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护理职业信仰教育

2020-06-15 06:30谢琪
山东青年 2020年4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护理

谢琪

摘 要:信仰是个人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崇尚和选择,是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个体、社会、国家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将要从事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专门工作,必须要有职业信仰,尤其是护理职业,直接关系到生命健康,必须要有坚定的职业信仰。护理职业信仰教育是护理专业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可以真正将护生培养成为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白衣天使。

关键词:护理;职业信仰;信仰教育;方式

“信仰”一词,最早出现于佛教唐译《华严经》,原始意义上指的是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是对某种思想或宗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敬仰,并由此进行终生不渝的价值追求;是一种导向,更是支柱,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活动、行为方式。信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代大学生身处信息开放、多元的大环境,做好信仰教育,是高等学校实现立德树人的必要条件,也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途径。

信仰分很多种,包括政治信仰、文化信仰、职业信仰、宗教信仰等等,但不论是哪一种信仰,都足以影响行为、转变思想,甚至改变人生方向,而职业信仰,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因此本文重点讨论如何加强职业信仰教育。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学生,将要从事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专门工作,必须要有职业信仰,在大学期间,利用关键时期,对学生们进行职业信仰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更可以帮助学生们提高求职就业的竞争力,既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也有利于行业和社会的稳定。

一、职业信仰教育的必要性

大部分同学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未来的职业,这种选择方式存在许多弊端,再加上专业调剂等意外因素,导致学生们对专业的满意度整体水平不高,樊明成[1]对全国31个地区175 所普通高校47000余名2007级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整体专业满意度为49.2%,护理学类的专业满意度为50.41%,说明有接近一半的护理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专业的不满意得不到改善,则会发展为对职业的不满意,自然没有职业信仰可言。反之,今早开展职业信仰教育,增加职业满意度,也可以转变学生对专业的态度,从而建立优良学风。

二、护理职业信仰的现状

护理职业信仰是护理人对职业意义、规律、准则的信服和崇拜[2],对所从事的职业报以崇高的敬意,能够遵循护理誓言来规范行为,具有良好的职业修养,引导护理学生学习本专业知识,护理职业人做好本职工作,坚持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实现人生价值。近年来,“护士荒”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而就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但无论是临床护理人才离职,还是高校护理专业“生源”不足、学生在读期间转专业、毕业转行等等,暴漏的深层次原因是对护理职业的不认同,缺乏职业信仰,责任感和归属感降低。杨杰文等[3]就护理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分别向高校护理专业1年级和4年级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年级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偏向于积极与发展,而随着年级的增长,接触到临床的机会增加,4年级护理本科生的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更偏向于理性与现实。蔡华勤等[4]对134名大专护生进行调研,仅有15.67%的学生对医务工作有崇拜之感。

三、开展护理职业信仰教育的方式

1、完善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信仰教育的机制。建立健全职业信仰教育机制,从制度的高度为护理专业学生开展信仰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制度保障。

(1)加强学校及学院领导对于学生职业信仰教育的意识。学院制定一系列计划,从学生入学第一天开始,由浅入深,点滴渗透,实现职业信仰教育的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加强落实和监督,严格按照“一分布署,九分落实”的高标准,监督计划实施到位。

(2)健全师生反馈及评价机制。当代大学生是标准的“90后”,个性张扬,思维发散,若一昧采用“填鸭式”教育,则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和抗拒,因此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健全反馈和评价机制。师生的评价畅通与否直接影响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师生的反馈意见则有利于完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

2、拓宽护理专业学生职业信仰教育的途径

(1)扩宽信仰教育途径的宽度。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之外,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新平台,线上资源的时效性、便利性、丰富性,结合线下课堂的专注和直观,形成线上线下互补的教育模式。同时,信息高度发达的现在,导致网络环境十分复杂,在利用新媒体进行教学的同时,也要提高学生们甄别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们获取正能量、积极的、有价值的资讯,摒弃负能量、虛假的垃圾信息。

(2)扩大信仰教育途径的维度。以护理专业课教师为核心圈,以高校辅导员为次级圈,以临床医院的护理人员为辐射圈,构建以护理专业学生为中心点的同心圆,形成圈内圈外全方位无死角地教育模式。护理专业课教师提高业务水平,用严谨地教学态度感染学生,让同学们重视所学知识,自觉将课本的每一个病例分析当作身边的病人,树立“健康所系,性命所托”的意识。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进行信仰教育本就是分内之事,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的专业、职业等,利用职业的高尚,激励学生们努力学习,建设优良学风,带动班级形成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而临床护理职业人,抓住学生见习、实习的短暂时间,用实际行动为学生们阐释护理职业的意义和伟大,生动地改变学生们对职业的偏见。

3、创新护理专业学生信仰教育的方法。好的方法是成功的前提,任何事情,要解决都需要采用好的方法。

(1)事件激励法

自1912年为纪念弗洛伦斯·南丁格尔设立“512”国级护士节开始,护士作为“白衣天使”,面对历次考验,都给出了满意的答卷。从2003年SARS爆发到2019年末新冠肺炎的肆虐,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榜样,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守护病人的健康,这样的精神,像灯塔,指引着迷茫学子的方向,也坚定了护理人一往无前的步伐。不论是为了抗击SARS而牺牲的叶欣、王晶等人,还是在新冠肺炎阻击战中牺牲的柳帆,每一个英雄的背后都是鲜活的故事,这些事件,不仅仅能感动人,更可以激励护理专业学生,为了护佑生命而努力进步。

(2) 情景触动法

护理专业的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逐步学习专业课,与此同步进行见习、实习等临床实践课程,见习对于学生的意义是非凡的,区别于被动的课堂接收知识,见习锻炼的更是护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主动学习能力等等,既可以整合理论知识,又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职业。在这个过程中,带教老师的寄予患者的帮助、安慰、护理,以及患者反馈给护士的善意、感谢、信任,都是提高学生护理职业信仰的良药。

(3)互动交流法

大部分学生对于专业不满意的原因是不熟悉,片面的评价或是负面的言论都会加剧学生的恐惧、不满,因此,定期组织学生与专业课教师、临床护士的互动交流,让学生们最快捷、最直观、最真实地认识专业和职业,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学生们在提问、质疑的过程中收获答案和人生的方向,教师和护士在解惑、答疑的过程中输出护理职业信仰的真谛。

信仰是个人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崇尚和选择,是个体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个体、社会、国家的发展都十分重要。大学生是未来的希望,有高尚的职业信仰,既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也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尤其是护理职业,直接关系到生命健康,必须要有坚定的职业信仰。所以,护理职业信仰教育是护理专业学生教育的重中之重,真正将护生培养成为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的白衣天使。

[参考文献]

[1] 樊明成.我国大学新生的专业满意度与专业选择调查分析[J].教育与考试,2011(05):61-64.

[2] 郑一瑾,徐晶,余桂林,程红,路兰.“护士荒”背景下高等护理教育职业信仰教育的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30(04):76-78+80.

[3] 杨杰文,麦小菡,佘毅敏,欧丽娅.1年级和4年级护理本科生职业态度和职业价值观的调查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05):72-75.

[4] 蔡华勤,罗中元.某校大专护士生信仰现状及原因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08(18):147-148.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护理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信仰教育的思考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中医护理实习带教的思考
中医护理在社区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