上外来务工者在外主要依赖的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而二者构成一种初级关系,因此调查对象群体的社会网络呈现出一定的天然性、同质性和乡土性。

3.6.2 城市认同

67.5%的被访者并不认同自己已经成为苏州的一员,32.5%的人则由于子女在苏州安家落户,自然对苏州也就有了归属感。

3.6.3 养老去向

74.85%的受访对象选择“干不动后回老家养老”,老家的房屋、土地资源,农村养老保险都是支持其回老家养老的推力;15.9%的受访者选择“留在苏州”;选择“其他”的,大多是跟随子女去其安家落户的城市。

3.6.4 生活满意度

对在苏州的生活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受访者占到50%以上,“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的受访者占11.4%。50岁以上外来务工者在苏州的生活满意度总体较高。

4 结论与建议

由此可见,苏州市50岁以上外来务工者的概况如下: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制度层面得到较好的保护,但参保地大部分为其籍贯所在地,所以社会保险的可及性比较低;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使得外来务工者的健康保护实际处于缺失状态。②住房:主要靠租房来解决居住问题。③工作时长:工作时间普遍较长,月收入远低于苏州市平均水平,工作流动性强,但对工资福利的公平性比较认可。④归属感:和城市中居民的交往较少,对城市认可度不高,大部分人会选择回老家养老,但对在苏州生活的满意度总体较高。

完善外来务工者社会保护体系,需要为其构建以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社会支持网络。[5]外来务工者的社会支持网络由正式的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构成。正式的社会支持包括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医疗健康保护、住房保护;企业提供的商业保险、劳动保护;亲朋、邻居、同事、非政府组织提供的物质和情感支持。

对于政府来说,①要做好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转移接续,一是跨统筹地区社保的转移接续,二是农村新农保、新农合与城镇的社保转移接续,保证外来务工者在流动过程中,社保权益不受损,提高他们对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的满意度。②要利用社区医院,为外来务工者提供方便、低价的医疗服务;在外来务工者聚居的社区、建筑工地等地,建立针对农民工的医疗服务站,对年纪较大的务工者应定期提供免费的血压、血糖测量、针灸推拿等服务。

对于企业来说,考虑到50岁以上外来务工者年龄的特殊性,企业要为这一群体提供特殊的劳动保护,在劳动强度和劳动时间上作合理的安排,主动与外来务工者签订劳动合同,自觉遵守《劳动法》相关规定;开展针对外来务工者的职业培训,使其适应现代化生产方式,增强其竞争力,促进其从底层劳动力市场向上流动。同时劳动部门也要加强对外来务工者就业市场的劳动监督,切实保障外来务工者的休息和休假权。

就非正式支持而言,社区基层工作者要做好养老、医疗、职业培训、低保等基本社会服务的政策宣传,打破外来务工者对居住地政策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增强其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可及性;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外来务工者提供就业培训、文化活动等服务;社区的文体活动设施要对外来务工者开放,吸纳外来务工者参与社区各类兴趣小组和文体活动,加深外来务工者和本地居民的沟通交流,避免外来务工者情感和地位边缘化,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猜你喜欢
务工者被访者苏州市
苏州市纤维检验院
被访者驱动抽样法在中国退役运动员群体调查中的应用
苏州市“从前慢”书吧室内设计
“农民工司令”郑报忠 无怨无悔做“媒婆”
“大多数”商机在哪里?
北京近八成公众支持补贴换购政策
进城务工者: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消费双面人
农村消费及消费环境状况调查
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