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难点与突破策略

2020-06-15 01:22任志安
关键词:皖北子系统耦合

任志安,邢 皓

(1.安徽财经大学 皖北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安徽 蚌埠 233041;2.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皖北地区是我国的粮油及能源的主产区之一,长期以来农业占据着主导地位,工业发展主要以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为主,工业化与现代化起步较晚,目前总体上还处于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源质量同发达地区差距依然较大。此外,皖北地区还面临着城乡协调发展程度低、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大、市场开放程度待提高等一系列发展难题。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勃然兴起之际,对于相对落后的皖北地区,如何更好的发挥后发优势,赶上科技发展、经济现代化潮流,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皖北地区近些年的发展成绩斐然,但是发达地区的发展同样不容小觑,如果皖北地区不抢抓时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会让已取得的成绩付之东流,还有可能进一步拉大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更会进一步影响到皖北地区的振兴发展,因此需要给予高度重视。

一、文献综述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初次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后,学者们便从其概念特点、怎样构建等方面开展了诸多研究。从概念特征上来说,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以提高效率为前提、以创新作为驱动力、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一个多元化、跨系统协调均衡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体系[1-3]。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是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难题的关键手段之一,怎样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刘伟[4]认为,需要遵循五大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脚点在实现产业体系与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同时,注重实现“六个”方面的转变[5]。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在对外开放体系、经济体制等七个方面,可能存在着一定的瓶颈,需要给予高度重视[6]。另外,个别学者进行了实证分析。其中苏屹等人通过将东三省现代化经济体系分为产业体系、动力体系和保障体系等三个子系统,并对相关数据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指出了东三省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中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7]。高国力、卞靖利用“6+1”现代化经济体系将上海市与其他一线城市及直辖市进行数据比较,总结了上海市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8]。邓丽姝研究了创新在北京市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9]。上述学者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理论层面,只有个别的学者从某个角度针对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数据进行研究,目前还未发现学者通过构建模型对某一区域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情况进行研究,当然专门研究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情况的更是没有。

因此,本文选取皖北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构建熵值-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皖北地区现有的经济体系进行综合评价,然后构建灰色关联度模型,找出影响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主要难点,最后针对皖北地区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突破策略。

二、皖北地区现有经济体系的评价分析

对皖北地区现有的经济体系进行评价,可以通过构建一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实际的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分析。本文通过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评价指标对皖北地区目前的经济体系进行评价,一方面可以起到对现有经济体系进行评价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发现皖北地区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不足。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与构建现代化强国其他体系相对应,可以定性或定量描述经济发展水平,是整个国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系统[6]。因此,很难从某一个方面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进行评价,本部分借用物理学中的熵值概念与耦合理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熵值-耦合协调度系统模型,对皖北地区现有的经济体系进行评价分析[10]。

(一)评价体系与指标权重

1.指标的选取与数据来源。按照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基本要求,结合已有学者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内涵及特征的研究,同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构建包含产业体系子系统、分配体系子系统、协调发展子系统、开放发展子系统、绿色发展子系统及市场经济体制子系统等六个子系统的评价体系[6,11]。

产业体系子系统包含产业规模、产业结构与产业创新三个一级指标,七个二级指标,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产业创新指标参照了现有学者构建的产业创新评价体系,在考虑数据可得性后做了相应的修正[12];分配体系子系统包含分配效率与分配公平两个一级指标,两个二级指标[13];协调发展体系子系统包含城乡结构与乡村振兴两个一级指标,六个二级指标;绿色发展体系子系统包含资源利用、环境质量与生态保护三个一级指标,五个二级指标;开放发展体系子系统包含外贸规模与投资规模两个一级指标,三个二级指标;市场经济体制子系统包含市场结构与市场活力两个一级指标,四个二级指标。详细情况见表1。

原始数据来源于2009年至2017年的《安徽省统计年鉴》与《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

表1 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耦合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注:正向指标值越大越好,负向指标值越小越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研发经费支出/生产总值;基尼系数的测算采用了简易算法[14]。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本文采用极差法进行标准化处理。假设n表示样本的个数,m表示指标的个数。指标的处理公式如下:

+0.01,(i=1,2…n;j=1,2…m)

+0.01,(i=1,2…n;j=1,2…m)

3.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熵值法是一种客观赋权法,能有效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其一般步骤如下:

(1)指标比重计算

(2)计算指标熵值

(3)计算指标权重

4.功效函数。设M1~M6分别代表六大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则功效函数的一般表达式为: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

1.耦合作用机理分析。现代化经济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靠其系统内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来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这种特征与耦合的特性相吻合,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一定的评价体系,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情况进行耦合协调度分析。

产业体系子系统承担了整个系统的造血功能,为其他子系统提供强大的资金来源,同时也是其他每个子系统赖以发展的基础。只有产业子系统发展好,才能够促使其他子系统发展的好,如促进分配系统更加公平合理,能够为乡村振兴及环境治理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等。

分配体系子系统可以说既是整个系统的精神源泉,也是整个系统稳定的基石。如果资源分配不公平、不合理,就可能会激起社会矛盾,从而为其他系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如收入分配不合理会打击工人们的积极性,从而影响社会生产;如果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过低,说明经济运行整体上缺乏效率,最终影响社会进步。

协调发展体系子系统是保证整个系统平稳运行的关键。如果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农民就没有动力进行农业生产,第一产业如果不能够保持稳定,最终会传导至第二、第三产业;区域发展不均衡不仅会导致分配不公平,还会加剧地区间的矛盾,甚至会加剧环境恶化等。

绿色发展体系子系统是整个系统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绿色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从而改善环境,提升营商水平,吸引更多的外资等。

开放发展体系子系统是整个系统与外界进行交换的窗口。开放发展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倒逼市场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从而提升市场活力,促进社会福利的整体提升等。

市场经济体制子系统是整个系统活力的表现。市场可以促进产业之间自觉的进行优胜劣汰的调整,有利于生产效率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从而实现绿色发展等。

按照上述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分析,对于某个经济体来说,其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水平的高低,就可以通过比较其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之间的耦合程度来进行判别。

2.耦合协调度模型的构建。耦合度体现了系统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一种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代化经济体系内各子系统协同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程度。因此,通过耦合度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内各子系统的关联程度。六个子系统的耦合度模型可以表示为:

其中,C为耦合度值,取值范围在0~1之间,随着数值的不断增长,系统逐步从无序走向有序状态。C的取值范围与对应的耦合类型见表2。

表2 耦合度取值范围与类型

耦合度测度之后,还需要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来反映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其计算公式如下:

P=θ1M1+θ2M2+…+θ6M6

3.耦合协调度等级与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水平。一般来说,耦合协调度与系统发展好坏程度呈正相关关系。这样就能够有效的反映出在各系统取值都较低时,可能出现的“伪协调”情况。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本文将耦合协调度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水平相应地分为如下几个等级与层次,具体情况见表3。

表3 耦合协调度等级及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水平

(三)皖北地区现有经济体系分析研究

1.皖北地区现有经济体系的时间维度分析,皖北地区2009—2017年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数值见表4。

表4 皖北地区2009—2017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

数据由《安徽省统计年鉴》与《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的相关数据代入上述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出

通过表4我们可以看出:

(1)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的耦合度值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状态,耦合水平由良性耦合上升为高水平耦合。2009—2014年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的耦合度由0.593上升至0.998,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值,且在2011年完成了从良性耦合到高水平耦合的转变,通过观察综合序参量的变化,可以发现主要是因为产业体系子系统与开放发展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值实现快速增长引起的耦合度的变化;2014—2017年,耦合度相对有所下降,但总体水平较高,仍处于高水平耦合阶段,近年来耦合协调度的下降,主要是因为分配体系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出现下滑及绿色发展体系子系统、市场经济体制子系统综合序参量值不高有关。

(2)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的协调度水平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协调水平由轻度失调上升为良好协调。2009—2017年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协调度由0.342一直上升至0.868,在2014年达到良好协调阶段,2015年出现轻微的波动后又继续提高,并在2017年达到最高值,说明各子系统间协调发展水平越来越高。

(3)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水平由极低水平逐渐上升至高水平。皖北地区经济体系构建水平在2012年之前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及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更加科学合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水平也逐步提高,经过几年的深化改革与结构调整后,自2014年开始达到高水平阶段,不过从数值上来看,皖北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水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皖北地区现有经济体系的空间维度分析。上述分析是将皖北六市看做一个整体,从时间维度进行的分析,下面从空间的角度,对六个地市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我们将《安徽省统计年鉴》与《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中2017年皖北六市相关数据代入上述耦合协调度模型,计算得出皖北六市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耦合度及耦合协调度数值见表5。

表5 皖北六市2017年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

通过表5我们可以看出:

(1)除阜阳市外,皖北地区各地市耦合度水平均较高。阜阳市各子系统处于良性耦合阶段,相对于其他五市来说,数值相对较低,主要是受其分配子系统的影响,其在分配效率与分配公平方面均处于六市末位。其他五市的耦合度值都比较高,说明其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程度明显,对整个系统的构建做出了正向贡献。但是引领各地市实现高水平耦合的主要驱动力却不尽相同,如蚌埠市在高水平耦合阶段的主导力量来源于开放发展体系子系统与绿色发展体系子系统;宿州市与亳州市属于绿色发展体系子系统引领的高水平耦合阶段;淮北市属于分配体系子系统引领的高水平耦合阶段。淮南市各子系统的综合序参量值都比较低,而耦合度值却比较高,说明其可能处于一种“伪协调”的状态,通过其耦合协调度水平也可以看出。

(2)除蚌埠市外,皖北地区各地市耦合协调水平均一般。蚌埠市耦合协调度为0.889,在皖北六市中排在首位,说明其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淮北市、亳州市与宿州市处于初级协调阶段,说明这四个市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开始出现协调发展现象,只要继续坚持五大发展理念,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将会稳步提升;阜阳市与淮南市处于勉强协调的阶段,说明阜阳市与淮南市现代化经济体系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不高,其中阜阳市主要是因为人口众多,产业发展总体水平尚可,但人均水平较低;淮南市原本是资源型城市,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其原先的发展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需要尽快摸索出新的发展模式,带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3)除蚌埠市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上处于高水平外,其余各市构建水平处于中等水平或低水平。蚌埠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水平处于高水平阶段,不过其也存在一定的短板,如在市场经济机制体制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淮北市、亳州市与宿州市处于中等水平的初级阶段,这三个市也需要弥补其各自的短板,如淮北市需要在产业体系与开放体系方面多下功夫;亳州市与宿州市不仅需要提升其产业水平与开放程度,还需要注意分配的公平与效率;阜阳市与淮南市处于低水平阶段,其中阜阳市重点需要在分配体系上发力,淮南市需要在解决发展动力转型问题的同时,注意与其他子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

综合来看,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整体构建水平逐步提高,达到了较高水平,但是从局部来看还有很大的差距。之所以整体会处于高水平阶段,而局部处于中等水平或低水平阶段,主要是因为从整体上进行分析时,各地市的各项指标之间会出现相互弥补的情况,如蚌埠市在开放发展指标上的优势弥补了其他各市在这方面指标的劣势,而蚌埠市在市场经济体制子系统方面的劣势又可以由其他地市进行弥补。

三、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主要难点

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一个结构复杂、规模庞大、存在诸多未知信息的复合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灰色系统,因此很难通过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随着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水平的逐步提高,可以将前述计算得出的耦合协调度作为参考序列,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指标与耦合协调度之间的关联度,分析影响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主要难点[11-13]。

(一)灰色关联度模型的建立

将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耦合协调度作为参考序列,计算得出各指标不同时期的灰色关联系数与灰色关联度。通过某一指标与整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的灰色关联度的高低,来判断该指标在整个系统耦合过程的作用大小,如果灰色关联度较低,则说明该指标在整个系统的耦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明显,也即是该系统需要解决的主要难点。

1.指标数值及参考数列的确定。指标数值继续使用上述分析中2009—2017年的各指标数值,参考数列为对应时期的耦合协调度值。

2.数据的标准化处理。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中各指标的标准化数值。

3.计算绝对差值。逐个计算各指标各期数值与对应参考数列的绝对差值,公式为:

|Di-bij|,(i=1,2,…,n;j=1,2,…m)

4.确定两级最小差与两级最大差。

5.计算关联系数。

6.计算关联度。本文采用求平均值的方法对信息进行集中处理,以解决信息分散不便于整体分析的问题,其计算公式为:

(二)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难点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通过将前述耦合协调度模型中的相关数据代入灰色关联度模型,计算得出皖北地区2009—2017年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各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与灰色关联度,具体见表6。

表6 皖北地区2009—2017年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指标灰色关联系数与灰色关联度

根据上表可以看出,2009—2017年27项指标的灰色关联系数基本上都处于波动上升的态势,说明各项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适应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27项指标中排名靠后的13项指标基本上分布各子系统。通过关联度值,结合指标的原始数据值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主要难点如下:

1.产业创新力度不够,产业结构亟待优化。表6计算结果显示,产业发展体系子系统中有关产业创新与产业结构的关联度值不高,其中Q3(第三产业占比)关联度值为0.643 1,在所有指标中排名靠后,说明皖北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作用效果还没有完全体现,需要引起相关政府部门的注意;Q6(高新技术企业数)的关联度值为0.663 4,排在所有指标的中间靠后位置,通过将皖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与全省数据比较发现,皖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数仅占到全省的15%左右,占比较低,说明皖北地区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情况需要加强,也说明皖北地区企业的创新力度不够,达不到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相关条件。

2.收入分配公平度待提高,财政调节力度须加大。通过表6可以看出,分配体系子系统中Q9(基尼系数)的关联度值较低,为0.577 8,排在所有指标的倒数第三位,说明皖北地区收入分配在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依然存在不合理的现象,是制约其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关键因素,皖北地区收入分配的公平度需要进一步提高,通过财政调节的力度也可适当加大。

3.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不高,乡村振兴效果不显著。通过表6可以看出,在协调发展体系子系统中共选取了6项指标,其中有包括Q10(城乡居民收入比)、Q12(农业机械总动力)、Q1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在内的3项指标处于全部指标的后半部分。说明皖北地区在城乡协调发展及乡村振兴发展方面整体上做到还不够好,需要进一步加强。

4.污染治理压力大,生态保护需加强。通过表6可以看出,与协调发展体系子系统类似,绿色发展体系子系统中,共选取5项指标,有4项排名在全部指标的后半部分,且排名比较靠后,分别是Q17(工业废水排放总量)、Q18(工业废气排放总量)、Q19(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Q20(造林总面积)。这说明皖北地区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要特别关注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工作。

5.外资吸引力不强,外资企业数不多。通过表6可以看出,Q23(外商投资企业数)的关联度为0.646 6,在所有指标中排名19,这说明皖北地区在吸引外资方面的能力还不是很强, 而且通过绝对数来看, 截至2017年皖北地区共有外商投资企业1 100余家,仅占全省的17.98%,比例明显偏低。

6.技术市场成熟度不够,营商环境便利度偏低。通过表6可以看出,Q26(购买国内技术经费支出)与Q27(行政事业性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的关联度值都比较低,分别为0.537 5与0.624 7,排在所有指标的倒数位置。说明皖北地区技术市场活力需要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

四、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的突破策略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不仅对于破解当前的经济发展难题尤为重要,更是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水平的高低,对于皖北地区乃至安徽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为了促进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水平的进一步完善,针对上述分析得出的皖北地区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过程中的主要难点,皖北地区可以实施“124”的突破策略:即“1条主线”、“2个重点”与“4个加强”。具体来说如下:

(一)一条主线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要向国际高标准水平看齐,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皖北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以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因此皖北地区可以从补齐现代服务业这块短板着手解决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难点。首先需要在政策层面上出台一批支撑、鼓励、扶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产业政策;其次要积极利用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打造一批具有皖北特色的多层次、多业态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平台;第三要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化、社会化步伐,积极培育一批以品牌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的现代服务业企业集团;第四要充分发挥皖北地区丰厚的文化底蕴,将文化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推进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入融合发展,打造具备皖北特色的现代文化服务业;第五要善于把握住长三角等发达地区服务业的转移机遇。

(二)两个重点

1.重点做好科技创新工作。创新对于经济转型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都尤为重要。皖北地区需要下大力气补齐科技创新这块短板,要高站位、谋长远,做足创新这篇大文章。一是要以人才引进为重点,加强与产业相关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型研究工作;二是要加强创新合作模式探索,如对区域内产业发展需要,但研发投入大、产出时间长的基础研究,可以由多地政府联合主导,同时引入第三方,构建创新服务平台,以企业购买创新服务的方式解决产业发展瓶颈;三是学习合肥市政府与京东方集团合作模式,政府通过资本运作,助力创新型企业发展,在企业发展稳定后,政府逐步退出资本,继续支持其他创新项目。

2.重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皖北地区虽为粮食主产区之一,但农业生产现代化程度低,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需要充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机遇,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水平。一是完善城乡户籍一元化制度,加快推进土地流转承包工作,提升农民市民化水平;二是明确政府在土地流转中的行政权力,强化市场规律在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健全农村土地流转价格机制,促进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三是各地市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因城施策、相互联动,打造一条“皖北特色乡镇群”,以文旅产业促进皖北地区的乡村振兴发展。

(三)四个加强

1.加强组织领导。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皖北地区经济发展又一直落后于省内其他地区,因此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的注意。首先省皖北办等部门,需要将接下来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助力皖北地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工作上来,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影响皖北发展的重大问题,解决工作推进过程中的难点与阻力;其次皖北六市各级政府也要足够的重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工作,并加强与上级政府的沟通,一方面是积极争取更多政策与项目,另一方面是及时反馈问题,解决本级解决不了的瓶颈问题。

2.加强制度供给。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为了解决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而提出的,其在构建过程中必然面临着诸多未曾遇到的政策阻力,因此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制度配套,以适应新的发展需要。在要素市场方面,皖北地区要加大力度支持技术交易平台建设,促进技术市场交易高效率运作。在产品市场方面,要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涉企收费降费力度,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要贯彻落实负面清单制度,推进贸易管理机制等制度改革,为外资企业进入皖北地区提供更加优惠的政策条件。

3.加强战略引领。皖北地区要善于把握近年来一些支持皖北或淮河流域发展的国家级与省级战略机遇,结合皖北特点,编制相应的子规划或专项规划,统筹谋划一批有利于补齐皖北发展短板,有利于促进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与重大工程;全力打造“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平台,充分利用皖北地区人口优势,构建皖北地区对外务工服务平台,将对外劳务输出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要充分利用编制“十四五”规划的战略契机,将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工作融入其中并贯彻始终,以战略规划引领皖北地区统筹协调发展。

4.加强环境治理。皖北地区要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首先需要积极宣传并大力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从思想意识上重视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其次要以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为契机,做好产业规划,以产业廊道建设助力皖北地区沿淮流域绿色生态廊道建设;再次要加大环境治理的财政投入,建立健全垃圾分类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垃圾分类投放管理监督工作;最后要继续做好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生态保护工作,把皖北地区建设成为人杰地灵、山清水秀的宜居宜业的生态示范区。

猜你喜欢
皖北子系统耦合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摄影·美好安徽
基于增强注意力的耦合协同过滤推荐方法
擎动湾区制高点,耦合前海价值圈!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复杂线束在双BCI耦合下的终端响应机理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基于磁耦合的高效水下非接触式通信方法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