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裁缝

2020-06-15 05:12罗学娅
农家参谋 2020年5期
关键词:搪瓷缝纫机棉袄

罗学娅

我第一次看见“请裁缝”,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那年,我下乡到一个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感觉那个冬天特别冷。房东吴四娘老两口,却在为侄子成亲的事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因为他们膝下无子女,这个父母早亡的侄子,就是他们唯一的后人。

他们提前杀了年猪,然后拿出存了很久的布票,到供销社扯了卡其布和碎花布,更多的还是自己用膏子染成深蓝色的土白布,计划着给新郎新娘一人做一件棉袄和一套新衣服,老两口也每人做件新衣裳。

请裁缝那天早晨,吴四娘早早备好了丰富的早餐:红苕稀饭,面粉粑粑,红豆腐,泡萝卜。吴四叔和他侄子则在上堂屋搭起了门板,摆放上他们准备好的布料、棉花。

我们生产队没有电,寒冬腊月白昼短,必须得抓紧时间干活。所以,裁缝师徒一到就马上开饭,饭后便迅速架起挑来的缝纫机,拿出剪刀、尺子,还有一个大大的搪瓷盅。师傅一边检查布料,一边听吴四娘的缝纫要求,接着,用皮尺量了吴四娘全家人的肩宽、领大、腰大、袖长、裤长等,很快进入工作状态,开始裁剪。

徒弟在一旁认真看着,师傅把简单一点的裤子以最快的速度裁剪出来,徒弟接过手就“哒哒哒”地踩起了缝纫机。

午饭有一碗莲花白炒回锅肉,还有一大碗炒瓢儿菜和一钵钵白萝卜汤。吴四娘特别解释:中午就怠慢了,晚上请你们喝酒。

师傅很敬业,尽快吃完饭又和徒弟一起赶活儿了。下午就有裁好的裤子做出来了,棉衣也均匀地铺上了棉花。吴四娘忙去帮着绗棉衣、锁扣眼儿、钉扣子、挑裤脚边,等等。直到天黑看不见了,大家才收工吃饭。

晚饭果然比中午丰富,除了中午那些菜,还多了一碟花生米,汤里面也加了肉和自制的红苕条粉,最诱人的是那一大碗蔗皮酒。

第二天晚上,裁缝师徒二人酒足饭饱后,吴四娘仔细检查他们做出来的成品和半成品。看看剩下的布料,算算明天的工作量,觉得时间还有点富余,于是她问我有没有什么要做的,我很高兴地把爸爸送给我的一条劳保裤子拿出来,请裁缝师傅给我改小一点。

第三天,吴四娘做完早饭后,烧了一个大烘笼。师傅把之前做好的衣裤拿出来,平放在案板上,吴四娘用水瓢将锅里烧得滚开的开水倒进师傅的大搪瓷盅内,师傅端过去,在盅口吹了吹,喝一口含着,微挤口唇,对着案板上的衣物,细细地喷吐着,待布面微湿时,将搪瓷盅底放在上面,用力均匀地走走、停停,搪瓷盅压过的地方,皱皱巴巴的衣服就变得平平展展的了。熨完一件,师傅就把搪瓷盅放在大烘笼上烤着,保持水温,一会儿好熨下一件。

不到天黑,吴四娘家的两件棉袄、两条裤子、四件衣服就大功告成了。村上很多人都来看吴四娘一家子试衣服,特别是我那条改小了劳动布工装裤,令少男少女们赞不绝口(当时还没有牛仔裤之说)。于是,又有两家人争先恐后地要请裁缝,当晚就把缝纫机抬到村东头老张家去了。

那时的裁缝师傅待遇可真好呀,除了一天三顿酒肉白饭,还有两三元的工钱,要知道,我们生产队一个主要劳动力干一天农活的满工分才值0.17元呢。不过,那年头,要请裁缝,也并非易事,除了早做准备,还要倾其所有。

后来,我到县城工作,生孩子后就在单位附近农家租房子住,恰巧那年房东家也请了裁缝。那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条件好多了,印象最深的是裁缝师傅用的熨斗是通电的,还有了锁边机,做衣服、棉袄的布料花色和样式也丰富了许多。

再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现代化流水线生产服装的企业如雨后春笋,琳琅满目的各类服装完全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水平需求。人们渐渐都去市场、商店买自己喜欢的成衣穿了,“请裁缝”这件事在人们的视线里渐行渐远,已无踪影,但它还是深深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猜你喜欢
搪瓷缝纫机棉袄
老屋·缝纫机
贴心“小棉袄”
老乞丐
重庆筹建缝纫机博物馆
贴心小棉袄
玖申文化创意从日用到时尚
消逝的怀旧物品:搪瓷杯
搪瓷缸
1966年的棉袄
一件棉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