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平
摘 要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是当前中小学老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整理了部分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字词教学,希望给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语文 字词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于第四学段(7~9年级)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2020年2月份,在疫情的影响下,正常开学时间延迟,网上课程成为主要授课方式。由西安市教育局和西安教育电视台联合推出的名师公益优课于2月1日做了录课安排,作为“李志龙名师+初中语文研修共同体”的成员,本人担任录制统编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社戏》三个课时的教学。
由于录制课程一节课的时间很有限,每节课只有15分钟,《社戏》作为三课时的教学,每节课上必须尽最大可能将教学目标明确化。经过思考,初步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第一课时:速读梳理;第二课时:精读品析;第三课时:跳读提升。
从一开始备课时,就有一个困惑——关于本课的字词该怎么处理的问题。是依照常规讲解?还是为了节省时间不处理?或者是在相关段落中进行讲解?就这样,几次三番的加上了又删去,但最终决定从《社戏》这篇小说中选取部分重点词语来完成讲解,即把有助于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相关词语出示在课件里,并结合小说中的相关语句进行讲解。比如:“归省”“行辈”“撺掇”“宛转”“蕴藻”等词语。“归省”是指出嫁的女儿到娘家看望父母。本篇小说写的就是“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的故事。类似于这样的词语,在给学生解读时,实际上是想从词语入手引导学生简要了解小说内容。另外,考虑到授课的方式是网上录播,缺少与学生的互动,重点词语的出示解读还有助于学生做好基础积累。
课程录制于2月6日结束,2月8日上传西安市教育电视台名师公益优课平台,直到2月10日播出,对于《社戏》中的字词所引发的关于语文课程中的字词教学问题一直留存在心里。
2月15日我在江苏省语文教学名师丁卫军老师的朋友圈里看到这样一条消息:
“网课,多一点“有用”的。宅家里,学习各类网课微课。我在想,是不是可以不要在学生自己能做的事情上绕,比如读音纠正,比如轻易可以获得的作者简介。不要在“一望而知的”的东西上兜圈子……录网课,慎重!”
看到丁卫军老师朋友圈里的消息,心中的疑虑和困惑更是无法停止。当然,丁老师所发的信息并非针对课上的情况。然而,这也反映了一个极其普遍的问题:大多数语文老师在设置课程时,字词的读音纠正、作者简介这样的基础环节是存在的。
为此,思考之余,和我们语文教研组的赵文艺老师也做了沟通,赵老师说:“娟平,你做的对着呢,因为你上课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且是网课,要适当考虑学生差异。真正有多少学生能够自觉的在课前预习字词?估计人数是非常少的,所以我觉得还是有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说一说重点词语。不过,这篇文章字词太多,不可能全部涉及,因为微课时间有限,可以考虑字词的选择性处理。”
那么,对于读音纠正、字形辨析等基本的字词教学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到底该如何进行呢? 基于以上原因,2月16日,以微信语音的方式向西安市中语会原理事长赵明老师请教关于目前语文学科网上录课的字词教学的看法。赵明老师指出,字词教学应该有,但最好是随文讲解字词。还要分辨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弄明白的,哪些是需要老师讲解的。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什么都讲。“录播课”只是录个课件的画面,老师的讲述成了“画外音”。学生连老师的影子也看不到,效果又差了一层。时间只有15分钟左右,课堂容量十分有限。这样,就不能像45分钟的课堂那样,讲求完整的教学程序,解决各方面的问题。“录播课”必须集中精力,在15分钟内,抓一个主要问题“讲清楚”,让学生“听”明白,在不能互动的情况下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
得到赵明老师的回复后,对于初中语文阶段的字词教学又多了些许认识。字词教学在初中阶段语文课程中必不可少,但是,到底应该怎么去教,值得思考。
对此,我们可以知晓,字词教学在初中阶段应当是必不可少,学生要达到“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怎样的方法能更适合于初中的学生呢?正如赵明老师所说的“最好是随文讲解字词。还要分辨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弄明白的,哪些是需要老师讲解的。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什么都讲”。这就要求,(下转第202页)(上接第174页)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要在字词教学的方法上多做思考,“不必把字词抽出来正音、释义。建议把包含这些字词的句子拿出来,上画面,老师朗读句子,顺便正音、释义。”结合文本中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引导学生认字识词,教学效果是不是会更好?至于“上画面”可以根据具体所教的内容来定,有需要用画面来帮助学生理解那更好,如果不需要那也不用勉强。在《社戏》一课中,我选择了“归省”“宛转”“蕴藻”等词语。在解读“宛转”“蕴藻”着两个词语时,我将文中的原句选出来读给学生听:“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并以此来结合句子,引导学生明白“宛转”是用来形容声音圆润柔媚,悠扬动听的意思。不过,正如赵明老师所说:要是“把包含這些字词的句子拿出来”会更加直观,更有益于学生理解。
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数老师认为字词教学是应该要有的,但是有时候又觉得浪费时间,要么课堂上对字词不做处理,要么就是将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词语全部讲解,甚至还会加上课下注解中的部分词语。事实上,关于字词教学的问题,是一线老师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实际上,只要我们在方法上些许的灵活一点,适当“过滤”出文本中需要教的词语,老师和学生都轻松。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对于初中阶段(第四学段)识字的要求是:“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这就需要我们在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上面我们所提到的老师要“过滤”,要“分辨哪些是学生自己能弄明白的,哪些是需要老师讲解的”,正好给学生独立识字留有空间,对于课堂上不教的字词,学生可以借助字词典独立完成识字;对于课堂上有选择性的教的字词,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
关于初中语文课程中的字词教学——一个极其微不足道的问题,在这里提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如有不妥之处,望批评指正。最重要的是除了字词教学以外,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有许许多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问题。以研究者扎实细致的教学态度,科学务实的语文人精神来对待语文教学,相信,这是今后更多语文教师努力地方向!
参考文献
[1] 于殿喜.小学中年级语文字词教学策略分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10).
[2] 次仁拉姆.小学语文高年级字词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