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祎天 邬方磊 王原平
摘要:当下我国艺术设计行业发展迅速,市场的发展急需大量优秀设计人才。本文以浙江传媒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为例,提出“展教结合、学赛互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融入教学成果展示,引入各类专业竞赛及项目,目的是为了提高专业教学效率,培养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双高的设计人才。
关键词:展教结合;学赛互促;教学改革
此次教学改革旨在学院中形成一套系统完善的“展教结合、学赛互促”的新型教学模式,并进行实践与推广,以展促学,以展促赛,有利于实现教学成果实践化和市场化,是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提升、学院专业建设和发挥专业影响力的必要措施。
一、“展教结合、学赛互促”新型教学模式的
1.实施基础
在当前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领域,推行“展教结合、学赛互促”的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教学成果实践化和市场化以及提升课程教学成果的完整性、综合性和应用性,这一点在一些独立专业院校和实力较强的综合性大学中已经实践多年,在专业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于“展教结合、学赛互促”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本院摄影、视觉传达等专业中已有一些实践,在专业授课中融合竞赛项目、成果展览,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成果质量,其中学生作品多次获得参与省级、国家级比赛的优异成绩,带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专业含金量。为“展赛教”相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建立提供了良好基础。
但是在学院中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稳定的教学模式,实施效率还不够延续,所以进行此次教学改革是非常必须的。
2.实施保障
实验创新中心平时负责实验教学、创新项目、学院大型展览的管理工作,还参与学校承办的浙江省大学生摄影竞赛和“徐肖冰”大学生摄影双年展的组织工作。“展教结合、学赛互促”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实验创新中心队伍的管理经验和优势,实验中心团队也通过也和一些国家级、省市级、学校的相关教师、策展人及工作者进行了交流。为课题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设计艺术学院还得到了学校的支持,能长期使用和管理校美术馆进行各类展览活动,学校的其他展馆图书馆、校史馆等也可以申请为学生展览使用,为“展教结合”提供了场地保障。
二、“展教结合、学赛互促”新型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
此次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成果展示方面的转变,对学院各个专业进行实践与推广。“展教结合”的教学展示方式在学院中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展示意识和能力,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对有促进作用也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整体提高了学院专业学习的氛围。
1.建立“展教结合”的教学模式+
“展教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打破普通的教学观摩形式,利用美术馆、图书馆等展览场地进行实体展示,再结合线上推广、合作展览、校外展览的形式使得教学成果得以更好的呈现,并宣传和推广。
1.1在课程展览中组织学生策展团队
在教学展示中选取课程学生组建一个学生策展团队,负责展览的规划、宣传等海报的制作、媒体宣传、布展、撤展等工作,在平时成绩中可以给与一定的分数鼓励,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在完成课程创作时更注重作品的完整性和展示性,也有效地培养学生综合有效规划及展示能力。
1.2完善教学成果展示平台及管理制度
逐步完善教学成果展示平台,除了美术馆之外,开辟一些可以利用展示的空间,比如工作室及各个楼层走廊,提升学院专业学习的氛围。对设备、展示台、灯光设置、管理条例都进行完善和补充,并推出了优秀作品宣传册及一系列展览现场和优秀学生作品的推送,还设置了收藏制度,进行了收藏证书及奖金的发放,保证教成果观摩的顺利进行。
鼓励老师、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成果展示,对于一些优秀的课程展览还会进行一定的资金协助,大型展览还组织志愿者、实验教师进行协助,包括加强安保人员及参展学生巡逻,培养学生的展览及观展意识,保证学院各类展览的顺利进行。给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
1.3开拓校外展览合作和线上展示宣传
因为学院展览位置、影响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来观展的人大都是本校师生为主,所以学院积极联系与各类校外机构和场地进行合作展览,也和一些单位、机构有了一些长期稳定的合作。
由于实体展览的观看有限,传统的展览方式不能满足现在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2020年上半年,因为疫情影响导致很多线下展览实行了限制人流、预约制等举措,所以线上的展示和推广开始被各大博物馆、美术馆所采用,线上虚拟展厅展示和线上推送宣传已经成为一种有效的传播宣传手段。当下展览需要与时俱进,充分利用当下的新媒体技术,所以实体与线上相结合的新媒体展示平台是当下艺术院校学生展览发展的必然趋势。
实验中心统一将线下展览在学院公众号开辟专栏,进行线上展览同步推广,也鼓励一些没有场地展览的课程进行线上展示,择优向学校官微推荐。把精品展览和学生作品推向社会、大众,提升学院专业知名度,打造精品教学品牌。
2.推进“学赛互促”的教学方式
2.1注重竞赛等项目的选择
在教学中引入竞赛项目,首先需注重分辨含金量高的比赛和展览,分清主次总结出适合本学院专业学生参与的竞赛项目,并推荐给师生们。
在展览的选择方面不要仅局限于针对大学生举办的各类竞赛项目,也要扩大范围,进行择优推荐学生参与其他针对全社会的省级和国家级的专业展览、企业牵头的设计比赛、国际级专业比赛以及各类艺术展览、艺术节等等。学生入选或者获奖,会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及社会认同感,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作品的竞争力,也对整个专业建设有良好推进作用。
2.2在教学中引入竞赛项目
在专业教学中鼓励教师注重教学与学科竞赛、业展览、企业牵头的设计比赛、国际级专业比赛的结合或者直接引入,并进行针对性专业的指导和研究,也积极组织和推荐学生参与各项展览竞赛活动。
针对性的教学使得学生在完成课程作品的同时也能得到教师更有效的引导和修改,有效的提高了作品的质量和竞争性。这样的方式也更加有利于促进教学与实际的联系,有效促进教学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2.3对“学赛互促”的优秀经验进行总结与推广
实验中心对于参与各类国内外相关比赛的学生进行归档记录工作,对于一些成功案例进行宣传和解读,定期还邀请参赛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讲座和线上宣传与分享。
3、以“展教结合”为基础,推进“学赛互促”的教学方式
3.1提升教学成果展览质量,打造精品展览品牌
实验中心及任课教师对于教学实体和线上展览的策划、布置及宣传方面进行指导和协助,提升课程展览质量,努力做出精品展览。
学院每年定期举办“分寸”毕业生作品展和“走进夏天”小学期实践教学成果展示,视觉传达专业近两年还连续举办了学年作品集联展,除此之外,还会举办一些专题展览,如留校优秀毕业作品展、竞赛优秀成果展等,同时也鼓励线上展览,提高学院专业教学效果和各专业的互动交流。
3.2在展览中择优推荐学生参与各种竞赛和展览
“展教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学整体质量,也有助于学生在课程创作的同时,更加注重作品的完整性和竞争力,在教学成果展中直接择优推荐学生参加各类竞赛项目以及各类校内外展览、博览会、摄影节、艺术节等等,进一步促进“学赛互促”开展,最终形成一套稳定完善的“展学结合、学赛互促”的新型教学模式。
三、“展教结合、学赛互促”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成效
“展教结合、学赛互促”新型教学模式在学院实施以来,取得了良好效果。2017-2019年学院课程教学相关成果的展览每年平均已经达到25次,相比2016年约提高了一倍,学院与外校、校外机构的合作办学办展也逐步开展。
学生参赛方面也获得丰厚成果,2017年后参与竞赛学生总数每年均达200多次,并逐增加。2016-2019年省级比赛以上入选及获奖数量分别为13、21、87、69次,取得跨越式进展。其中2017-2019年全国性及国际级竞赛和展览入选和获奖达到139次,其中还有学生问鼎亚洲设计学年奖、德国红点奖、EPDA欧洲设计大奖、美国IDA国际设计奖等专业性比赛,有效实现了专业教学成果的实践和应用。
1.加强了各专业以及与外界之间的交流碰撞
学院积极推荐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大型展览,多次参与学校校史馆举办的浙江传媒学院40周年校庆教学成果展等展览,在杭州大剧院举办的浙江传媒学院师生作品展览等。
还极推进校外展览场地的开拓与合作办学办展,2016年与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管委会、法国高等设计艺术学院、法国圣利迪安高等设计学院合作进行小学期实践并在濮院进行教学成果展示。我院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合作办学展览还参与2017年丽水国际摄影节并获得专家推荐展览。选拔优秀学生作品参加杭州文博会举办的2019杭州设计新秀作品50强,7名学生入选。
线上展览推送也取得了良好效果,线上展示已经在各专业、学院及学校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多次推送,点击率最多每条可达千余次,得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展教结合”使得教学成果能得到更好的展示和宣传,还有很多学生通过线上的展示和宣传进行了自己原创作品得到藏家的收藏和应聘及工作机会。
了学院各个专业师生以及与外界的交流与互动,实现更加多层次、全方面的课程观摩展示与宣传。
2.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自主创新创造能力
“展教结合、学赛互促”的新型教学模式的重点在于发挥学生的学生提升专业技能和提高组织、策划、自我展示宣传等各种综合能力,培养适合当前信息时代下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学生贴合竞赛项目主题和专业大展、商业投标等比赛进行实践创作,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设计的作品也能更适应市场变化和社会需求,良好的实现了学生作品的实践化和成果化,培养适合当前信息时代下高质量的专业人才。
3.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提升学院专业学习氛围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各类竞赛项目进行新型教学模式的实践,有助于学生更加注重作品的完整性、独创性及创新性,是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保持学院专业竞争力的良好途径。
学生作品入选竞赛和展览,会使学生获得一定的社会认同感,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竞争力,也对整个专业建设有良好推进作用,学院在各展览中挑选优秀作品进行留校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还给予一定的资金鼓励,并在学院里进行长期展示,低年级的学生也能在观展中得到学习和交流机会,展览环境的营造也促进了整个学院良好专业学习氛围的营造。
四、实施“展学结合、学赛互促”的新型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1.在推荐各类竞赛时要注重竞赛含金量,尽量选择组织完备、认同度和影响力高的竞赛项目,也要注意借鉴结合实力较强的外独立专业院校和综合大学的竞赛经验。
2.学生参展或参赛作品的质量存在一些参差不齐的情况,对于学生创作的选择和制作应该进行严格的挑选,提升作品竞争力。
3.定期与参与师生进行交流反馈,收集经验及意见并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出适合本学院专业教学的竞赛与课程结合的教学方案。
4.完善课程展览的硬件设施,虽然前期已进行了补充,但是相比一些专业院校的展馆还存在很大差距,应该进一步对于展览环境和设备进行完善。
参考文献:
[1] 贾萍.“以赛促学、以学促赛、赛教结合”—电子通信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电脑与电信,2012,(6).
[2] 彭燃.“展教结合”是综合油画专业打造特色的一种有效举措[J],中国油画,2011, (4).
[3] 贾思怡.关于高校环艺专业“学赛结合”项目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3, (6).
[4] 黃坚,袁燕.竞赛课题引入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价值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2, (6).
作者简介:
黄祎天,女,黎族,广东惠阳人,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画、艺术设计类。
基金项目:
浙江传媒学院2016年第十一批校级教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