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
摘 要 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是“三全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低年级段促进学生对专业、职业的认同,对职业素养提升起到重要作用,目前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而以协同创新的视野,是将政校企等参与各方在与各自需求相匹配的合作期望上达成一致的基础上,通过能力上的优势互补,达成合力开展人才培养的的新模式,通过构建有效的工作体系,同时研究分析多方的利益契合点,并试图构建效用评价体系,以促进工作有效推进。
关键词 协同创新 社会实践 利益契合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1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存在问题
1.1工作机制不完善
社会实践往往认为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块工作,多数高校将相关工作职能放在学生工作线上,工作体系上往往是团委—团总支—实践队的三级管理机制,与教学工作线结合往往是两条线,不能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不能很好合力发挥人才培养的合力作用。
1.2形式比较单一
受部门的职能影响,普遍集中在思政育人范畴,以暑期社会实践、公益服务类型居多,重在学生的意志品质磨炼、人格情操价值观的培养,而专业认同、职业认知、职业素养提升等方面锻炼不够。
1.3内容缺乏针对性
社会实践的内容设计与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结合不紧密不具有针对性,培养内容泛化,同质化。
1.4缺乏经费保障
社会实践活动经费主要来源于高校,但高校经费有限,开支大,社会实践资金扶持有心无力,难以满足实际要求,严重影响社会实践广泛和深入开展。
2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功能定位
2.1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实践的最重要的功能,社会实践让学生沉浸到真实社会环境,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的磨砺,树立与深化学生对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认知与感悟,并促进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
2.2符合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人才的培养不是割裂和孤立的,在国务院“三全育人”的要求下,社会实践工作要深刻融入专业人才培养中去。提供实践的内容不仅要有“通识”部分,还要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具有差异化的活动内容提供,以满足相关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培育、职业规划实施等。
2.3专业职业认同感提升的助力
提供社会实践专业“个性化”内容设计,加强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紧密联系,通过目标明确,内容特色的实践活动,促进相关专业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的提升,从而更有效发挥学生参与专业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推动职业规划的尽早开展。
2.4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方式
充分利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群众,一方面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另一方面在开展社会公益服务过程中,学生能收获自身专业、职业的价值感和自豪感。
3协同创新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构建
3.1协同创新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体系的意义
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育人的目标要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统一起来,明确社会实践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以何种途径培养人才,以何种方式培养人才,达到什么样的培养指标。要将政府、行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在社会实践培养方案的设计当中去,形成政校企协同育人的共同利益基础。政校企协同创新共同开展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的育人模式,有助于社会力量参与到实践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过程中来,大大丰富社会实践内容的维度、深度与广度;有助于加强除教学层面外有关职业素养层面的人才培养力度,更深入践行“三全育人”的工作要求;有助于学生职业规划的有效形成,提升专业、职业认知,提升就业能力。
3.2在原有社会实践合作项目基础上深化紧密合作
高职院校基本具备若干各类各层次品牌社会实践项目,有些社会实践项目还开展了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可根据具体情况在原有及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多边紧密合作。由原校方主导转变为企业、政府作为参与主体的市场化、社会化需求主导;校内由原团委、学工部等学生工作一线部门为主导转变为学生工作线、教学工作线联合参与的新形态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模式;由原指派型、报名型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转变为具有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任务的第二课堂教学项目。
3.3理事会形式的“政-校-企”组织工作机构
在利益趋同的前提下,政校企各方均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可参照校企合作的理事会形式,形成多边协商机制,在此机制下共同研讨、制定高职院校相关专业社会实践育人的工作体系,社会实践人才培养任务。
一是合作开发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育人的第二课堂课程,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育人标准化课程体系;二是合作研究专业技能服务社会的模式,社会实践模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造成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可根据专业特色,研究并丰富社会实践的活动形式;三是合作构建社会实践考核管理机制,对学生的实践成果予以有效反馈,校方主要作为实践人员的派出方,而政府、企业方面作为实践的接收方,应作为重要的考核方参与其中,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闭环,从而促进学生从“校园人”角色向“社会人”角色的转变;四是合作保障社会实践经费落实,在明确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各方共同投入经费(或等同的人力、物力资源)支持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五是师资互聘,建立指导教师队伍,在理事会架构下,双边或多边参与者共同投入资金资源、师资资源,并开展师资互聘,校方教师挂职企业单位,企业相关管理或专技人员受聘成为学校兼职教师;六是开展以项目为依托的社会实践服务及科学研究,双方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职业素养的提升,确定社会实践项目,制定具有针对性地实践活动内容或科学研究活动。
4协同创新高职院校社会实践育人工作体系实现的关键问题
4.1寻求各方利益契合点
一部分高职院校社会实践活动还存在着走过场,追求新闻曝光等“作秀”思想,而接受社会实践的企业单位、地方社区等往往也“心知肚明”予以“配合”,但也有相关单位明确予以拒绝。因此,首先需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念,将人才培养的工作做实,方能开诚布公地与相关单位洽谈。
相关企业单位用人痛点在于:
(1)毕业生职业素养不足。在岗位胜任力方面虽然可由大三顶岗实习教学工作予以提升,然而高职院校学生对于职业认知的不足,对职业认同度不高,对职业规划的进取心不够,这些方面都将在未来严重制约其在企业中的就业意愿、就业稳定性、职业技能的精进,这些非技能因素的锻炼与学习应在低年级段与相关企业协同创新开展社会实践中进行职业素养方面的培养。
(2)企业的人才吸引力不足。顶岗实习往往安排在大三学年,且需进行企业分流,主导权在学校和学生中。也有较有实力的企业与学校开展订单班培养等校企合作形式,但一般介入手续较为复杂、门槛较高。而校企双方开展基于协同创新的社会实践育人活动,在低年级段即介入人才培养,学生对企业的品牌认知将大大强化。
对于学校的痛点在于:
(1)学生职业规划意识不强。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自择权相对较小,对专业及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存在概念模糊,前景迷茫的问题。在低年级段理论学习的动机不强,在高年级段进入顶岗实习阶段后,又发现自身能力不足,容易造成对自身职业发展规划思路不清的问题。
(2)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学生对自身职业规划不清晰,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不扎实,都会造成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不足的问题。反过来又影响学校的招生吸引力。
(3)社会实践经费不足。目前社会实践的经费基本由学校的学生工作经费或团学经费提供,因生均经费的限制,不可能普惠到每个学生,形成隐性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政府、企业的介入能有效补充相关经费或有关物力、人力资源的不足问题。
因此协同创新社会实践必须抓住各方的痛点,利用各方优势资源形成利益契合机制。
4.2建立协同创新社会实践效用评价体系
4.2.1建设原则
(1)评价主体多边化,引入“理事会-学生”多方评价机制,利用主体的不同视角对该实践项目、实践人员进行评价;(2)评价维度设计结构化,在理事会管理层对实践项目的成效、教师指导业务能力进行评价,在理事会的互聘指导教师层,对学生个体实践的表现、效果予以评价,在学生层面对自身参与实践后的收获进行主观评价;(3)评价指标可把握,评价者要对社会实践进行阶段性、真实性、具体性的考察,通过各阶段的评价材料,最终做出科学的评价。
4.2.2维度及框架性指标设置
具体考核方式和指标设置是难点,细则可由指导层根据具体项目的设计、开展方式进行进一步的细化,但从整体架构上应注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维度和框架性指标。
参考文献
[1] 张雪红,何宜丽.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存在问题及提升对策[J].高教学刊,2019(24):60-62.
[2] 赵浩轩,王洪明,邱明浩.浅析大学生社会实践评价机制建设[J].教育时空,2015(03):147.
[3] 张礼敬,吴善敏,陶刚.大學生社会实践考核指标体系构建[J].新课程研究,2017(05):16-19.
[4] 黄成忠,张育广.基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视角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J].文教资料, 2014(3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