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千里 谷中原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南省桑植县L乡的调查,利用国际流行的SLA分析框架,将不同类型农户的五大生计资本指数化,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发现生计资本的变化状况,从而得出了湘西北农户生计策略的选择受生计资本的影响较大,而生计资本越來越倚重生态环境政策体系构建的结论。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计策略;SLA框架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65/j.gste.cn431252ts.202004
1 问题的提出
农户生计策略主要研究区域农村生计资本分配情况以及农民生计与生态环境匹配程度,对研究农村农民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耦合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农户生计策略随着经济结构和政策框架的发展,正朝着“单一升级—生计多样化—优势生计”的路径演变[1]。影响农户生计策略转变的因素可以分为内源性因素和外生性因素。内源性因素主要来自生计资本状况[2];外生性因素一方面指的是自然环境的好坏,另一方面指的是组织结构与政府政策对生计策略的推拉力作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发端,从概念的提出到今天的生根发芽,已走过了25年的时间[3]。2015年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作为工作重点。2017年党的十九大更是将其上升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高度耦合,全面突进的“五位一体”格局[4]。
对于保障贫困山区农户的生计,国内外学者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Chambers R等[5]在《可持续农村生计:21世纪的实用概念》中首次系统地阐释了生计的概念。目前在世界范围内生计分析框架使用最有影响力的是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提出的SLA框架,整个框架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该框架由脆弱性背景、生计资本、结构和制度转变、生计策略和生计输出5个部分组成,各个部分之间存在影响,分别涉及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政策和制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对资源的拥有和响应程度,以及对不同生计策略的反馈程度。
基于对中国知网的文献梳理,发现中国语境下,目前与生态文明(环境)建设背景下农户生计策略相关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态修复建设对农户生计的影响。苏芳等[6]对黑河流域研究发现农户自然资本与农户参与意愿呈负相关,其他则与参与意愿呈正相关;冯琳等[7]对三峡研究发现农户退耕受偿意愿具有明显的社会异质性和区域差异性;张佰林等[8]通过对重庆调查发现农户对耕地环境资源的依赖程度与退耕意愿呈负相关。二是生态补偿政策对农户生计的影响。董文福等[9]定量评估了实施“退稻还旱”政策对密云水库农民生计产生的影响;谢旭轩等[10]研究发现退耕还林政策除了实施补助外,需更关注农户资产和生计能力的加强;赵雪雁等[11]发现生态补偿后农户生计总资本显著增加,除自然资本下降外,其余各类生计资本均增加。三是农户生计策略转型与环境的相互影响。李琳一等[12]以SLA框架为基础对农户生计资产进行分析,探讨了五大资本对生计策略的意义;杨云彦等[13]发现农户生计的优化与转型需要移民开发政策与生态补偿机制的扶持。
农户生计策略既要实现增加收入,又要贯彻生态文明建设,协调的程度影响农户也影响政策本身。湘西北地区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概念的首倡之地,因此本文选取湖南省桑植县L乡作为调研地,探究生态文明背景下农户生计策略的转型。
2 SLA框架下农户生计策略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匹配状况
L乡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全乡管辖6个行政村,114个村民小组。笔者采用参与性农户评估方法(PRA)获取数据,为收集数据,做了两次实地调研。共发出问卷530份,收回有效问卷497份,问卷有效率为93.77%。再以具备SLA框架五大资本为标准,重点抽取3家农户。桑植县自2017年以来,响应中央和湖南省号召,先后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桑植县“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环境质量指标如表1所示。
基于桑植县已有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结合SLA框架,笔者从现状和目标值制定的表格(如表2所示。
样本农户的生计策略与桑植县2020年生态文明建设指标存在差距,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为影响其选择的主要因素。为研究农户生计资本如何对农户生计策略选择造成影响以及农户该如何进行转型,本文采取SLA框架进行分析,将阿马蒂亚·森观点中的贫困人口类比目前处于生计策略转型中的L乡农户,其可行能力表现为进行生计策略选择的各项生计资本,为更好地展现重点访谈中农户家庭生计策略状况,设计生计资本指标并通过案例展现。
3 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户生计策略的转型案例
农户生计资本指标如表3所示。
3.1 种植柑橘农户生活成本高,政策促使生计多样化
2015年,Z某家收入来源主要包括丈夫在县城务工所得和柑橘的收入,支出主要是家里的日常开销,一年支出接近40 000元。种植柑橘所得的年纯收入为3 000~4 000元,丈夫一年在外务工收入约40 000余元,生计困难。2017年以来,桑植县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柑橘收购价提高,为配合生态文明建设政策的落实,桑植县进一步提高环保补贴标准。
Z某一家的生计模式有兼业户的特点。根据桑植县统计局数据,桑植县2015年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共有11.97万人,劳务输出已成为桑植县发展的主要途径。人力资本方面,2015年该农户家庭总受教育年限为44年,2017年该农户家庭总受教育年限为48年,2019年该农户家庭总受教育年限为54年。自然资本方面,耕地面积2017年为0.11hm2,2019年为0.12hm2。物质资本方面,2017年比2015年增加了13%,2019年又比2015年增加了23%。金融资本方面,2019年相比2017年增加了5 000元。社会资本方面,遇事可找人数2017年比2015年增长了32%,2019年又比2017年增长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