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视解说词如何实现抽象材料的形象化

2020-06-15 11:11衡洁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5期
关键词:形象化电视

衡洁

摘    要: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除了现场拍摄的具象内容之外,电视节目在很多时候还会涉及展现许多抽象材料,如会议材料、政府报告、历史资料等,需要用解说词来进行补充。本文对电视解说词将抽象材料形象化的手法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视;解说词;形象化

电视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是电视节目制作中一种重要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因素。它能够发挥有声语言的独特优势,同电视的其它表现手段配合起来,共同完成电视节目的创作。[1]

电视解说词的运用范围广泛,只要是电视节目中需要使用文字语言的地方,都可以视作解说词的范畴。尤其是在专题片、政论片、文献纪录片等节目类型中,解说词所占的比重就更大,地位也更加重要。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除了现场拍摄的具象内容之外,电视节目在很多时候还会涉及展现许多抽象材料,如会议材料、政府报告、历史资料等。这些无法用画面直接阐释清楚的内容就需要用解说词来进行补充,以此提高信息传递的精确度和明晰性。

由于电视是通过听觉来接收“解说词”,若生搬硬套这些抽象材料里的话,将会给观众带来很大的理解难度,节目的可看性也大打折扣。因此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将材料进行形象化处理,在保持准确性的前提下将信息更明白晓畅地传递给观众,是每一位电视解说词撰稿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多思多想,找准形象载体

想让观众听懂,先得自己搞懂。抽象材料大多偏“硬”,是用概括的语言来阐释一段时期内的情况,哪怕是写在纸上的文字语言都相对枯燥难懂。如果解说词的撰稿人自己都对要阐释的问题一知半解,那写出来的解说词很可能会让电视机前的观众听得云里雾里,甚至出错误、闹笑话。因此,在下笔之前,撰稿人需要对材料进行充分地占有和消化,深入思考,然后化繁为简、深入浅出,找准一个形象载体,用观众最容易理解的方式将信息传递出。

比如,在《让历史告诉未来》专题片中,需要给观众解释为什么1976年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份。如果撰稿人掉入了纷繁复杂的历史材料中,没有经过充分消化和思考,那么哪怕几百字也很难将那一年的时代背景讲清楚。但该片解说词仅用一句话就一针见血地概括出了那一年历史转折的特殊性:“1976年的天安门广场,三次降下了半旗。”(中央电视台1987年7-8月播出)撰稿人抓住了最具时代特征的形象载体,避免了抽象的历史回溯。观众从这句话中既能会意其所指,也能联想到由这“三次降半旗”而引发的历史变化和转折。这就是高水平解说词对抽象材料的有效传递。

二、具象数字,增加参照解说

抽象材料中经常会充斥着大量的数字,这是电视节目不可回避的内容,尤其是经济类、科技类报道。由于难以用画面进行准确的说明,一般都是通过解说词来介绍。然而,如果在解说词中直接引用数字,往往会听起来十分枯燥,这是观众最感无趣也最不容易记住的东西。同时由于电视节目转瞬即过,观众没有思考的时间,因此对于数字尤其是量级比较大的数字,会难以理解其代表的意义,只能模模糊糊地一听而过,电视内容无法实现有效传播。

因此,撰稿人在写作解说词时,需要对数字进行形象化的处理。常用的手法是在介绍完数字后,增加一个观众比较熟悉的参照系,帮助其理解数字的大小。比如,在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第五集《共享小康》中,提到“作为世界上城镇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中国每年要新增2000万城镇人口”。2000万这个数字量级较大,观众很可能一时反应不出2000万城镇人口是个什么概念,因此解说词马上补充了一句:“比欧洲一个中等规模国家人口还要多。”[2]

再比如,当电视节目涉及历史年份时,如果光说出年代数字,观众可能无法马上反应出那到底是什么年代。因此解说词在介绍年份后应进一步补充这个年代的著名历史人物或事件来进行补充。如在提到公元755年时,可接着补充这是唐朝诗人李白杜甫生活的年代,或在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唐朝从此由盛转衰。

此外,还可以配合字幕、图表等视觉手段,将解说词中的数字进行形象转化。

三、做好“翻译”,摆脱书面倾向

抽象材料所用的都是书面用语,尽管逻辑清晰、用词准确,但并不适用于电视语言。如果将材料上的话直接搬上屏幕用解说词念出,那势必会给观众造成理解障碍。如何把一个专业化领域的内容,通过恰当的词句,表达为观众易于理解、又不失美感的解说词,是对撰稿人水平的考验。有些撰稿人的文章乍看觉得很“专业”,但如果将这些文字放进电视解说词里就未必合适,往往既难懂又拗口,增加与观众交流的障碍。

有的撰稿人会担心,不用点专业术语、书面辞藻,会不会显得文章太浅、语言功底太差。其实,真正优秀的解说词,不在于使用了多少艰深词汇,而在于能根据主题的需要,恰如其分地与画面相互配合,让观众既能接收到有内容的信息,又能感受到语言之美。不顾观众感受、只顾卖弄文字,难以写出上乘的解说词。

因此,在讲解抽象材料上的内容时,需要对其进行通俗化的“翻译”处理,尽量使其常识化,将同一个意思通俗生动地表达出来。比如,在一个展示上海浦东开发建设的电视节目中,解说词需要说明浦东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撰稿人没有按照材料上的说法对其进行常规描述,而是这样进行了通俗又艺术地解说:“如果说月牙形的海岸像一张弯弓,长江就犹如一支待發之箭,浦东这块金三角,正是射向未来与希望的箭头。”这样既形象地阐释了浦东的特殊位置,又用富有想象力的语言给观众带来了更深远的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宣传是否善于创新,是否能够做到常做常新,是其发展壮大、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3]电视节目千变万化,时代潮流滚滚向前,电视解说词撰稿人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改进创新,使解说词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尤其是在融媒体时代,解说词需要顺应互联网发展大势,勇于创新、敢于变革,主动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不断探索新的表达手法,拓展同观众交流的渠道,为观众带来更高质量、更具生命力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电视解说词写作[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崔文华,2017

[2]电视解说词写作[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徐舫州,2016(2)

[3]习近平新闻思想讲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36

猜你喜欢
形象化电视
学诗2
浅析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运用
浅谈小班幼儿线描画指导策略
电视新闻摄像实验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案
电视媒体交通事故报道的现状与创新
地方电视民生新闻如何找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