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洁华 陈爱君 戴沛美 林楚芳 涂红艳
摘 要:杂交育种是番木瓜传统的育种方式,但育种难度大,费时且杂交成本较高。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快速实现番木瓜优良品种种苗的繁殖,降低育种成本和难度,保证品种纯度。高效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是番木瓜组织培养实用化的首要条件,其中外植体的选择和培养条件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番木瓜离体培养植株再生的器官发生途径和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并对两种途径中不同外植体诱导效率及培养条件进行比较,以期为番木瓜植株再生体系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番木瓜 离体培养 再生体系 器官发生 体细胞胚胎发生
中图分类号:S667.9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breeding method of Carica papaya is hybrid breeding, which is difficult, time-consuming and costly. Tissue culture is economic, efficient, and practic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pure and excellent varieties of Carica papaya. Explants and culture conditions are especially importan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high efficient regeneration system in tissue culture of Carica papaya.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organogenesis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of plant regeneration in tissue culture of Carica papaya, and compares their induction efficiencies and culture condition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f regeneration plant system of Carica papaya.
Key words: Carica papaya; in vitro culture; regeneration system; organogenesis; somatic embryogenesis
番木瓜(Carica papaya)俗称乳瓜、万寿果,是番木瓜科(Caricaceae)番木瓜属(Carica)多年生草本植物[1],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重要水果。番木瓜果实风味好,营养价值高,此外,番木瓜还具有重要的工业价值。
杂交育种是番木瓜传统的育种方式,但是育种时间长、成本较高,且番木瓜植株性别复杂,种子不耐藏,自然发芽率不高[2]等因素也影响育种效率。番木瓜属于异花授粉植物,后代性状分离严重,个体抗病性差异很大,用种子繁殖的育种方式难以保持优良种质特性[3]。环斑病毒病引起番木瓜产量下降,是目前阻碍番木瓜产业的主要因素。预防此病的主要手段是制备转基因番木瓜植株[4],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消费者的选择。建立番木瓜离体器官植株再生途径培育组培幼苗,可以克服常规育种的缺陷,实现规模化种苗的生产,也是获得无毒种苗的途径。再生植株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创造新的种质资源,如具有抗逆性及功能性的种质资源,这将大大提高番木瓜育种水平。
器官发生途径和体细胞胚胎(简称体胚)发生途径是两种常用的番木瓜离体植株再生途径。器官发生是指外植体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形成根、茎、芽、花、枝条等器官的过程。体胚发生是指体细胞组织在离体培养条件下产生与正常受精卵发育方式类似的胚胎结构[5]。
植物的器官发生和体胚发生均可通过直接和间接发生途径实现。直接途径是指从外植体上直接诱导出芽或体胚,间接途径是指外植体先经过诱导获得愈伤组织,再由愈伤组织诱导出芽或体胚。本文主要对番木瓜离体再生体系的器官直接发生途径和体胚间接发生途径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1 番木瓜离体植株再生体系的器官发生途径
1.1 以不同外植体建立器官发生途径
1.1.1 以侧芽为外植体诱导器官发生
利用侧芽使成熟番木瓜植株再生,成活率很低[6]。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侧芽的诱导植株再生的技术得到改善,其再生植株的成活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将番木瓜的侧芽作为外植体,在含有MS+BA 0.4 mg/L+NAA 0.1 mg/L+GA3 1 mg/L培养基中培养,芽诱导率达40 %左右[7]。汤亚飞等[8]将番木瓜“穗黄”侧芽接种于MS+BA 1 mg/L培养基中获得不定芽,接着在2/3 MS+BA 0.4 mg/L+GA3 0.3 mg/L培養基中继续培养,也取得较好的诱导率;陈健等[9]用类似的方法和激素诱导的芽增殖系数为4.7。后有研究发现,番木瓜的侧芽经MS+BA 0.5 mg/L+NAA 0.1 mg/L培养基诱导后,再接种于MS+BA 0.5 mg/L+NAA 0.1 mg/L+GA3 0.2 mg/L+ AD(腺嘌呤)2.0 mg/L培养基上,其增殖倍数高可达6.7倍[10]。除了利用BA、GA3、NAA来诱导芽,还有利用其他试剂来诱导的,效果也较好,如在MS+NAA 0.02 mg/L+BAP(苯并芘)0.2 mg/L培养基中诱导芽,出芽率可达50 %[11];用甘氨酸100 mg/L处理的番木瓜芽增殖率最高,用精氨酸100 mg/L处理的番木瓜芽长最高,添加活性炭和氯化钴处理的番木瓜芽增殖率和芽长也得到增加[12]。
对侧芽诱导后的组培苗进行生根,发现IBA的浓度对番木瓜不定芽的生根率影响较大。较高浓度的IBA有利于番木瓜不定芽根系的诱导,选择的基本培养基和NAA浓度范围对出根率影响不显著[9]。王丽萍等[13]发现 IBA浓度为1 mg/L时,番木瓜诱导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高达82.63 %,且生根长势较好,而随着IBA浓度的增高,生根率降低,根数减少且质量也差,这与王龙甫[10]的研究一致。但有研究表明,在IBA浓度为4 mg/L时,生根率最高可达90 %,移栽成活率达84 %[14]。Bindu等[12]在附加IBA 3 mg /L和AC 0.05 %的MS培养基中,诱导的根更多。张秀春等[11]将诱导的不定芽在MS+IBA 0.5 mg/L培养基中进行暗培养,一周后再转接至1/2MS与蛭石1∶2混合的培养基中培养,根诱导率达90%以上[11]。
番木瓜组培苗的生根存在着品种或基因依赖性。不同品种在生长调节剂诱导生根作用下,其生根率不同。在相同的生根环境下,番木瓜“梭罗”品种的生根率比“蜜红”品种的生根率高出20 %左右[15]。
1.1.2 以茎段为外植体诱导器官发生
将番木瓜无菌种子苗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接种到MS+6-BA 0.5 mg/L+IBA 0.01 mg/L培养基中诱导出芽,平均增殖系数为5.2,接到MS+6-BA 0.5 mg/L+IBA 0.1 mg/L继代增殖培养基时增殖系数高达 7.92,而且幼苗长势较好[16]。而在含有6-BA 0.5 mg/L的培养基中,番木瓜茎段可以诱导出较多的芽,且芽苗态正常,基部有愈伤组织生成[17]。叶维雁等[18]发现较高浓度的6-BA(高于0.5 mg/L)会降低出芽率,以0.5 mg/L为最佳,同时,加以低浓度 NAA对腋芽萌芽率的提高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如在MS+6-BA 0.5 mg/L+NAA 0.1 mg/L培养基中,腋芽萌芽率可达76.67%;“漳红”番木瓜的茎段在激素组成为BA 0.6 mg/L+KT 0.2 mg/L+NAA 0.15 mg/L培养基中诱导出的芽增殖效果较好,且苗木长势好[7]。
不同的培养基会影响茎段诱导的试管苗的生根率。MS的水平、IBA、NAA、AC(活性炭)的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番木瓜的生根率,且影响程度为 IBA>AC>NAA>MS培养基,最佳诱导生根培养基配方为MS+IBA 2.0 mg/L+NAA 0.05 mg/L+AC 0.02 g/L[19]。还有研究表明,茎段在1/2 MS培养基培养20 d后再进行生根培养,那么生根率和每株生根数均显著高于不定芽直接进行生根培养获得的生根率和每株生根数[18],推测原因是,经1/2 MS培养基培养后的不定芽体内较高浓度的6-BA和KT得到一定程度的稀释。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认为在以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番木瓜植株再生过程中,前期的诱导培养基中6-BA的浓度对于出芽有较大的影响,以0.5 mg/L为最佳。后续的试管苗生根的诱导中,一定浓度的IBA和AC会促进根生长。
1.1.3 以胚轴为外植体诱导器官发生
以胚轴为外植体再生番木瓜植株的方法简单,由于再生植株是直接发育而不受愈伤组织期的干扰,避免了再生体间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重现性也比较好。以胚轴为外植体再生番木瓜植株的关键环节是胚轴诱导出芽。在含有添加不同浓度的TDZ(噻苯隆)的MS培养基上诱导以番木瓜上胚轴段为外植体的不定芽,以TDZ 0.55 mg/L效果佳:芽再生频率最高和每株外植体形成最多的芽[20]。将番木瓜无菌苗的下胚轴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芽时,在MS+6-BA 0.75 mg/L+NAA 0.2 mg/L培养基中可获得93.3 %的出芽率,而当6-BA浓度为0.5 mg/L时出芽率仅为40%,6-BA浓度调至1 mg/L时,出芽率为66.6 %,可以看出,过高或过低的6-BA浓度可能对下胚轴茎段出芽的诱导具有抑制作用[21]。
1.1.4 以茎尖为外植体诱导器官发生
茎尖的分化程度较低,是生产脱毒苗的理想材料,同时利用茎尖培育的再生植株成活率相对较高[22]。
1989年我国首次报道番木瓜大田苗茎尖和侧芽离体培养成功[3]。茎尖在添加BA 0.5 mg/L+NAA 0.1 mg/L的培养基上,芽诱导增殖系数较高,可达6倍以上[23,24],且诱导的芽生长速度快[25]。但也有研究表明,BA 0.8 mg/L+NAA 0.2 mg/L的激素组合培养基最适合茎尖诱导芽,诱导成苗率可达87.6 %,增殖系数可达8。而将BA的浓度增加至0.8~1.5 mg/L时,不仅不能提高增殖系数,反而增加了芽苗的玻璃化率及变异率[26]。
除了激素,蔗糖的浓度也会影响茎尖的诱导效果,如随着培养基中蔗糖浓度的提高,番木瓜试管苗的株高显著降低,芽增殖系数显著增加[26]。
以茎尖为外植体诱导的试管苗不仅诱导率较好,而且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也高。如將番木瓜的无菌芽继代生根,在MS+IBA 1.5 mg/L+AC(>2 g/L)的生根培养基上,可正常生根,并可以形成完整的植株,将试管苗移栽到室外,成活率达80 %[23]。在添加1/2MS+IBA 0.3 mg/L培养基上,试管苗的生根率达到89.3%,大规模移栽的成活率高达90%以上[26]。在IBA 0.75 mg/L+NAA 0.05 mg/L+KT 0.01 mg/L的生根培养基中,平均催根率达到81.1%;将诱导生根后的组培苗置于50 mg/L的生根剂(双吉尔-GGR)里浸泡8 h,平均成活率达到91.1 %,且番木瓜苗生长速度很快,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25]。
可以看出以番木瓜茎尖为外植体,无论是其芽的诱导增殖率、根的诱导率、移栽成活率,都普遍较高,效率可达80 %以上,且试管苗的生长较好,是比较理想的外植体材料。
1.2 以不同外植体建立器官发生途径的比较
1.2.1 不同外植体器官发生的效率比较
不同的外植体离体器官诱导成苗各有优劣。如以侧芽诱导时,虽然生根率较高,但是芽诱导率和增殖率较低。茎段的芽增殖系数较高,幼苗长势也较好,但是茎段腋芽的出芽率低,且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较低。以胚轴诱导时,出芽率和生根率均很高,但可能使用不是很多。而以番木瓜茎尖为外植体,无论是其芽的诱导增殖率、根的诱导率、移栽成活率,都普遍较高,且茎尖建立培养体系的时间较短,但采集茎尖对有限的优良两性株是一种损失。综合来看,茎尖更适合作为外植体进行番木瓜的离体再生。但是,番木瓜具有基因或品种依赖性,同一外植体不同品种也会导致诱导效率不同。
1.2.2 不同外植体器官发生的培养条件比较
在以不同外植体进行番木瓜离体器官发生时,施加外源植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对离体器官的再生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NAA和6-BA这两种激素。NAA和6-BA浓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导致诱导效率低下,综合上述来看,以番木瓜离体器官作为外植体进行芽诱导时,BA 0.5 mg/L+NAA 0.1 mg/L诱导效果较好[10,16,18,23-25]。
2 番木瓜離体植株再生体系的体胚发生途径
2.1 以不同外植体建立体胚发生途径
2.1.1 以胚珠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
Litz等[27]于1982年,首次将胚珠诱导愈伤组织,在此基础上诱导产生体细胞胚,并再生植株获得成功。对番木瓜“穗中红”和“园优一号”两个品种的受精胚珠进行培养,在含有改良MS+ADS(硫酸腺嘌呤)160 mg/L+NAA 1 mg/L+BA 0.5 mg/L+GA3 1 mg/L +蔗糖 4%培养基中,可以获得理想胚性愈伤组织和体胚,接着在MS+ADS 160 mg/L+NAA 1 mg/L+KT 0.5 mg/L+GA3 1 mg/L+蔗糖 4 %培养基中体胚产生正常具三裂片和根系的小植株[28]。可以看出,在依赖于培养基外源激素条件下,即NAA(或IAA)、BA(或KT)和GA的特定配比组合,以胚珠作为外植体可以诱导胚珠愈伤组织及胚性愈伤组织,体胚可以发育成苗,并能产生正常的具三裂片叶片的完整植株。
2.1.2 以子叶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
以番木瓜“穗中红”和“Hawaii solo Sunset”两个品种的小芽子叶为外植体,在MS+2,4-D 1 mg/L+BA 0.3 mg/L+NAA 0.05 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94.93 %,5周后子叶全部愈伤化;将获得的愈伤组织接种于MS+BA 0.5 mg/L+NAA 0.1 mg/L+CH(水解酪蛋白)500 mg/L培养基,获得的体胚多且能正常成苗;同时发现添加ADS 160 mg/L+CH 500 mg/L虽能显著提高体胚的发生率,但是增加了畸形胚的比率,有的畸形胚发育到最后仅有一片叶[29]。
蔡雪玲等[30]将2个番木瓜品种的子叶接种于改良MS(有机元素全量,其他元素减半)+2,4-D 1 mg/L+KT 1 mg/L+Gln(谷氨酰胺)0.4 g/L+AC 1 g/L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低至0~3.9 %。此结果与曾继吾等[29]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可能原因是所取子叶日龄不同。曾继吾选用的子叶较成熟,幼苗已经长出了叶片,而蔡雪玲选取的是刚刚展开的子叶,叶龄较短[30]。可以看出,子叶日龄会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子叶日龄越大则诱导率越低,因此在用子叶作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时,应取叶龄较年轻的子叶。
2.1.3 以幼胚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
将番木瓜的幼胚作为外植体,在MS+2,4-D 1 mg/L+BA 0.3 mg/L+NAA 0.05 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的诱导率达85.6 %[29]。当开花后自然授粉低于90 d的幼胚完全不能够诱导愈伤组织,大于120 d的效果较差,而处于90~120 d的幼胚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佳[31],这一点并与Fitch 等[32]的研究结果较一致。当2,4-D浓度控制在0~10 mg/L的范围内,番木瓜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率随2,4-D浓度的增高而增加[31],在2,4-D 10 mg/L的培养基较适合于番木瓜幼胚诱导愈伤组织、幼胚诱导、增殖培养和体胚诱导[30]。这些研究表明以适宜成熟度的幼胚为外植体可以获得较高的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
2.1.4 以叶片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
周鹏等[33]以番木瓜实生苗叶片为外植体,在MS+KT 0.5 mg/L+2,4-D 1 mg/L+蔗糖3 %~4 %培养基上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并获得胚状体及不定芽再生植株,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诱导得到植株。以番木瓜 “漳红”品种组培苗的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在改良MS(有机元素全量,其他元素减半)+2,4-D 1 mg/L+BA 0.5 mg/L+KT 0.5mg/L+Glu(葡萄糖)400 mg/L+蔗糖3 %的固体培养基上,可以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采用两步生根法,将胚性愈伤所形成的体胚再生植株先接种于1/2 MS+IBA 0.5 mg/L+AC 1mg/L的固体培养基中暗培养7 d后,转移至1/2 MS+AC 1g/L+VB2 9.4 mg/L的固体培养基上光照培养,生根效果最好,移栽成活率可达45 %以上 [34]。以番木瓜叶片为外植体,在改良MS(有机元素全量,其他元素减半)+2,4-D 10 mg/L+NAA 5 mg/L+KT 2 mg/L+BA 0.5 mg/L+AC 1 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的比例达78 %,但质量较差,而且体胚发生率极低,只有7.84 %[30]。
可以看出,以叶片为外植体诱导体胚时,获得的愈伤组织质量较差,体胚发生率也不高,推测原因是叶片属于分化程度较高的器官,相比未成熟胚等一些来自于胚或者幼嫩组织,其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胚发生的难度较高。
2.1.5 以茎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
Yie等 [35]将番木瓜的茎段接种在NAA 1 mg/L+ KT 0.1 mg/L的培养基中,获得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移到含有低浓度IAA(0~0.5 mg/L)和较高浓度KT(1~2 mg/L)的培养基,可再生得到苗和胚状体。 在MS+NAA 2 mg/L+KT 1 mg/L+GA 1 mg/L +AC 0.2 mg/L培养基中,发现番木瓜茎的愈伤组织生长量和体胚生长量多,且成熟体胚在不含激素的培养基上成苗率高达71.8 %[36]。在1/2 MS+2,4-D 2 mg/L+Glu 400 mg/L+蔗糖6%培养基,也可以将番木瓜的茎段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进而诱导长出胚状体[37]。
2.1.6 以根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
关于用根诱导番木瓜愈伤组织研究较早,根作为外植体的愈伤发生率较低。Chen等[38]用根作为外植体进行诱导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较少,但每个外植体的愈伤组织可产生100多个体细胞胚。将番木瓜的根为外植体时,在含有改良MS(1/2MS无机盐+B5维生素+CH 500 mg/L+谷氨酞胺 200 mg/L+甘氨酸2 mg/L)+NAA 2 mg/L+KT 1 mg/L+GA 1 mg/L+AC 2 g/L培養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和体胚的效果最佳,如可以获得中等数量的愈伤组织和大量的体胚;在体胚诱导成再生植株过程中,在MS0(不含激素)培养基上体胚的愈伤化很少,成苗率最高,达到71.8 %,但生长较为缓慢[36]。
将番木瓜幼根接种于附加NAA 1 mg/L+KT 0.5 mg/L+GA3 0.5 mg/L的改良MS(1/2 MS无机盐+B5维生素+CH 500 mg/L+谷氨酞胺 200 mg/L+甘氨酸2 mg/L)培养基上,可以获得100 %的诱导率,并且大量的愈伤组织并具有良好的胚性潜能;在含有NAA 0.25 mg/L+KT 0.25 mg/L的改良MS(1/2MS无机盐+B5维生素+CH 500 mg/L+谷氨酞胺 200 mg/L+甘氨酸2 mg/L)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可以连续继代并得到大量体胚[39]。此外,单独添加NAA或者GA并不适合体胚的发育,而KT有利于体胚的发育,且浓度为 0.5 mg/L最佳。同时实验表明1~3 g/L的活性炭有利于以根为外植体诱导的体胚发生[39]。
2.1.7 以胚轴为外植体诱导体胚发生
以“夏威夷”番木瓜的四个品种的下胚轴作为外植体,接种于改良的MS培养基中,均可以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在相同的条件下,四个番木瓜品种的诱导效率不同[40],由此可以看出番木瓜品种会影响诱导效率。将下胚轴作为外植体,在含有椰乳、ABA(脱落酸)及蔗糖的MS固体培养基诱导获得胚性愈伤组织,经分化培养可以获得番木瓜子叶型胚状体,而后接种于1/2 MS培养基中,植株再生率约78 %,炼苗成活率可达95 %以上[41]。该研究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ABA可抑制体胚细胞过速分裂而产生次生胚,并能提高子叶正常胚的发生频率,推测可能的原因是ABA能够诱导细胞内储存物质(蛋白质、甘油三酯类、脂类等)产量的增加,进而提高糖类的摄取量或淀粉的合成量,使胚状体的形态和生理发生变化[41]。还有研究表明,培养基MS+2,4-D 10 mg/L+NAA 5 mg/L+KT 2 mg/L+BA 0.5 mg/L+AC 1 g/L适合幼胚诱导愈伤组织,但是同样也适合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并且诱导率较高,为70.59 %,但体胚发生率极低,只有3.64 % [30]。
2.2 以不同外植体建立体胚发生途径的比较
2.2.1不同外植体体胚发生的效率比较
外植体类型和状况是成功诱导体细胞胚胎的关键。来源于不同器官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和体胚的能力是不同的。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诱导体胚发生的最佳材料是细胞分裂旺盛的幼嫩组织,如子叶、幼胚。幼胚不仅容易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而且胚胎发生能力强,是诱导体胚的理想材料[30]。番木瓜幼胚的成熟程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不同,开花后自然授粉90~120 d的幼胚效果为最佳[31]。此外,以幼胚诱导体胚的实验操作较简单、用时较短、材料可充分利用。
叶片和叶柄分化程度较高,愈伤诱导分化能力低于幼胚。根作为外植体的愈伤发生率比茎作为外植体的低,但来自根的愈伤组织分化体胚的能力较茎的高。番木瓜子叶日龄对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影响,叶龄较短的子叶诱导效果为最佳。
2.2.2 不同外植体体胚发生的培养条件比较
体胚发生的培养效果很大程度上受到培养基的影响,培养基各成分的组成与比例直接影响着诱导效果甚至试验的成败。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种类及比例在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长素包括2,4-D、IAA、NAA等,细胞分裂素包括6-BA、KT等。如在以子叶、幼胚、叶片、茎、下胚轴等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时,培养基中都添加一定浓度的2,4-D,一般为1 mg/L[29,30,33,34]。NAA+ KT+ GA或NAA+6-BA+ GA的激素组合培养基常用于胚珠、根、茎等外植体的诱导[28,36,37,39]。
ABA与细胞胚性启动和表达有关,因此添加ABA可促进愈伤组织的体胚发生[41]。培养基中的碳源主要为蔗糖,作为外植体诱导培养的渗透压调节物和能源,对胚状体的发育有重要影响,其浓度一般控制在3 %~6 %[28,33,34,37]。
3 小结与展望
以离体器官和体胚为外植体建立番木瓜再生体系是目前常用的育种手段,在实际应用中效率、时间等各有不同。以器官发生途径建立番木瓜再生体系,其难度要求较低,操作较方便,培养周期较短,出苗较快。以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建立番木瓜再生体系,可以获得数量较多的体胚细胞,且遗传稳定、繁殖速度快,但是诱导周期较长,体细胞胚胎并不能全部萌发成正常苗。而且,器官发生和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效率都会与外植体的类型和培养条件密切有关。因此建立番木瓜再生体系需要依据品种等实际因素选择合适的外植体并控制适宜的培养条件。
薄片培养可能是将来番木瓜离体培养再生体系的方向。薄片培养是将外植体横切成厚约0.3~1.0 mm的薄片,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也是获得再生植株的一种方式。该培养方式具有材料范围广、激素用量少、培养周期短、再生频率高等優点[42]。随着研究的深入,番木瓜的再生体系会不断完善,为缩短番木瓜育种年限、降低育种难度和提高番木瓜的种质特性提供可行的手段。
参考文献
[1] Silva J A T, Rashid Z,Nhut D T, et al. Papaya (Carica papaya L.)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J]. Tre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2007,1(1): 47-73.
[2] Caple A D, Cheah K T. Micropropagation of hermaphrodite Carica papaya L.‘Rainbowseedlings via axillary bud pathway[J]. Biotechnology,2016(12):1-5.
[3] 朱西儒,范怀忠,冯志萍,等.番木瓜茎尖和侧芽的离体培养[J]. 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5):49.
[4] 魏军亚,刘德兵,周鹏.番木瓜环斑病毒及其抗病策略[J]. 中国热带农业,2006(4):43- 44.
[5] 刘进平.植物细胞工程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6] Lai C C, Yeh S D, Yang J S. Enhancement of papaya axillary shoot proliferation in vitro by controlling the available ethylene[J]. Botanical Bulletin of Academia Sinica, 2000, 41(3):203-212.
[7] 陈汉鑫,康月惠,张朝坤,等.“漳红”番木瓜不定芽增殖培养基与培养条件的优化[J].福建农业学报,2010,25(2):176-178.
[8] 汤亚飞,蔡时可,王芳,等.“穗黄”番木瓜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简报)[J]. 亚热带植物科学,2009,38(4):79-80.
[9] 陈健,游恺哲,林冠雄,等.组培技术在番木瓜株性稳定上的应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04(3):22-24.
[10] 王龙甫.番木瓜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的研究[D].湛江:广东海洋大学,2010.
[11] 张秀春,赵平娟,冼淑丽,等.番木瓜“台农杂交2号”组织培养技术[J].分子植物育种,2016,14(12):3479-3482.
[12] Bindu B, Bindu Podikunju. Tissue Culture Protocol for In-vitro Propagation of Papaya (Carica papaya L.)[J]. Journal of Krishi Vigyan,2017,6 (01):205-212.
[13] 王丽萍,邓泽周,叶祖烈,等.成龄番木瓜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2,39(3):43-45.
[14] Roy P K, Roy S K, Hakim M L. Propagation of papaya (Carica papaya L.) cv. Shahi through in vitro culture [J]. Bangladesh Journal of Botany,2012,41(2): 191-195.
[15] 谢智旭,沈文涛,言普,等.2个番木瓜品种组培苗成苗率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4):47-50+85.
[16] 谢恩倍,欧善生,姚军,等.水果型番木瓜组织培养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495-15497.
[17] 黄东梅,李艳霞,林妃,等.番木瓜实生苗茎段组培快繁条件的优化[J]. 南方农业学报,2014,45(12):2215-2219.
[18] 叶维雁,王连春,刘惠民,等.番木瓜组培快繁效率的影响因子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15,42(11):59-64+2.
[19] 唐文忠,王小媚,黄伟雄,等.应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番木瓜组培苗生根培养基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1672-1675.
[20] Anandan R, Thirugnanakumar S, Sudhakar D,et al. In vitro organogenesis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of (Carica papaya L.)[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2011,7(5): 1339-1348.
[21] 李艳霞,黄东梅,金志强,等.番木瓜组织培养技术及植株再生的研究[J].中国热带农业,2015(5):58-60.
[22] Cardoso J C,Abdelgalel A M,Chiancone B,et al. Gametic and somatic embryogenesis through in vitro anther culture of different Citrus genotypes[J]. Plant Biosystems-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Dealing with all Aspects of Plant Biology,2016, 150(2): 304-312.
[23] 曾繼吾,易干军,周碧容,等.番木瓜茎尖离体培养研究[J]. 广东农业科学,2006(3):36- 39.
[24] 林治良,王长春,林瀚,等.番木瓜的离体培养快速繁殖[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1996(2):44-46.
[25] 黎小瑛,谢旭智,沈文涛,等.番木瓜实生苗两性株的鉴定及其组培繁殖体系的建立[J].热带作物学报,2019,40(9):1763-1769.
[26] 洪立萍.番木瓜的离体繁殖[J].生物学杂志,2008(1):45-46.
[27] Litz R E, Conover R A. In vitro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Carica papaya L. ovular callus[J]. Plant Science Letters,1982, 26(2-3): 153-158.
[28] 邹韵霞,郭惠珊.番木瓜胚珠高频率体胚发生和植株再生[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31(3):60-65.
[29] 曾继吾,易干军,张秋明.番木瓜体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研究[J]. 果树学报,2003(6):471- 474+521.
[30] 蔡雪玲,陈晓静,申艳红,等.番木瓜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体胚发生[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0(2):122-127.
[31] 饶雪琴,李华平.红肉小果型番木瓜品种“美中红”体胚的诱导[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1):73-76.
[32] Fitch M M M, Manshardt R M.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immature zygotic embryos of papaya (Carica papaya L.)[J]. Plant Cell Rep, 1990(9):320-324.
[33] 周鹏,郑学勤,曾宪松.番木瓜叶片再生植株初探[J].热带作物研究,1992(4):35-42.
[34] 何玮毅,陈晓静,申艳红,等.番木瓜叶片、叶柄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其体胚植株的发生[J].热带作物学报,2008,29(6):690-697.
[35] Yie S T, Liaw S I.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shoot tips and callus of papaya[J]. In vitro,1977, 13(9): 564-568.
[36] 叶克难,马蕾.番木瓜悬浮培养的体胚发生与植株再生[J]. 植物学报,1991(7):565-568.
[37] 袁欣捷.番木瓜环斑病毒CP基因IR表达载体的转化及抗病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
[38] Chen M H, Wang P J, and MaedaE,.Soomaticembt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in Carica papaya L. Tissue culture derived from root explants[J]. Plant Cell Reports, 1987,(6): 348-351.
[39] 黄俊潮,叶克难,陈谷,等.番木瓜体细胞胚发生及发育的影响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4):91-95.
[40] Fitch M M M. High frequency somatic embryogenesis and plant regeneration from papaya hypocotyl callus[J]. Plant Cell,Tissue and Organ Culture,1993,32(2): 205-212.
[41] 郭德章,鄢铮.番木瓜体细胞胚胎发育与植株再生[J].亚热带植物通讯,2000(1):38-40.
[42] 肖望,涂红艳,张爱玲,等.通过薄片培养技术建立白姜花高效植株再生体系[J]. 北方园艺,2016(3):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