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之美

2020-06-15 06:25司伟涛
东方收藏 2020年3期
关键词:灯柱战国底座

司伟涛

灯是光明的身影,吉祥的背影,幸福的剪影,是古代人民生活的历史缩影。古灯虽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但多数灯具的基本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一般由灯座、灯柱、灯碗几部分组成,底座与灯盘由灯柱相连,都有储油的容器,都有点燃的灯捻。但也有一些差别,如有一根灯芯的,有多根灯芯的;有单支烛台的,也有多支烛台的。

至于我国最早何时使用灯具的,目前没有确切的说法。从考古发现来看,比战国更早的墓葬中还没有发现灯具。而战国墓葬中只有少量的发现,汉代以后随葬品中的灯具就逐渐多了起来。《楚辞》有“华镫错些”的词句,即是对灯的咏颂。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灯具发展的初级阶段和第一个高峰期,奠定了我国古代灯具发展的基本形制和基础,在我国灯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一时期里,灯具已不仅仅只是用来照明的工具,也是美轮美奂的艺术品。其承载了当时最流行的设计理念、最高超的工艺技术、最大众的社会文化等。

在河北平山县中山王族墓中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其中就有几件精美的灯具。出土于中山成公墓中的簋形铜灯,灯钎设计在顶部的盖内,点灯时掀开灯盖,把顶端支柱支起,以保持灯体稳定,闲置时又可将灯盖合起,使簋身与灯盖紧密扣合。这充分显示出古人缜密的铸造思想与独特的美学观念。

此外,还有一件古代灯具中的罕见杰作——十五连盏铜灯(图1),不仅是实用品,而且是艺术品。连盏灯,又称“连枝灯”或“树形灯”,出现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高82.9厘米,是目前发现的高度最高的战国灯具。

该铜灯整体造型仿佛一棵大树,枝头有十五只灯盘,高低有序、错落有致,灯盘是古代灯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用于盛放油脂燃料。灯架可拆分为八节,每节各有榫头且形状各异,便于安装,并可根据需要接上灯的数目。树干上有游动攀爬的螭龙,树枝间小鸟引颈呜叫、群猴嬉戏玩耍。猴子有的在树枝间游荡,有的蹲踞在枝条上,还有的四肢并用向上爬去,活泼可爱。灯的圆形底座由三只独首双身的猛虎托起,底座上站着两个男俑,正高兴地向上抛撒食物来逗戏猴子。

考古专家认为,它并非是放置在桌台上的案灯,应该是置于房中的落地座灯,其精妙的构思,称得上战国青铜灯具中的极品。

在中山王族墓中还出土了一件银首人俑铜灯(图2),其精美程度实属罕见。高66.4厘米。整体造型是一个耍蛇男子的形象,他两手分持三盏灯盘。男子的头部为银质,经长时间氧化呈现出黑亮色,眼睛是黑宝石镶嵌而成。男子胡须微翘,笑容可掬,表情生动。身穿锦纹长袍,长裙曳地,广袖低垂,风度潇洒。男子右手握住一条小蛇,蛇头上挺用吻部拖住长长的灯柱,柱面装饰着夔龙戏猴。左手握住一条小蛇的后尾,蛇身卷曲,头部昂起,吻部顶着一盏灯盘,灯盘是古代灯具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用于盛放油脂燃料。还有一条蛇盘踞在底部灯盘内,蛇头顶住男子左手所握的蛇,保证了全灯的重心稳定。

此灯所塑造的男子形象赤手搏持螭龙,当有一定的神话寓意,也可能是寄托了古人的一些美好愿望。人物发型也很工细,发顶盖方巾,于右侧上部打一花结,系巾的缨带结于颏下,可见此灯的人俑是灯具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难想象,当三盏九捻灯点燃之后,它不仅给人带来了光明,而且当火光映照银首人俑、栩栩如生的小猴和游动的蟠螭时也给人带来了优美的艺术享受。

战国时期的灯具以青铜质为主体,多为贵族实用器。此灯不仅是目前所见装饰最为华丽、形式較复杂的战国灯具,也是高度较高的战国人俑灯具,是将实用性与装饰性有机结合的典范代表。这些灯具的铸造工艺、服饰花纹都为我们今天研究战国的社会风貌、衣着服饰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资料,也带我们领略千年以前古人生活中的深夜之美。

(作者工作于河北博物院)

猜你喜欢
灯柱战国底座
日本红绿灯突然倒塌,元凶是狗尿
天空之城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连接天地的灯柱
可以360度旋转的智能鱼缸
船底座星云
孟母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