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婷,张永红,朱佳婉,谢圣兵,张坤燕,姚静远,钟雪玲,唐佳,尹靖宇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超声诊断科,广东 广州 510510)
颈肩痛是临床较常见不适症状,目前康复治疗方法很多,但疗效缺乏客观评价依据。浮针是一种无痛针刺方法,其可以快速解除患肌痉挛,促进局部循环,缓解临床酸痛症状。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UE)不仅在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等器官疾病的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在肌肉骨骼系统中的评估及临床应用研究也日益增多[1-2], UE能实时、无创和准确地测量软组织硬度的改变,从而评价各种康复手段对肌肉的影响及治疗效果[3]。
本观察通过对行浮针治疗前后肌肉弹性值、肌肉厚度及局部压痛情况是否具有差异,从而观察UE在软组织及肌肉相关疾患疗效评价的应用价值。
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12月有颈肩部酸痛不适感的成年人30例,年龄20~45岁,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测试人群年龄(27.56±5.51)岁,体重(51.43±7.72)kg,身高(159.60±7.38) cm。所有参与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左肩做为对照组A给予单纯抗阻干预(单纯抗阻组),右肩做为观察组B给予浮针干预(浮针组)。
所有受检者均无颈肩部外伤史,未接受颈肩部手术,未服用任何会影响肌肉大小、硬度的药物,无其他神经、肌肉、骨科疾病及代谢障碍性疾病。
采用GE Logiq S8型号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9L探头,探头频率4.0~9.0 MHz,配有UE准静态超声弹性成像软件,检查模式选择MSK。由专人对每个患者分别检测左右肩部治疗前后肌肉厚度及弹性E值(E=S/e,E为应变大小,间接反映弹性系数,S为外加压力,e为物质受压后形变的大小,E越大,说明组织弹性越差,反之,E越小,组织弹性越好)。患者坐位,颈肩部放松,观察点取肩峰至颈根部1/2处,在肩部最高点做标记,做为观察中心点。探头横向定位,先观察中心点肌肉二维超声,测量此处上斜方肌与冈上肌的厚度,然后切换至Elasto组织弹性成像模式,采用实时双幅成像功能。操作时,探头垂直于体表,手持探头均匀用力,使压力指示棒为满格绿色,确保图像清晰,测量所观测点肌肉弹性参数相对值,反复测量3次,取其平均值做为E值,全程由同一名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测量。
肌肉厚度测量:治疗前后分别记录两侧中心观察点部位上斜方肌、冈上肌的厚度,测量方法如上所述。
30例颈肩部酸痛不适感成年人治疗前,两组各肌肉弹性E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各肌肉弹性E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浮针组比单纯抗阻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见表1、图1。
两组治疗前上斜方肌、冈上肌的厚度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斜方肌、冈上肌的厚度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肌肉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肌肉弹性E值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单纯抗阻组治疗后比较#P<0.05
注:A:治疗前上斜方肌弹性E值;B: 治疗后上斜方肌弹性E值
图1 浮针前、后上斜方肌弹性图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肌肉厚度比较(毫米)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单纯抗阻组治疗后比较,#P<0.05
治疗前,两组肌肉压痛VAS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VAS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浮针组比单纯抗阻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单纯抗阻组治疗后比较,#P<0.05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是近年较热的对组织硬度进行定量测定的方法,在肌肉硬度评估中有着独特的优势,现国内外大多学者认为是一种可以观察和量化组织弹性的新技术[4]。已有报道运用该技术评价正常肌肉以及与肌肉相关的病变[5-6]。如Bran-denburg 等[7]对儿童腓肠肌的研究证明了超声弹性成像是定量评估肌肉硬度的可靠方法。 Yoshitake等[8]发现超声弹性成像对肱二头肌测量的可靠性很高,说明超声弹性技术在评价肌肉硬度上是可靠的。超声对肌肉结构的显示和硬度相对值能为临床医生在疾病的疗效判断和随访上提供更多的信息。
然而软组织损伤或病变往往累及多层肌肉,UE对多层肌肉的观察尚未见相关报道。浮针治疗点在浅筋膜层,无痛且对肌肉组织无损伤,可以立即改善临床症状,本研究对浮针疗效进行实时观察,评价肌肉弹性改变与疗效的实时相关性。肩颈部斜方肌是临床常见疼痛部位,且该部位有上斜方肌和冈上肌两层肌肉,两层肌肉的厚度之和在常规超声弹性厚度测量范围内。通过UE观察浮针对此处的疗效,可以明确肌肉弹性、厚度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
观察结果表明,对比无论是浅层的斜方肌还是相对深层的冈上肌,两组治疗后的肌肉厚度改变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而弹性E值、压痛值(VAS)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浅层斜方肌和深层冈上肌的弹性E值都有所降低,而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E值下降更明显,由此看出:UE可以较好的反应肌肉硬度,且对观察范围内深浅层肌肉硬度变化均有较好的敏感性,因此超声弹性成像可以作为康复手段后评价疗效的一个客观依据。
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首先,样本量不多,因样本量太少有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其次,有研究表示年龄对所观察的弹性值有影响,且呈正相关[9],但本次研究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原因可能因样本量不多,最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虽有动态、无创、重复性好的优点,但其局限性受多种因素的干扰,如深度、体位、探头角度、操作者手法等多因素[10]。因此,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对相关因素进行规范,包括测量部位的选择、病人的体位和仪器设置及操作医生的熟练程度等,以及建立不同肌肉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也是目前大家觉得尚需解决的问题。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发展,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肌肉评估方面一定会有越来越大的应用价值及更深入的报导。
总之,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可以较客观评价肌肉硬度的变化,为软组织病变治疗效果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