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菲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互联网已然成为人们生产生活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中,新媒体的出现更是对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汉语言文学教学也不例外。本文在概述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新媒体 汉语言文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伴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网络用语的出现使汉语言文学教学受到了诸多限制;另一方面,各种新兴媒体的出现也为汉语言文学教学提供了新的平台。因此,研究新媒体背景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应充分认识到其中的机遇和挑战,并敢于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切实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和实效性。
1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
1.1課程目标失衡,课程结构也不甚合理
首先,一些学校在设置汉语言文学教学目标时,都较为重视知识目标,而甚少关注情感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等。这将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方位的发展。其次,一些学校在设置汉语言文学的具体课程时,大多倾向于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而对语言学科方面的课时安排较少,这就使得学生学习了过多的文学知识,但语言应用能力却难以得到有效培养。再加上当前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学生难免会受到一些不规范网络用语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提升。
1.2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陈旧,难以引起学生兴趣
首先,传统的汉语言文学教学主要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教师占据课堂的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在此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师生之间缺乏应有的有效互动,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严重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而且课堂气氛不甚活跃,学生根本没有机会进行思考和讨论,难以实现对于知识的深度掌握。其次,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仅限于课堂教授,且学生的思想和观念也发生了一些转变。而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仍沿袭传统,缺乏新鲜的信息,并与实际生活相脱节,这就更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课堂实效性逐渐降低。
2新媒体背景下汉语言文学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2.1优化课程目标,完善课程设置
首先,学校应将汉语言文学课程目标不平衡的问题重视起来,不仅关注学生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培养,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方面的培养,使学生拥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正确且健康的价值观、先进的学习方法等。总体来说,学生应通过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其次,学校应结合社会实际和学生需求,合理设置汉语言文学课程,将汉语言和文学并重,理论与实践并重,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2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教师可运用新媒体技术深入挖掘教学资源,搜集并筛选与学生实际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更新、整合和丰富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新媒体平台搜集汉语言文学课外学习资源,并将其推荐给学生,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教师可搜集新媒体平台上的网络用语,在加强汉语言规范教学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这些网络用语,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汉语言文学素养。
2.3合理利用新媒体,创新教学模式
当前汉语言文学教师应认清形势,正确认识新媒体,正确认识新媒体带来的诸多变化,并深刻认识到学生不仅仅可以从课堂上获得知识,还能够从网络搜集相关资源,甚至能够在网上与汉语言文学专家、教授等进行互动学习交流。因此,教师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合理利用新媒体,创新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手段的多元化。首先,教师可充分运用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并辅之以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合作探究教学法等,真正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互动,营造和谐的汉语言文学教学氛围。其次,教师可充分利用微博、豆瓣、知乎等新媒体平台,设置有关汉语言文学的相关话题,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互动交流,使学生真正参与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中来,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并且教师还能从中了解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优劣势,并予以针对性的个性化辅导。
3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已然进入新媒体时代。在此背景之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也应积极顺应潮流,实行进一步的改革,以便使自身更具时代性和人文性。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应该充分认识到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课程目标、完善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积极应对新媒体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黎丽.新媒体环境下的汉语言文学教学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9(31):236-237.
[2] 刘洁.互联网时代汉语言文学教育教学发展困境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