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秀静
菏泽鄄城县董口镇的鱼骨村,位于山东、河南两省交界地,曾经是黄河滩区典型的贫困村。导航到董口镇政府驻地,要经过一段河南区域,甚至手机随手拍的图片定位也是“河南濮阳”。历史上,鱼骨村就曾经因黄河“调河”被一分为二,一半划归河南,一半划归山东。
地理位置的独特还不算什么,这个拥有257户人口的村子,还是董口鎮唯一一个被黄河浮桥“隔开”的村庄,与同为一个行政村的刘庄等3个村及董口镇政府驻地隔河相望。村民往来行政村和镇驻地要走1公里的土路,再穿过一座黄河浮桥。赶上汛期浮桥不通时,原本四五公里的路程,需要绕道东明黄河大桥,走87公里,或者绕经高速,走110公里,途经两省、三县、六镇。
“村民需要就医时,赶上浮桥不通,就去临近60里外的河南濮阳县城,但孩子上学不行啊,村里小学只有一二年级,大点的就得去镇上了。赶上浮桥不通时,村民只能绕路百公里送孩子上学。”
地理位置尴尬、交通不便,老村的生活环境更是黄河滩区的典型。
2020年5月25日傍晚,我们从董口镇经浮桥去鱼骨旧村。村书记冯再国建议乘坐他的皮卡前往。过了浮桥,汽车在一条宽阔的土路上前行,道路南侧就是干涸的滩区洼地,一眼望去,除了低矮的杂草,就是广袤的沙土地。几辆越野车在荒凉的滩地上奔驰、体验“沙地越野”的激情,车身后飞起的尘土升腾起一条条“黄龙”。冯再国显然有过体验,他说,“玩着挺刺激,但搞不好就会陷进沙子里。”
道路北侧是大片耕地,其中就有冯再国承包的300亩农田。冯再国介绍,他在百亩沙土地上种植淀粉含量高的红薯,制作成无污染、纯手工的红薯粉条,每年产量可达上万斤,由于工艺传统、口味纯正,很受附近百姓欢迎,这两年产品供不应求。他已经打算把“黄河滩粉条”做成品牌,继续壮大加工产业。
黄河社区新貌。
正值初夏,粉条的生产期已过,冯再国又在路边的农田里种植了西瓜、金银花等作物,更远处,则是新引进的山药种植,他指着远处看不到头的田野说,“今年光山药就投资了100多万元”。
过了冯再国的承包地,往右一拐就是通往鱼骨村的乡间小路了。我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要开皮卡前往。这条高低不平、起起伏伏的土路,普通轿车已经不可能通过。皮卡车门窗紧闭、低速行驶。冯再国说,由于沙土很滑,感觉跟在“水里开车”一样。车窗前,黄土卷着尘沙扑面而来,宛如被“船头”掀起的一排排巨浪。车轮旁飞溅的尘土,也像被游轮斩出的波浪。
皮卡车在层层浪沙的包围下,“乘风破浪”驶向一片高岗,“这就是鱼骨村的村台了”,冯再国说。一行人下车回望,来时路上升腾起的尘沙竟然绵延几十米,久久不绝。
即将被夷为平地的鱼骨村村台。
几个月前才拆掉的老村经过土地平整,几乎找不到一丝曾经存在过的痕迹,只有脚下隆起的土岗还提示着这片村台的高度。再过一段时间,这里也要夷为平地了:百米之外,多辆工程车正在村台的边缘挖掘、装运沙土。远远看去,村台的高度已经“没过”卡车的车身。冯再国说,这些沙土是运到河南去建设高速公路的。根据工期要求,50多万方的沙土,要50辆卡车晚上干四个月才能运完。很难想象,当年的村民如何肩挑手扛,相互扶助,垫起两三米高的“连台”。
返回途中,路遇熟人,对方一边摇下车窗给冯再国打招呼,一边“呸”地吐出一口灌进嘴里的尘沙。想起村民们常说的那句话:“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
时间定格在2019年春节,那是鱼骨村居民在老村度过的最后一个新年。跟儿子一起在外打工的高治水去跟年近八旬的老母亲告别。母亲的老屋里,许多地方墙皮已经脱落,靠墙悬挂着一张因年久积灰而变得黑漆漆的幔帐。由于室内光线灰暗,几位老人就着门口的亮光围坐,一边不停地做着手上的假发活计——村里的扶贫助农项目,一边与高治水聊天。高治水告别出门时,老母亲没有起身,但好几次抬起双眼向儿子离开的方向张望,那张遍布皱纹的面孔令人心酸。
这是山东艺术学院师生拍摄的纪录片《河水洋洋》里记录的一段鱼骨村普通村民的生活。
外出打工,离开简陋的家园与低收益的农业生产,是多年来鱼骨村青壮年的普遍选择。老弱妇孺留守在家,唯有过年才可以团聚片刻。老村有记忆中的乡愁、有令人牵挂的亲人,却承载不了年轻人对于新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村里条件差,停车没法停、上厕所也不方便,一到晚上连个路灯都没有,说实话孩子们也不愿意回来”。5月25日,年近70的村民范彩云在她的新居里告诉记者。
鱼骨村粉条厂的“黄河滩”粉条参加全国精准扶贫产品展示会
传统的粉条制作工艺,要在晴朗的冬日,进行自然晾晒。
范彩云有四个孩子:一个儿子三个闺女。分别在山东菏泽、青岛、河南濮阳等地打工。这几年孩子们挣点钱,有的也买车了,但老村道路难走,连个停车的地儿都没有,更别提生活的种种不便。即使不说,范彩云也知道孩子们嫌弃。
她还清楚地记着黄河发大水的经历。“我来了40多年,因为水灾,盖了五次房,最近的一次是1996年垫村台,各家建自己的村台,垫到差不多3米高,跟邻居的村台连在一起,就叫‘避水连台”;“ 1975年那次水最大,屋子都没了。村民们外出躲避,等水过了再回来”;“1996年那次也不小,解放军都来了”。旁边的人介绍,由于上游河道支撑不住,1996年黄河水漫淹到旧村,乡里用船把村民接到镇上的临时安置点。
因此,对于搬迁,范彩云说“反正我是愿意的”。
在社区搬迁指挥部的临时办公点,冯再国介绍:滩区群众早就盼着搬迁了。十几年前,就有人说过可能要搬到东营去;两年前,有两个村的村民自己出钱搬离了滩区;现在政府给拨款建设新区,大部分老百姓是高兴的。即使有不同意的,也是因为年龄大等问题,村里的办法是让家里的年轻人给做工作。
滩区迁建采取村民自愿选择的原则,由于90%以上的鱼骨村居民同意搬迁,外迁方案很容易通过了。
2019年10月29日清晨,天还不亮,宁静的黄河滩就被络绎不绝的“突突”声打破。鱼骨村的村民们,蹬着电瓶车、三轮车跨过黄河浮桥赶到新落成的黄河社区选房。
新房分110平方米、85平方米两个户型,每套都自带一楼“车库”。
“俺家5口人,不拿钱就能住上110平方米的楼房,还退给了7000元。”在记录选房的电视画面上,村民冯再县乐得合不拢嘴,“以前孩子到镇上上学,遇到浮桥拆了,要么住在亲戚家,要么绕道去接,很不方便。搬过来后,社区里就建学校,在家门口就能上学。”
记者在黄河社区看到,?社区建有学校、幼儿园、综合服务楼,还有潍柴动力对口帮扶建的致富车间。这个致富车间租给一家假发制品加工企业,村里的妇女可以在此计件操作、灵活务工,经营者也不用再一家一户地去上门收发。
社区人士介绍,黄河社区占地228亩,由57栋五层楼房构成,能容纳6个外迁村1116户、3718人居住。
2020年5月,齐鲁周刊记者二进鄄城,老鱼骨村居民范彩云已经把她的一楼车库改成了小卖铺,货架上堆放着香烟、白酒、矿泉水等商品,墙壁正中间则悬挂着一幅红色背景的毛主席像——在鲁西南各地,类似的红色文化依然处处可见。
2020年1月,在大众日報“和总书记说说心里话”视频节目里,43岁的鱼骨村书记冯再国动情地说:“去年11月份,我们鱼骨村村民从黄河滩区搬进黄河社区,一字之变,开启了滩区群众的幸福生活。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这变化,是党的好政策带来的。我们对习总书记表示衷心的感谢!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勤劳的双手,早日把黄河滩变成花果滩、幸福滩。”
冯再国是转业军人。1996年,20岁的冯再国离家参军,在乌鲁木齐度过了6年的部队生涯。他说,部队生活磨练了意志,开阔了眼界,退伍后,冯再国主动辞去卫生院的工作,返乡创业。他的志愿是:带领鱼骨村村民走上致富道路。
冯再国先是承包了80亩地种植大蒜,那年市场行情好,第一年销售额就到了60万元,减去10多万元的投入,净挣40多万元。
黄河滩区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尝到甜头的冯再国继续扩大面积、增加种植品种。“咱们沙土地粮食产量不高,但适合种植块茎类、瓜类、中药材等作物”。冯再国又承包了200多亩流转地,种上了西瓜、金银花、黄金梨、山药等经济作物。
不光种植,冯再国还成立合作社、升级农业产业链:从河南请来专业的师傅培训本村农民,手工制作红薯粉条,并投资建设红薯地窖、粉条加工厂。冯再国说,去年加工了两万斤粉条,由于工艺传统、口味纯正,不到春节就全都卖完了。现在,冯再国的粉条厂每年安排七十多名贫困村民打工,从地瓜栽种、翻秧到粉条晾晒、包装,村民可以在合作社长期务工,每天工资60元+一顿午饭,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一万多元。
“今年,我打算再流转几百亩地种地瓜,把地瓜粉条加工生意做大,打出自己的品牌,带动更多乡亲们富起来”。
冯再国在新区的房子有110平方米,花几万块钱做的装修曾经吸引来许多群众参观。在冯再国的新家里,装修风格典雅,窗外望去,社区小广场的风景尽收眼底。
如今在黄河社区 ,不时可以看到一些外地车牌。鱼骨村民搬进黄河社区,更多的人开始返回家乡。
黄河滩区自然资源丰富、土地污染少、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怎样将建设黄河滩区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相结合,让滩区群众“住的好、能致富”?坚持将滩区迁建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实现安居与富民同步推进、生态与产业同步发展,真正让黄河滩成为一片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花果滩、幸福滩,鱼骨村民的跨河搬迁是一个缩影,也是一种尝试。
冯再国在他的承包土地上,身后是百亩瓜田。
鱼骨村村民范彩云在社区新家给我们讲“过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