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首部大型民族歌剧《雁翎队》诗情画意的视听盛宴

2020-06-16 13:36张学军摄影张学军
河北画报 2020年19期
关键词:白洋淀歌剧创作

文/张学军 林 茜 摄影/张学军 张 轶 董 燕 丁 悦

9月25日,河北省首部大型原创民族歌剧《雁翎队》在河北省艺术中心震撼首演。

由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为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组织创作的歌剧《雁翎队》,以抗战时期活跃在白洋淀浩浩水域之上、密密芦苇丛中的水上游击队——雁翎队为创作原型,通过手持鸟枪土炮的军民同装备精良的日本侵略者展开的殊死搏斗, 展现了中华儿女顽强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人民战争的光辉篇章。

该部剧被入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百年百部”创作计划的重点扶持作品。当两个小时的演出缓缓落下帷幕的那一刻,现场观众将热烈的掌声与欢呼声献给了带来这场视听盛宴的创作演出团队的每一位成员。

激荡人心的白洋淀画卷

当抗日的烽火在风光秀丽的白洋淀燃起,广大民众奋起反击,筑起水上长城,涌现出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故事,其中雁翎队的故事流传最广。

雁翎队,是一支由共产党领导的水上游击队。他们的主要武器是用来打水禽的大型火枪——大抬杆。因为怕火药受潮,所以大抬杆的火眼口都插有一根美丽的大雁翎毛。傍晚斜阳夕照,雁翎呈现出五光十色,美丽而灵动。每当游击队驾驶鹰排子出发时总是排成“人”字形,颇像南飞的大雁。时任安新县委书记侯卓夫脱口而出:“这就是我们的雁翎队啊。”从此,白洋淀水上游击队就有了诗意的称呼,“雁翎队”的英名也汇入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史册。

在抗战时期,雁翎队除汉奸,端炮楼,打伏击,进行大小战斗70余次,缴获敌军手枪48支,机枪3挺;击毙日军25名,俘30名;击毙伪军250名,俘500余名。其中包括被击毙的日军驻安新县头目中夏太郎、被击成重伤的日军驻安新最高指挥官龟本。

《雁翎队》就是根据这一史实编创的民族歌剧。全剧用4大战斗场面、15场布景、43个表演唱段串联,塑造出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演绎出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壮歌。

芦苇密密丛丛,俯仰吐穗,临风摇曳;鱼儿跃出莲叶间,惊起水鸟和野鸭……

负伤的八路军排长张淀生受命回到家乡白洋淀,发动群众组建雁翎队。这支神出鬼没、来无影去无踪的游击队活跃在浩淼的白洋淀上,袭扰敌寇水上运输线,伏击敌人包运船。恼羞成怒的敌人疯狂围剿雁翎队,张淀生的妹妹、游击队员小菱不幸被俘,妇救会会长英莲为救小菱,闯入敌营,将敌人引入包围圈,英勇牺牲。雁翎队队员化悲痛为力量,配合八路军主力与敌人血战,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在剧情的叙事中将减租减息等历史事件穿插其中,同时引出了英莲、大娘、小菱、刘金财等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剧中人物,以及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命运。

这是一场好听好看的艺术盛宴。主创人员采取了荷花淀派的艺术风格,将故事情节、人物命运融进白洋淀泊的自然风光之中,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风情画卷,有悲壮与激越,有呐喊与欢歌。

在这个诗化的舞台,剧组营造出一个亦真亦幻的视觉空间。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展现出风云变幻的广阔场景,12片制作逼真的芦苇贯穿全剧不停切换, 7条遥控的小渔船十几次穿插游动其中, 特别是4次水上的战斗场面更是令观者惊心动魄。

这部集音乐性、戏剧性与歌唱性完美统一的歌剧作品,用新的艺术手段对美的渲染,完美地体现出主创人员把白洋淀的美还给观众、还给河北的创作初心。

富有地域文化底色的民族歌剧

家国情怀、燕赵文化传统、中国歌剧智慧和品牌营销意识……使这部由河北省艺术中心出品的民族歌剧,每一个环节都精准地拓展着民族歌剧的艺术张力。这部地域文化底色浓郁的歌剧由导演王延松、编剧王晓岭、作曲家李昕、指挥家董俊杰、舞美设计师高树康、多媒体设计师胡天骥、灯光设计师张凤林、化妆造型设计师任小秋、服装设计师任萌、道具设计师房中立等组成实力雄厚的主创班底,河北音协副主席郭玉红担任艺术总监;歌唱家雷岩、龚爽、黄华丽、陈小涛以及河北当地优秀的青年艺术家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重回白洋淀,唤起红色记忆,主创团队合力讲好“河北故事”,共同表达心中的一曲赞歌。

艺术总监郭玉红:河北歌剧事业的新突破

该剧历时两年精心组织筹划,主创团队多次到雄安新区采风,收集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并对剧本、音乐唱段反复修改打磨,力图通过务实的艺术实践开创出代表河北特色的原创民族歌剧,弘扬以雁翎队为代表的革命文化。艺术总监郭玉红说:“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常重视这部歌剧的创作,给予了大力支持。这部剧也开创了以河北省艺术中心作为创排基地的新的艺术生产形式,推进了河北歌剧事业的发展,也为河北演员搭建了更宽广的平台。”

编剧王晓岭:采取了荷花淀派的创作风格

白洋淀和“荷花淀派”密不可分,编剧王晓岭说自己深受这种风格的影响,歌剧《雁翎队》就遵循了荷花淀派的文学艺术特色。他希望这部作品可以像白洋淀一样明媚如画、清新柔美。“全剧不只是塑造了某个光彩的典型人物,而是每个人都是剧中当之无愧的主角。在演出中的某个时刻,这些平凡的人互相打开,互相照亮。”

说起剧本创作,王晓岭说:“雁翎队的主要事迹都是一些具体的事情,今天拔个炮楼、明天劫个据点、后天护送交通员,这些放在一起构不成一个真正的剧,必须写几个人物的命运。从戏剧结构上看,这部戏我参照了《荷花淀》和《新儿女英雄传》的人物关系,在人物性格塑造上吸收了几部经典巨著的营养,当然也是采访了大量白洋淀真实感人的战斗故事之后凝练出来的艺术形象,他们是千千万万英雄的白洋淀儿女的缩影。”

王晓岭表示,该剧歌词唱词的创作采用了河北一带的民谣,借鉴了当地创作的抗日题材的诗歌、民间流传的唱词唱段以及活报剧,也吸收了战地记者穆青笔下的精髓。他说:“我创作唱词时并没有按照严谨的格律创作,主要是散文诗加民谣的民歌风,百姓家长里短的话用散文式的语言进行创作。”虽然白洋淀叫荷花淀,但是在剧中荷花只是一种美好的点缀,而芦苇荡则是参与战斗的。在王晓岭看来,舞台上的芦苇是天然的屏障和歼敌的掩体,是英勇的雁翎队员的身躯和身影,是像青纱帐一样的精神象征。

王晓岭创作过《野火春风斗古城》《青春之歌》等多部歌剧。作为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的王晓岭不仅有着深厚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同时也精通音律,在他笔下体现着文学的音乐性。他认为“交代一件事要合理分配唱和说的关系,说到什么程度就接着唱,唱是对说的补充,也是对念白的升华。”中国民族歌剧的宣叙调往往是个难题,写不好会拗口难听。在写作宣叙调的时候,王晓岭是按照心中的旋律哼着写出来的,所以在剧中听不到一句别扭拗口的宣叙调。

作曲李昕:让每一个唱段都旋律上口、温暖人心

作曲家李昕的作品比他的名字更响亮,《好日子》《越来越好》《常回家看看》就出自他的手笔,此前他作曲的音乐剧《嘎丽娅》荣获五个一工程奖,《雁翎队》是他的歌剧处女作。

李昕说,“民族歌剧讲民族性、地域性以及故事本体的个性,我翻阅了大量资料,让它重新感染我。在这个过程中仿佛我就是那个年代的人,就是一名雁翎队队员,借着这股劲儿和这种感情去写,才能有把握把这部歌剧写好。”

河北地域文化非常发达,民歌、戏曲、曲艺等音乐样式非常丰富。李昕所做的就是用现代人的意识和现代的创作手段把地域文化提炼出来,融进这部戏当中,争取让河北观众听着亲切,让河北以外的观众听着也感到振奋动容。

谈及歌剧《雁翎队》唱段的设计理念和创作历程,李昕介绍,“《雁翎队》的男主人公,我主要运用了男中音来展现角色的英雄气概;而女主人公英莲作为全剧情绪最为饱满、矛盾最为凸显的角色,我选取了女高音进行震撼式的情感抒发,进而把剧情推向高潮。”

编剧王晓岭强调文学的音乐性,作曲李昕则强调音乐的文学性。他说:“我喜欢文学,但是音乐文学和纯文学不同,把这些功课做足了,对你的认知、你的视角、你的运用手段都有极大的帮助。”李昕有时候也参与唱词的创作,比如《风吹荷花十里香》唱段原来的收尾是咏唱两遍“风吹荷花十里香”,李昕建议把第一句改成“有你有我守护她,风吹荷花十里香”,几个字的变动升华了唱词的主题。此外,还有两句唱词“为了美丽的白洋淀,为了我们的大雁和鱼虾”,在他的建议下变成“为了美丽的白洋淀,为了淀上的百姓千万家”,这一动之下让编剧王晓岭都开口叫绝。

《雁翎队》整部剧从头到尾43段音乐和唱段,无论是独唱、重唱还是合唱,几乎每一段都是旋律上口、温暖人心。

导演王延松:坚持做到“一戏一格”

作为戏剧界的知名导演,王延松先后为观众奉献过数十部风格各异的话剧、音乐剧、歌剧,2019年还曾在天津人艺执导话剧《运河1935》,水面、芦苇、船只是主要意象。此次歌剧《雁翎队》与这三个元素类同,王延松执意要做出不同。

“我的每部戏开始前都归零,这是我的工作方式。”王延松说。

在剧本的调整过程中,王延松和编剧王晓岭一起调整了七八稿,但是真正的调整是进了排练阶段之后。“导演工作不是纸上谈兵,他是在做艺术,一根芦苇要做,一条船要一块板一块板地拼出来,所有呈现在舞台的技术和物质的存在都需要做,但是更重要的做是技术如何为艺术服务。物质和精神同时作用于导演的思维,形成特定的题材特定的样式。”王延松解释导演的工作,就是帮忙。帮了编剧的忙,要帮作曲的忙,还要帮音乐的忙,导演的主体意识就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这就是我的样式,我要用时间和空间的语言,把躺在文学上的和印在音乐里面的可能性,有章法、有阴谋地一点点建立起来。”

河北省从来没出品过一部歌剧,没有歌剧就意味着不曾有过生产歌剧的经验和团队。从零开始的排练,仅仅一个月就变得有序了。王延松说:“现在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把戏交给你们了。很了不起,我们在河北省艺术中心的平台上生生的把一个歌剧现象建立起来了。”

对于歌剧开篇的张淀生重回白洋淀,导演王延松有自己的艺术考量,他强调“重回”是“革命与诗化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重回’是有选择的叙事再现和美感营造,更是一种对崇高精神的故事性典型场景与细节的表现,营造出当下时代对前辈革命信仰之美的敬仰,唤起新时代的精神共鸣与真实感动。”

舞美设计高树康:创造出亦真亦幻的视觉空间

民族歌剧《雁翎队》的视觉表达,源于一种独特的燕赵山水情怀。依照故事旋律缓缓而来,以舞台视觉叙事的方式,铺陈出一幅幅大象横陈、汪洋浩淼、势连天际的白洋淀山水画卷。在这个诗化的舞台,舞美设计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亦真亦幻的视觉空间。身为河北人的舞美设计高树康介绍,自己对白洋淀非常熟悉,通过对剧本的参照,就是想把舞台上白洋淀最美的样子呈现给观众。

12片制作逼真的芦苇,7条遥控的小渔船,通过多媒体中的场景与舞美道具的有机调度与配合,增加了美妙的视觉效果,满台生辉、妙手天成的场景设计,为观众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一方水土的地理属性,决定其文化属性。“风吹荷花十里香,摘片荷叶顶头上。推开波浪像小船,日头晒来遮荫凉。”墨绿色的舞美色彩定位突出了《雁翎队》的美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工笔山水画风格,自始至终惊艳着观众。“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通过将白洋淀、芦苇、荷花带入舞台,将它们作为天地化身,来表达对白洋淀水上抗战故事的地域元素的感受。可以说,一幅地理文化画卷折射的是一部河北燕赵山水特色的民族歌剧缩影。

剧中男一号张淀生扮演者雷岩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雷岩是一位舞台经验极其丰富的歌剧演员,在30年的艺术生涯中出演中外歌剧无数。雷岩说自己很喜欢张淀生这个角色,“我从小在部队长大,父亲是个当兵的,家里有两位革命烈士,祖孙三代都是共产党员。在这样一个家庭成长起来,我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在演这类角色的时候,我有一份向先辈告慰的心态。每次出演这些角色,我都觉得牺牲的外祖父和叔叔,他们在天上看着自己的儿孙辈在赞美他们歌唱他们。”

1958年出生的雷岩在舞台上扮演30出头的雁翎队长张淀生,巨大的年龄差对他而言是个不小的挑战。“我对于张淀生这个角色的定位,他应该是一个出生在白洋淀的鲁莽汉子,在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的压迫时,为保护好自己的娘亲,保护好父老乡亲,他勇敢地投身到反抗的洪流之中,成为一名有着坚定信念的革命战士。”丰富的演出经验,以及对剧情历史背景的了解,使雷岩延伸于剧本之外,对所饰演的角色有着更广阔深入的见解。

剧中女一号英莲扮演者龚爽

英莲作为贯穿剧目始终的女一号,也是剧情里矛盾最为凸显、情绪最为丰富的角色,尤其是在容错率为零的歌剧表演舞台上,十分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底。

从2016年国家大剧院《长征》开始至今,龚爽已经参演了七部歌剧作品,每一部都是女主角。《雁翎队》是龚爽继《长征》之后接演的第二部主旋律题材的歌剧作品,她说:“《雁翎队》是观众都熟悉的题材,很接地气。以前我唱过《党的女儿》《洪湖赤卫队》《江姐》等角色,我所扮演的英莲这个角色与她们之间有很多共通性。”龚爽坦言,“红色题材的歌剧自己接触的少,刚开始的时候在台上找不到角色的感觉,作为年轻演员本身缺乏戏剧身段的培养和历练,尤其是演一位英雄的角色,要有一股子劲儿在里面,而我们缺乏的就是那股子劲儿。跟几位老戏骨搭戏,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龚爽饰演的英莲歌唱着、舞蹈着、发光着,一边冲破家庭婚姻的羁绊,一边穿越水上战场的硝烟……她高亢的歌喉,使白洋淀更加激荡,芦苇更加坚挺,荷花骤然绽放。

堪称中国民族歌剧大娘专业户的黄华丽

黄华丽在30年的歌剧舞台生涯中,曾先后在《野火春风斗古城》《党的女儿》《洪湖赤卫队》等多部歌剧中扮演母亲形象,导演王延松给黄华丽一个封号“中国歌剧第一老旦”。在这部戏中,黄华丽扮演男主角张淀生的母亲,一位既善良隐忍又坚毅刚强的母亲形象,这是她从军队艺术团队转业到中央音乐学院担任声乐教授之后的首部歌剧。黄华丽很庆幸能遇到这样一个有张力的角色,在剧中有一段赞颂白洋淀的唱段,带着歌唱家乡的感情,黄华丽唱得大气磅礴、热血沸腾。

“作曲家李昕的旋律很优美,他综合河北地域音乐的特点创作的音乐很走心,赋予了母亲这个角色特有的音乐形象。我的唱段中融入了大量河北戏曲音乐的元素,板腔体的运用让大娘的唱段充满了张力和力量。”黄华丽动情地说。

剧中的雁翎队员小菱的饰演者马兰

小菱是张淀生的妹妹,活泼灵动,勤劳勇敢。哥哥张淀生回到家乡组织抗日力量,她积极投身于抗日活动。为掩护乡亲们撤退,她开枪吸引敌人而遭被俘。由于英莲的搭救,脱险的小菱机智甩开敌人追踪,与雁翎队会合……

机灵活泼的小菱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扮演者是邢台市群众艺术馆的歌唱演员和声乐老师马兰,这是她第一次站在歌剧舞台上。

“刚开始是新鲜,渐渐地觉得很多东西都要学习。以往作为歌唱演员上台只是唱好就行了,但是在歌剧里除了唱还要表演,比如一些舞蹈或者拿枪打仗的动作都需要提着气去做,而演唱的时候需要沉下气去唱,这对我们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出生在戏曲世家的马兰得益于戏曲演员的父母的影响,所以拿到本子之后就做了很多案头工作,把小菱这个角色的性格、转变等做了很多人物分析,有时候她看录像的时候都会被自己的表演感动,她觉得这就对了,不感动自己怎么去感动别人呢。

人生第一次唱歌剧,马兰兴奋地表示:“好过瘾啊!”

开创河北剧院进行艺术创作先河

民族歌剧《雁翎队》的创作演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9月26日,民族歌剧《雁翎队》专家研讨会在河北省艺术中心召开。此次专家研讨会特邀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上海音乐学院原院长、剧作家、评论家林在勇,《歌剧》杂志主編、剧作家、评论家游暐之,歌剧、音乐剧理论家、评论家文硕,北京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评论家傅显舟,中央歌剧院创作中心原主任、评论家蒋力,当代艺术家、舞台美术家刘枫华,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周雪石等专家出席。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居其宏表示,“民族歌剧《雁翎队》是一场致敬,题材非常好,故事情节很动人,情感表达细腻,歌曲创作也非常好听,整部剧有诸多亮点。”

歌剧、音乐剧评论家文硕说:“《雁翎队》继承了前辈抗战歌剧的传统,在抗日战争历史的背影里发现生命的灿烂,在白洋淀抗战的残酷中看到游击战的力量,在中华民族国家利益的坚守下体悟忠诚的宝贵,在民族歌剧的担当上散发出先锋的光芒。《雁翎队》无论在主题提炼、角色塑造上,还是舞美灯光上,都让人耳目一新,有效地避免了同质化的泛滥。”

上海音乐学院原院长、剧作家、评论家林在勇在发言中指出:“雁翎队的故事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保家卫国、不怕牺牲的雁翎精神鼓励着人们继续前进。雁翎队这个独一无二的题材,具有天然打动人的效果。”

《歌剧》杂志主編、剧作家、评论家游暐之评价:“用音乐讲故事,民族歌剧《雁翎队》演员团队优秀,地域特征明显,是一部具有燕赵特色的舞美歌剧。”

民族歌剧《雁翎队》创排主体河北省艺术中心,也成为关注热点。

河北省艺术中心多年来通过举办演出、艺术普及、国际文化交流等活动,汇聚国内外多元艺术成果,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而这次作为创排主体推出艺术精品工程剧目,无疑是一次极为有益的实践探索。

依托河北省艺术中心的平台优势,采用剧组制形式,独立聘请创作团队,与主要演员和河北交响乐团、石家庄评剧院一团等多个演出班底单位单独签订合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尤其是注重发掘培养本省艺术人才队伍来进行本土题材的创作,成为这次实践探索的突出特点;在排演期间,充分利用剧场优势,舞美提前进场,导演直接在景中进行舞台调度,提升了剧目的排演效率和效果,凸显了剧院进行剧目出品的强大优势。

面对各界的热烈反响,河北省艺术中心主任李阳表示:“民族歌剧《雁翎队》由河北省艺术中心创排出品,开创了河北省由剧院进行艺术创作的先河。该部歌剧的首演成功实现了艺术中心进行剧目制作从无到有的突破,锻炼了队伍,增加了经验,也增强了我们今后进行艺术创作生产的信心。”

编辑/林 茜 韩晓金

(资料提供/河北省艺术中心)

猜你喜欢
白洋淀歌剧创作
白洋淀人家
《一墙之隔》创作谈
雄安两赋
白洋淀深冬挖藕人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