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燕 张文秀
摘要: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广泛关注。人们需求愈发多元化,也带给了建筑工程企业不小的挑战,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尤为重要且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问题本身提出了相应的强化措施。
Abstract: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has not only raised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but also aroused widespread concern about the quality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increasing diversification of people's needs has also brought challenges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mpanies. Therefore,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strengthening measures for the problems.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Key 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quality supervision;management;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0)14-0023-02
0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其工作开展情况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质量。随着人们对居住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参建各方都加大对质量监督管理的力度,但监督管理体系和信息化水平还是存在缺陷。基于此,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作为政府授权的专门机构,相关人员应对管理中问题产生的本质进行剖析,为后续方案制定提供依据,进而不断改进监管水平。
1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质量监督体系有待完善
房屋建筑工程是需要多方协作的复杂的项目,工程参建方包括建设、施工、监理、勘察、设计、检测等,这种复杂的构成势必会影响工程质量[1],虽然在房屋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方面有了相应的制度并不断完善,但是不够全面,都是些内容生硬笼统且含糊其辞的条框性内容,具体的质量监督标准和后期评价指标没有细致入微的划分,导致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随意性很强,让具体的工作出现了很多隐形的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比如参建各方在招投标之前相互结盟,压低价格,这样势必会降低工程质量标准,这种现象在建筑行业屡见不鲜,已经形成了行业潜规则,由于行业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该现象无法杜绝。
1.2 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表面化
房屋建筑工程的发展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这一现状使得很多施工企业和施工人员在思想意识上只注重数量和速度,把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有所忽视,施工过程中往往凭借多年的施工经验进行施工,并没有把质量监督的相关规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即便是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对相关工作监督检查时,也是做表面文章弄虚作假,并没有把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到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程质量。
1.3 主管部门质量监督的方式过于具体、范围过于狭窄
目前,我国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范围主要在施工阶段,对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的核查过于程序化,管理模式单一[2],管理理念有很大的局限性,出现了政府监督方式过于具体而监督范围过于狭窄的问题。过于具体的监管方式使工程建设规模和有限的监管力量之间产生较大的矛盾,从而出现监督面越大,监督管理的深度和有效性越不够的现象;仅仅依靠在施工阶段对工程参建各方质量监管行为和工程实体质量的监督,而对于勘察、设计等阶段的质量监督力度不够,只能对施工质量起到监督作用,这不利于政府部門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进行宏观的、全面的监控。
1.4 相关人员专业素质水平低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监管人员完成的,涉及的专业知识非常广泛,包括力学、材料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工程管理等,需要具备较强专业知识的人才[3];但很多企业在安排监管人员时,对相关人员不进行考核,非常随意地安排岗位,很多甚至都不是建筑工程质量相关专业,不具备质量监督管理的专业技能,这导致其只能起到监督作用,并不能提出专业性的指导意见。有些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人员工作不认真负责,敷衍了事,对工程质量不合格的情况视而不见,未从根本上落实监管工作,无法保障工程质量。
2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强化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仅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关键,它还关系到千千万万消费者的安全和切身利益,所以针对目前房屋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监管问题,需要及时改进,现提出以下几点强化措施。
2.1 完善工程质量的相关法规
建筑业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关于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相关法律规定出现不足之处,导致许多问题无法可依,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及时根据建筑业的发展情况从以下三个方面作出调整:一是制定房屋建筑工程的技术标准,加强对技术要求的管理;二是及时对一些监管规定中的不合理条款进行更新,保证其适应当前的发展;三是需要相关人员对制定出的法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使其真正落实到位,从而保障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4]。通过完善工程质量的相关法规,为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督提供法律制度方面的保障,这不仅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管理以及企业在执行监管工作时有法可依,提升监管工作的有效性,也有利于消费者满意度的提高,从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使其长远发展。
2.2 严格控制市场准入机制
目前,房屋建筑工程数量越来越多,并且房屋質量关系到每一位居民,需要政府部门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加强管理,严格控制市场准入机制[5]。当房屋建筑工程启动时,各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每道程序,从立项、标书制作、工程计划地制定以及确定施工单位、人员等各环节,各管理部门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对未达标项目果断拒绝。针对无立项许可以及施工标准未合格的,不仅要进行严厉打击,而且要及时取缔其施工权利。
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入市场前,设置的所有工作流程都要严格执行,将那些企业信用良好、施工技术较高的房屋建筑企业,通过严格的程序被筛选出来,使其发挥自己的优势,为人民建造出高质量的房屋建筑工程,从而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高品质要求。
2.3 优化监督管理的工作模式
蓬勃发展的建筑业也给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监管提出新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传统的监督管理模式难免会有漏洞,为保障监管的科学有效,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监管模式也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创新。
例如,施工前期加强对项目设计、采购等环节的监督管理,尤其是随着市场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一些固有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必须进行职能深化或改革,所以监管部门也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职能定位和工作方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严格按照监督计划进行主体建筑的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做好对主要结构的监督,主要包括重点部位、重点结构、关键的分布分项工程的验收工作;严格控制工程实体质量,从施工设备、选用的建筑材料做好质量检查,特别对及其重要的材料一定要加大检查力度,必要时加大对原材料的抽查频次;在竣工验收时,应对房屋建筑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检查验收,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如发现质量不合标准时,责令停工并加大违规的惩处力度,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从根本上保证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
2.4 加强监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不管制度多先进,关键还是要靠人来落实,所以优化人才队伍是加强质量监督的关键措施之一。目前房屋建筑工程监管中出现人才不足的问题,需要房屋建筑企业及时解决:一要积极引进有专业技术背景的人才,将他们所学的科学化理念和技术带到监督工作中,为企业发展补充新鲜血液;二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包括职业素养及管理能力,提升综合素质,为他们提供发挥能力的舞台,从而达到留住人才的目的。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自身职责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必须有扎实的专业技术知识,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熟悉建设工程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熟练掌握监督的方法和手段,以具有发现质量问题、鉴别质量问题和解决处理质量问题的能力,提高质量监管工作效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质量的监督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工程质量问题贯穿整个寿命周期,工程质量的优劣与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有直接的关联,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目前监督管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这需要政府部门、房屋建筑企业及广大人民群众集思广益参与研究和讨论,使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能够有效提高,实现企业与消费者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马秀云.房屋土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问题与强化建议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02):151-152.
[2]王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创新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7(37).
[3]王宁.爆炸:冲击的是房屋更有设计理念——访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原总工程师邸小坛[J].建筑,2015(17):32-33.
[4]鞠录平.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6):129-130.
[5]冯定益.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监管过程常见问题及措施[J].中国设备工程,2018(8):14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