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娇
【摘要】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国家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人才,就需要广大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尽心尽力,对任何一个学生都要有充分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尤其是对后进生,教师要倾注更多的爱,去教育、转化他们,要用一颗诚挚的心培育一代代新人,为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本文主要从笔者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探讨教师如何用心教书育人,关爱后进生。
【关键词】 奉献;关注;培养;挖掘;关爱
科技要发展,社会要前进,人类文明要传递下去,必须要靠一代代具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和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而各行各业的人才有赖于教师的培养。“爱生、奉献”是教师职业道德永恒的精髓。“谁不爱孩子,谁就无法教育好他。”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意味着必须要对学生、对教育事业有一种甘愿付出的情怀;要精心教书、诚心育人,为祖国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以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奉献自己赤诚的心。对优秀生如此,对后进生更是如此。而且要更关爱后进生,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去精心培育他们,让一棵棵细苗茁壮成长。
一、培养兴趣
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效的因素。小学生正处在对事物充满好奇、好问的年龄阶段,这个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时期。 “兴趣是成才的起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才会自觉地、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会主动听课、主动完成作业,甚至主动去探求、创新。而后进生往往缺乏的就是这种兴趣和主动。我从提高后进生学习兴趣入手,从学生个性特点出发,发挥学生个性特长,帮助他们获得成功,树立自信。学生长期保持兴趣,就能为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例如,我的学生小容,她刚升入五年级时,语文测验的成绩都是在30分或40分左右。每一次领取试卷,她总是面带愁容,自卑、无奈、迷茫写在脸上,总认为老师、同学看不起她,从而自我孤立;她下课不出教室门,活动课、体育课常呆在操场的一边;课堂上,她要么是无精打采,要么是东张西望。如何调动她对学习的兴趣,有获得感呢?经我观察,小容写得一手挺不错的楷书。于是,我有意组织了班级写字比赛。当她看到学习栏上张贴着她漂亮的作品时,当她从班会课中接过老师颁发的奖品奖状时,当她获得全班热烈掌声鼓励时,我发现她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面对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与肯定,收获了满满成就感的小容终于有了自信。从此,她对学习有了兴趣,上课、作业、值日等有了较大的好的转变。有了学习兴趣,她的学习劲头越来越足,成绩从低分到及格线,再从及格线到及格以上,甚至几次取得78分、80分。
二、偏爱关心
后进生大都因为学习差而长期得不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面对老师的批评教育、家长的训斥责备以及同学的冷落和嘲讽,他们常常会产生无所适从、一无是处的感觉,像被抛弃的孩子。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同学的尊重,更渴望表扬与鼓励。教师要解开他们的心锁,让他们能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得到快乐和温暖。老师的一句表扬、一个微笑、一个欣赏的眼神,对于优秀学生来说可能是锦上添花,而对那些需要支持和鼓励的后进生来说则是雪中送炭。所以,我们要对后进生更加偏爱,多给他们温暖,多给他们鼓励。
例如,我的学生小陈是全校“大名鼎鼎”的后进生,他的父母因生意无暇顾及他的学习生活,所以他经常上学迟到、打架斗殴,甚至常纠集一帮后进生“充老大”。课外时间,他东游西逛,无心学习,而且常常顶撞科任老师。他一度想退学,不屑老师苦口婆心的教育,大有“刀枪不入”之势。我对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发现他最缺少的就是“关爱”。于是,我對他多了一份“偏爱”:让他家附近的同学每天早上叫他起床,和他一起上学;通过谈论家常以及他感兴趣的话题靠近他;组织帮扶小组,“精准帮扶”他的学习、生活……有一次,他没来上学,我得知他生病且一人在家,于是便急匆匆开着小车载他去医院……几天后他康复了,对我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对我有了更友善的态度。为了培养他的兴趣,我从图书馆借书、自掏腰包买书给他,培养他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为了树立他学习上的自信,我利用课外时间给他“开小灶”。我用实际行动的“偏爱”叩响了他心灵深处的琴弦。为了给他创造改正缺点的条件,我还让班长小宏、学习委员小勇等同学与他交朋友,带动他一起为班级、为学校或为社会做一些好事,让全校师生和社会上的群众都能看见他的进步,使更多人都来关心他的进步。以此使他感到教师的可爱可亲和学校、社会、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从而树立向上的信心和决心。后来,他退学的念头打消了,也不再迟到、旷课,懂得了认真学习,自觉遵守纪律,成绩得到了较大提高。
三、挖掘闪光点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特长,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长处也各有千秋,后进生也如此。而且,他们的优缺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能够随着时间、思想的变化而变化。但事实上,后进生往往因为某一方面的缺陷,容易被老师和同学打上某种不好的“烙印”。长此以往,他们就容易缺乏自信,缺乏学习的兴趣。作为班主任老师,在工作中要特别关注后进生,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捕捉他们的长处,“以小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教师对他们进行及时的肯定和引导,他们就能慢慢重新拾起自信。
例如,我在转化后进生教育的过程中,就会时时注意挖掘他们的优点和“闪光点”,及时地给予他们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树立荣誉感和进取心。如调皮后进生小康,他喜爱打篮球。对此,我发挥他的特长,鼓励他通过选拔参加学校的篮球队。在训练和参加比赛中,他既遵规守纪,又顽强勇敢,表现出色,成绩优异,成为了学生心目中的“球星”。他变得自信了,在学生中也慢慢树立了威信。他的“闪光点”越闪越多、越闪越亮。后来,他学习自觉了,成绩也不断提高,语数合分从不到90分提高到了150分。
四、“对症下药”
习惯上,很多老师喜欢按成绩人为地把学生划分为“三六九”等,把他们定义为“好生”或“后进生”。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后进生”的“后进”,其实也只是暂时的,我们不能以偏概全。他们的“后进”或暂时困难,或能力不足,或动力不足,或整体性困难。“后进”也可以转为“先进”以及“超先进”。教学中,只要我们就后进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教育,像医生医治病人一样“对症下药”,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例如,小锦是我以前的学生,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影响,他产生了厌学情绪,经常旷课。对此,我及时家访,了解到他家里经济比较困难,他的几位姐姐因没钱读书,小学还没毕业就出去打工挣钱,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了他。于是,我“对症下药”,一次又一次苦口婆心地劝导他:“你家里经济那么困难,你的几位姐姐都因此不幸辍学,把读书的机会让给你。你若不好好读书,对得起你的姐姐们吗?你如果错过了读书机会,辜负了家人对你的期望,以后慢慢就会感到后悔。”同时,我向校长及时汇报了这件事。于是,在学校领导和家长的共同配合下,经过我耐心的教育和引导,小锦同学终于坚持到校,认真学习。
“真诚所至,金石为开。”我觉得只要用满腔的爱心去转变后进生,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对他们在思想上给予关心,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就一定可以将他们转变成为尊师守纪、勤奋好学、有所作为的人。多年来,我亲眼看到自己教育转变过来的后进生,有的成了硕士生,有的成了军人,有的成了大企业家,有的成了医生,有的成了教师……各有所为,没有一个后进生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我心里感到无比欣慰。同时,我也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教师做到精心教书、诚心育人,就一定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师道》杂志社.南粤优秀园丁谱[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2]姚勇文.让学生体验成功[J].广东教育(综合版),2003(1).
[3]李睬云.教师如何面对后进生[J].科学咨询, 2016(5).
[4]陈瑞瑞.德育与班主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