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
摘 要: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中2933篇产后抑郁文献,借助知识分析软件CiteSpaceV,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自21世纪开始,国内产后抑郁领域研究不断发展,对产后抑郁的研究主要在于症状、影响因素和干预治疗,蕴含着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产后抑郁的研究也扩展到二胎产妇、产前抑郁和新生儿父亲等领域。
关键词:产后抑郁;可视化分析;文献计量;CiteSpace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为文献数据来源,检索条件为:主题:产后抑郁;时间跨度:2000—2019;文献来源:模糊。共获得相关文献3042篇(检索时间为2020年1月19日)。为保证研究的严谨和精确,经过数据处理和人工筛查,检索结果中剔除了非研究型文献以及与“产后抑郁”主题不相关的文献。最终筛选出2933篇有效文献作为研究样本。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借助的分析软件CiteSpaceV。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主要功能是对输入的文献数据生成可视化分析矩阵,进一步得到关键词、作者、机构等的共现矩阵。本文选择的是最新版CiteSpaceV作为工具。
二、整体分析
以“产后抑郁”为主題词,将1978年至2019年以来国内有关产后抑郁研究的发文情况绘制折线图,如图1所示。
图1中显示,从2000年来,国内产后抑郁研究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在2012年后,上升趋势明显,逐步上升到300篇左右。在2018年达到峰值370篇,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内对产后抑郁的研究已经相对成熟,发文量稳步增长。
从图1也可以看出,在2017年前,产后抑郁领域核心期刊发文量呈波浪上升的趋势,在2017年达到顶峰。
三、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作者和机构
从核心作者分布来看,图3所示的研究者在国内产后抑郁领域均有一定影响。科学产出与科学家之间的合作频次紧密相关,并且科学家的高产出率与合作的高水平呈正比例关系。
具体来看,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施慎逊(18篇)、唐启盛(15篇)、汤月芬(13篇),较早在产后抑郁领域有所建树的是仇剑崟团队(1998年)、何凌云团队(2002年)、汤月芬团队(2004年)、于瑞丽团队(2004年)等。整体而言,在产后抑郁领域研究中,国内形成了多个团队开展研究。
由图3可知,我国发表过关于产后抑郁研究的文献的机构有140个,其中发文较多的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安徽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等。 图3研究机构图谱中,节点网络的分布较松散,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机构之间的合作并不紧密。
(二)研究热点
图4是关键词时间线,颜色较浅的表示最近的时间,颜色较深的为较早的时间,年轮越大表示该关键词相关研究的研究结果越多。可以看出,随着政治经济的变化、学术领域的发展,每个阶段都会有新的关键词的引入和研究、新的热点爆发,促进产后抑郁领域研究的发展。
图5关键词突现代表某关键词突然涌现及所持续的时间,是分析研究热点、研究方向的强有力工具。现将2000年到2019年的二十年间,以每五年为一个阶段进行划分,分析每个阶段的研究热点。
①第一阶段:2000—2004年。这一阶段,产后抑郁领域的研究在已有萌芽的基础上,获得了初步发展。
在这阶段发生突现的关键词中,EPDS的强度为4.0513,较为显著。EPDS即为爱丁堡孕期抑郁量表,是由Cox等于1987年编制成的专门用于孕期抑郁筛查的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国内在上个世纪90年代引入EPDS。
②第二阶段:2005—2009年。这五年的发文量比前一阶段有了一定的增加,研究的方向也更多元,更加重视社会支持和家庭健康在产后抑郁的治疗和预防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
2009年,王玉琼团队将EPDS进行重新修订,使其更符合中国内地语言习惯。之后,EPDS广泛应用于产妇抑郁的测评和研究中。运用相关量表了解了解产后抑郁症状和影响因素依然是研究的重点。
③第三阶段:2010—2014年。2010—2014年间,产后抑郁领域的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研究者们加紧了对治疗方法的研究。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成为关注的重点。
杨歆科、唐启盛(2012)指出,应用中医药针对产后抑郁的防治已成为目前医学界和社会普遍关注的课题。王春香等(2011)用自拟解郁汤对产后抑郁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良好。在西医治疗方面,程素满等(2011)通过观察治疗产后抑郁患者,得出结论帕罗西汀与马普替林治疗产后抑郁症疗效相当。从研究者的结论可以看出,虽然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体系,但是相互结合更有优势,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针对不同类型的病人有不同的治疗方案。
④第四阶段:2015—2019年。最近的五年间,产后抑郁的相关研究进入了繁荣期,共发文1593篇,平均每年318篇,研究内容也更细节化。
该阶段的研究中,许多研究者更加关注产妇的心理干预,家庭、社会的作用逐渐被重视。任婷等(2015)认为,家庭为中心的产科护理对减轻产妇压力和产后抑郁情绪有着重要作用吴静(2019)通过对照试验得出结论,对孕产妇进行心理护理,对降低产后抑郁发生率具有良好效果。
四、结论与展望
本文借助CiteSpaceV可视化文献分析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2000年到2019年间国内产后抑郁领域研究相关文献涉及的研究作者与发文机构、研究热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研究发现:①在20年中,国内产后抑郁领域的研究呈上升趋势。②虽然多是团队合作,但是团队与团队之间、机构与机构之间合作较为松散。长久发展不利于学术的交流与合作。③当前国内产后抑郁的研究侧重于患者年龄、学历等方面,对地理分布、时间趋势、家庭结构等特征的研究仍需探索。④目前研究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仅限局部地区的调查,缺少大范围的数据统计和动态发展情况的研究。⑤已有研究多是从产妇周围的微观环境出发,但是针对国家、社会层面制度环境的讨论欠缺。同时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尚有较大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李杰、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6 年,第 10-16 页.
[2]谢彩霞.科学计量学领域科学合作研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 ,28(6):5-8.
[3]侯剑华,胡志刚.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情报,2013,33(4):99-103.
[4]杨歆科,唐启盛.论产后抑郁症“补虚祛瘀,颐脑醒神”治法[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04):1131-1135.
[5]王春香,陈桂莲,龙梅.解郁汤治疗产后抑郁症27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09):292.
[6]程素满,陈金峰,李志榕.帕罗西汀和马普替林治疗产后抑郁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03):145-146.
[7]任婷,陈洁,王循红,王杨,纪艳丽.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优质护理对产后抑郁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03):479-481.
[8]吴静.心理护理对孕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9,26(19):149.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