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伟 李劼
青岛市北区档案馆新馆位于市北区绥宁路19号地块,周边交通便利,十余条公交线路直达、距地铁3号线1km,毗邻多个住宅小区及文教机构,紧邻正在进行景观改造提升的河西河,留有在此基础上建设档案公园的发展契机。
区档案馆秉持先进设计理念,建成集前瞻性、实用性、智能性、文化性,具备“五位一体”功能的区县综合档案馆。新馆占地面积2503.3㎡,建筑面积约1.1万㎡,地上总容积率3.15,绿地率11%。分为地上六层,地下二层。基本以“三三制”分配面积,即库区、对外服务用房、业务技术用房和附属用房各占三分之一。设有700㎡文档服务中心,除涉密查阅室外,其他功能区域敞开式划分,可接待40人同时查阅;创新增设藏书量超20000册的“知库”,具备自助借阅系统,与市图书馆联网,藏书定期更新,群众可就近通借通还;库区面积超3000㎡,可满足50年档案进馆需要,同时增设智能化管控平台及全智能软硬件系统,极大提升使用效率与安全标准;设有固定展厅4个,展区面积超2000㎡;除按国家规范设置的中心控制室、接收档案用房、整理编目用房、保护技术用房、音像档案技术用房、信息化技术用房等专业技术用房之外,新馆还设有40座席对外开放影音厅、具备舞台灯光系统的80座席报告厅、交互式多媒体会议室及设有自由组合座席模式的党员活动室等功能用房。
区档案馆锐意创新,积极响应绿色建筑理念,按照国家绿建三星级(最高级)标准进行设计规划。据测算,建筑节能率约为70%(设计值),目前已通过住建部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认证,是国家绿建新标准实施后的全国第一家绿建三星级综合档案馆,也是青岛市第一个绿建三星级并纳入《中国超低/近零能耗建筑最佳实践案例集》的单体公共建筑。
报告厅
涉密文件查阅室
信息技术室一角
“清廉家风”展馆一角
国家绿建三星级认证证书
新馆的外立面设计也独具匠心,历经12稿论证,最终选定当前方案。整个造型和外观色调就像静躺于历史长河中的一块磐石,寓意其历经岁月沧桑,因沉淀而厚重,见证历史变迁,因传承而博大。设计采用陶土板立面,增加了建筑的历史厚重感和沧桑质感,用深咖色格栅和玻璃将磐石的北、西、东面切割开来,一面形成如同河水在磐石上留下的痕迹,一面又让建筑体块有了虚实对比。三段“痕迹”,东面形成了新馆主入口,西面形成了观赏河西河景观带的良好视野窗口,北面退层设计为敞开式露台,覆盖植被,既对相邻住宅日照形成退让,最大程度保障居民利益,也让整个建筑更加合理、实用。
新馆建设启动后,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并把新馆建设列入政府实事,挂牌督办。区委、区政府专门成立了由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任组长、十余个部门为成员的档案馆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定期调度,及时解决所遇困难,督查、发改等部门每月督办项目推进情况,这些都有力地保障了新馆建设的高效率推进。
区档案馆坚持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理念,新馆施工全权委托区建筑工务局,签订委托协议,实施“交钥匙”工程。但区档案馆坚持既“拿钥匙”也不“撂挑子”,为此成立了由馆主要领导总负责的“新馆推进工作小组”,分设设备组和展厅组,细化责任分工,全程参与项目建设。
依托新馆建设,区馆同步推进智慧馆库建设,在现有档案信息化基础上,通过应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构建档案收集、管理、保存、利用等管理体系,实现档案资源的高度智能化管理和开发利用,从而建设具有档案信息来源多元化、档案实体管理物联化、电子文件归档和接收网络化、档案数据存储集约化、档案信息开发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移动化等特点的数字档案馆系统。
省市档案局馆对我区档案新馆建设高度关心支持,现场督查我区新馆建设进展情况,并给予高度评价,要求我区作为全省档案系统的标杆进行新馆建设,并建议作为典型,总结好、传播好新馆建设过程中的“市北速度”,为全省的新馆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未来已来,区档案馆将进一步开拓思路,按照国家、省、市要求,不断在夯基础、补短板、强弱项、出亮点上狠下功夫,以新馆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档案搬迁武装押运
青岛市纪委“清廉之岛”现场观摩活动在“青岛市清廉家风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