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因素及应对措施探析

2020-06-15 16:06施伟明
文存阅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应对措施影响因素

摘要:乒乓球运动具有鲜明优势,既可以锻炼学生身体,强健体魄,也可以完善他们的学习结构,使其精神焕发,从而更为高效地学习。不过根据高等院校实际情况来看,一系列因素影响乒乓球运动,导致其无法顺利进行,大部分高等院校在重视主干学科的同时,较为轻视乒乓球教学,因此缺乏水平较高的乒乓球场地,并且有待配备一定数量的设施,那么在高等院校中严重阻碍乒乓球运动发展。本文分析了高校乒乓球运动的作用及其发展的影响因素,并且提出相关应对措施。

关键词:高等院校;乒乓球运动;发展;影响因素;应对措施

近年來,教育体制不断改革与深化,因此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全面改进与完善课程结构与形式,加设大量课程,在完善教学内容的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大量学生都喜欢乒乓球运动,而且在结束课堂教学之前,往往将此项运动作为主要娱乐活动,由此焕发精神。不过一系列因素影响此项运动,对其发展造成较大阻碍。

一、高校乒乓球运动的作用

(一)丰富教学内容

因为教育体制存在一定限制,所以大部分高等院校都重视语数外等主干学科,但是这部分科目相对乏味,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正常学习。近些年,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开展与深化,在此背景下大部分高等院校积极改进与完善课程结构,一方面以体育课程为对象,比如乒乓球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加设其内容,另一方面合理改变教学形式,完善教学内容,如此一来学生可以了解并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由此更好适应学习与生活。根据乒乓球运动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娱乐性相对较强,因此可以有效优化学科结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进一步完善他们的学习生活,使其精神处于良好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主性,那么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促进其良性发展。

(二)增强学生体质

从学生身体状况的角度来讲,他们的学习能力与之息息相关,如果他们的体质比较弱,被温差等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大幅增加,甚至引发一系列病症,致使其精神无法处于良好状态,那么也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学业[1]。但是,当学生的体质处于良好状态时,面对任何一种病害因素,他们都具有相对强大的抵抗力,其精神可以保持良好状态,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其全身心投入学习,进而从各个方面促进他们的发展。在乒乓球运动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应该密切联系体力和脑力,将两者集为一体,从而帮助身体各个部位,比如手、腰等,使其取得良好运动效果,久而久之,可以使学生的身体更为协调,强化他们的体质,降低病症发生,那么在学习期间,学生便可以精神焕发,进而全身心投入学习,取得更好学习效果。

(三)改善近视问题

当前,我国日益推动现代化进程,众多类型的电子产品应运而生,在学生实际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进而严重影他们的生活方式与结构。根据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除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玩手机,日常生活大部分的时间玩手机,久而久之,必定导致他们的视力下降,难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的成绩。而在乒乓球运动过程中,能够为眼部肌肉提供帮助,缓解其长时间紧张的情况,降低病症产生的概率,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

(四)增进学生交际

因为课堂时间有一定限制,所以大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通常忽略了学生探讨环节,虽然此种做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率,但是无法取得良好教学效果[2]。在学习期间,大部分学生精神涣散,不能充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与此同时教师仅仅将注意力集中在课本内容讲解上,忽视了学生学习效果,长此以往大幅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而在乒乓球运动过程中,因为此项运动有多人参与,所以学生可以交流互动,久而久之必定可以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其关系更加融洽,而且在学习时也可以互帮互助,实现共同进步的目标。

二、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影响因素

(一)基础条件的欠缺

乒乓球运动学习和训练所需的基础条件设施及场地,是保障高校学生能够正常进行乒乓球运动实际操作的前提和必须条件。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效的教育都是以文化课程为主,把教学资金过度的放在专业学科的设施上,导致体育课所占的资金支持比例严重失衡。面对成千上万的学生,高校所能提供的乒乓球训练场地是有限的,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专门的训练教室,只有简陋的球桌,这样的场地会因为天气等诸多不确定因素,不能发挥到足够的设施支持[3]。由于在高等院校中大量基础设施尚需配备与完善,所以对乒乓球运动产生极大影响,严重阻碍其发展,导致其无法上升。

(二)高校学生的兴趣因素限制

在大部分高等院校中,乒乓球课仅为一门选修课,相较于主干学科,其学分较少,而且不存在沉重的考试负担。因此,对于乒乓球这一体育运动,高校学生往往不会花费大量时间,而是将大部分时间用在泡图书馆上,他们并未清楚了解与掌握该运动的作用。从小学至高中,学生通常都会花费一定时间进行学习,学会相关技能。但是对于高校学生而言,这项运动的吸引力较为缺乏,无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不能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正因为高校学生对该运动不感兴趣,所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4]。

(三)乒乓球运动自身因素限制

相较于其它运动,此项运动成本比较少,所以乒乓球运动并不具有特殊性,也就没有那么遥不可及。与此同时,该运动的学习难度较低,学生仅仅需要掌握发接球方法,所以在学习期间,他们非常容易感到乏味,在掌握相关技能之后并不能获得非常大的成就感。除此之外,该运动通常仅需两人对打,由一人获胜结束,当进行竞赛时,所处的场地相对较窄,并且竞争相对缓和,所以,相较于数十人参与的足球赛等,严重缺乏观赏性。目前,高等院校的学生普遍喜欢创新、热衷于新鲜事物,而乒乓球运动不够激烈,因此大部分高校学生对该运动缺乏兴趣,也就不会选择。总之,由于一系列因素的存在,导致乒乓球运动无法吸引高校学生。

(四)教师队伍素质因素限制

在高等院校中,当开展乒乓球教学时,学生占据着主体地位,教师应该为他们高质量地讲解知识与技能,对于学生学习效果而言,教师质量是一项重要的决定因素,并且与此项运动的发展密切相关。现阶段,面向大量高等院校,国家不断加强投入,逐渐提高对高等院校体育发展的重视程度,从整体上提高了体育教师质量。不过,根据高等院校实际情况来看,目前师资力量还是他们亟需处理的一大难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专业乒乓球教师。通过探索可以看到,在高等院校中,承担乒乓球教学工作的大部分教师均缺乏专业性,这部分人员同时负责诸多体育课程,个别人员并未经过专业培训。此种教师队伍对学生学习构成较大威胁,无法确保其训练水平,甚至会让学生错误认知该运动,导致他们丧失学习兴趣。

三、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应对措施

(一)加强场馆设施建设,制定合理的管理机制

首先,围绕乒乓球运动,以其基础设施为对象,为做好建设工作,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尽量获得国家财政支持,从而构建专门的室内场馆,并且完善运动器材,确保建设标准达到国家要求。然后,以此项运动的相關设施为对象,有效进行维护与保养。根据高等院校实际情况来看,设施损坏严重,因此应该建立健全维修管理机制,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此项工作,在第一时间维修器材,尽可能延长其使用时间。

(二)优化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围绕乒乓球运动,有效完善其教学内容。一方面应该提高对运动技巧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应该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应该加入部分理论知识,以此让学生更好认知乒乓球知识。然后,当开展教学时,积极应用多媒体,以此帮助学生切实感受乒乓球运动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增强教学的两项特性,一是连续性,二是层次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实际掌握此项运动的情况为依据,做到因材施教。

(三)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其一,以目前的教师团队为基础,校方应该定期进行职业培训,为他们传授更多专业技巧,培养其讲课能力。并且校方还应该以教师为对象,建立健全进修管理制度,注重日常培训。其二,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引入更多优秀人才,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素质。其三,在人才方面,高等院校还需要建立健全激励与评价体系,由此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高校要发展乒乓球俱乐部

高等院校应该积极发展相关组织机构,比如乒乓球俱乐部等,以此充分发挥其作用,服务于乒乓球运动,在管理活动中,作为它的重要载体。除此之外,也需要以全体学生为对象,进一步强化他们的竞争意识,给予他们更多鼓励,使其参与到比赛中,促使其独立思考,认真探究此项运动的技术问题,而且以具体状况为依据,及时、适当改变自己的操作方法,久而久之强化运动技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校学生学习以及生活各方面,乒乓球运动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可以使其精神焕发。而在运动发展期间,因为高等院校较为忽视该学科教学,所以严重阻碍其发展。因此,高等院校一定要提高对该运动的重视程度,加强场地建设,完善运动设施,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全力促进乒乓球运动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涛.昆明市普通高校乒乓球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2]韩勤英,王红梅.新乡市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运动,2018(08):59-61.

[3]景凤琦.影响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因素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6(13):76.

[4]辛娟娟.影响高校乒乓球运动发展因素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6,6(01):70-71.

作者简介:

施伟明(1973—),男,汉族,浙江丽水人,本科,丽水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应对措施影响因素
手机通讯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施工企业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