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琼 杨 珂
(1.福州大学至诚学院;2.福建商学院 福建福州 350001)
(一)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内涵。产学研深度融合是指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基于自身的战略视野驱动,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协同推进各创新要素的有效组合,并致力于提升各自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交互能力,推动科技研发和知识成果转化的循环过程。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产学研合作的高级阶段,其运行模式是形成创新生态圈,并自驱循环升级。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圈各主体之间的协同效应,促进生态圈的自我进化,实现自我成长;另一方面,生态圈也可以从外部吸收新的经营资源,在迅速扩大现有规模的同时,通过与现有各项资源的相互协调,提高新陈代谢,凸显竞争优势。
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历程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提高了产业技术水平,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技术攻关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1]也积累了大量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模式,如科技工业园区模式、合作研究中心模式、科研承包与合作培养人才模式等,[2]但产学研合作毕竟是一个多主体交互的动态协作过程,因此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当前的产学研各主体之间仍以自发的点对点合作方式居多,创新模式以非正式合作居多,如合作举办学术会议、企业员工高校演讲、企业雇佣毕业生、企业课堂或委托培训为主,属于小范围阶段性合作;(2)合作主体都存在有限理性,其战略选择基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缺乏换位思考,不能实现协同的均衡状态,单维线性的合作方式必然影响合作效果;(3)科研边缘化现象尚存,科研与人才培养关联性弱,与生产应用紧密契合点少,科研助推力和创新活力有待充分激发。[3]创新已成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大战略支撑,我们需要探询创新生态圈形成机理,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二)创新生态圈的主要生态。创新生态圈是加快推进知识创新及知识成果转化的发动机,是产学研深度融合战略进程中形成的新格局。创新生态圈形成后的主要有三大场域:知识场域、商业场域和环境场域。生态如下图所示:创新生态圈的中心是知识场域,由工程知识、技术知识、科学知识等构成的自然科学与由人文知识、艺术知识、市场知识等构成的社会科学所形成的知识圈,二者通过深度融合、动态协同促进知识的持续创新和升级转化。生态圈中心的知识是创新生态圈循环运转最核心要素,是商业的新驱动力,其魅力将以各种形式被呈现,与越来越多的具体场景结合,并加速演化,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们也可以将知识场域看作是创新生态圈的运营平台,承担知识的创新与交换的场所。创新生态圈第二层为商业场域,其中存在着多元利益主体,他们受战略视野的驱动,结合东西方哲学和辨证理论方法,以全局观、统筹观、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用充分开放的姿态,在创新生态圈中互相竞争、互相合作、互相影响、互相博弈。创新生态圈中的活力主体是下方的企业,其通过优化内部的采购、研发、制造、营销、人力、财务、组织、流程、制度和文化,实现全员、全时空、全领域参与创新;创新生态圈的需求端由右方的领先用户、竞争者、消费者和利基市场构成;创新生态圈的供给端为国内外研究机构、高校圈、供应商圈、平台圈与行业机构等组成,他们是产品科技的主要供给方;上方的政府和国际组织同样也是重要的利益主体,政府部门的工作主要是以“定政策、做监督”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同时,创新生态圈也会受到更广阔领域的环境场域的影响,并进行信息流、物质流、知识流、能量流等方面的交互。如图1所示,每一个圈均为相互独立却又相互影响的小生态,有自身独特的组织结构和行为模式,但在生态圈中他们又基于共同的利益目标深度交互融合。
图1 基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圈模型
(一)培育期的泛化反应式融合。生态圈形成的培育,需要尽快改变各融合主体对生态圈的既往想象,生态圈所面对的环境中充满了不确定性,需要奉行闪电式扩张战略,其关键在创新成果转化执行力和吸引力,以获取高风险高收益,赢得更多的融合对象。这一时期,创新市场巨大,龙头企业、一流高校陆续加入,但还没有取得核心地位,企业与高校的科研项目合作属于泛化反应式融合。受企业战略、组织结构、运作流程、管理制度、生态环境和组织文化等因素影响,产学研各主体依据自身战略和资源选择成本最低的点对点订单式合作,合作创新内容更多属于问题倒逼式创新,受市场需求的引导和制约。在融合中,企业和高校必须时刻关注外界环境的变化,并对预期融合对象的特点、合作可能性、关系维系以及商业价值等方面进行重点考察,系统研判融合过程中的各项影响因素、长效机制及止损策略,谨慎选择协同创新模式。
在产学研融合过程中,各个小生态都存在反应式融合,网络效应逐步显现。在企业中,反应融合从市场部门开始,市场部门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市场需求信息,并反馈研发部门,研发部门设计初步产品,并发送生产部门,生产部门通过采购部门获取足够原材料投放到生产机器,经过生产加工产出商品,营销部门将商品投放市场与消费者进行价值交换;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研究团队探寻社会热点和难点,将国内外有关论点进行学术交流和深入研究,通过学习、消化、内化,去芜存菁、百花齐放,创造出全新知识产品;在创新链中,以企业为主体的联盟圈将技术难点或商品设想委托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将研究出来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企业,转换为新产品或提高生产效率,并相互进行实时反馈。[4]
(二)成长期的对接催化融合。因培育期创新成果转化率的攀升、单位经济效益指数增加和人员效能的高速提升,生态圈进入成长期。经过初期的泛化反应式融合,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之间建立起了初步的信任,小生态与其他小生态的融合,一条创新链与其他创新链的多元融合,使培育期的点对点融合转变成了成长期的对接催化式融合,一种面对面的融合。这一时期,市场分析从依靠各小生态的灵感涌现进入依靠数据的理性设计,常规化管理逐步形成,小生态之间的人员赋能与流动成为常态,信息沟通方式由原来的长期对话谈判博弈模式转变成短期广播式信息链接,生态圈的正规化运作模式形成,新陈代谢,优胜劣汰。成长期的创新生态圈呈现出较为清晰的排列组合方式。
知识场域在市场和政府战略的驱动下,由价值源泉升级为超信息平台,利用当前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进入商业场域,对创新需求进行“放榜—揭榜—商品—金融”一体化运营,把握着生态圈的成长方向。商业场域中的各小生态的战略设计、结构升级、流程优化、人员赋能、规模扩张等需求均在生态圈中有自身的对接融合小生态,强强联手,面面俱到。产学研融合中的政策需求需要政府机构予以满足,政府机构的长远战略需求需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消费者的建言献策与实践应用。小生态中的对接催化融合,促使产学研深度融合得以延续和演化。
(三)成熟期的智能无缝融合。这一时期的生态圈已进入超级智能模式,在智能技术的超级视野下,生态圈中的各融合主体突破时空、物象的局限,主动接收并根据圈层布局合理匹配创新需求,以人机协创大幅降低试错成本,前沿技术领域共创共享,资源池、能量池、需求池、应用池无缝融合。政产学研用均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无摩擦沟通,精准的信息耦合促使各主体之间的合作默契,竞争有度,信任升级,合作进入常规制度化模式。大小生态圈林立,种类纷繁却又有条不紊,功能上互相耦合,在自升级的同时又相互赋能。在真实的场景维度上,生态圈在体验、展示、消费驱动等方面全方位实现各主体对自主创新、协同创新的期许,世界一流高校、全球顶尖企业、现代智能政府、绩优幸福用户在预测之内与预料之外达到平衡。除了生态圈的内部的循环成长,生态圈还与外界环境进行开放性合作,共享全球生态资源,共创高价值的智能商业模式。
(一)相关利益主体需求定位。创新生态圈的本质是匹配系统,对系统而言,匹配成功的数量越多,生态圈的价值也就越大,而用户数量的多少仅仅是匹配数量的前提,培育期的高速率扩张和大规模淘汰是必经的过程。在培育期,要通过生态圈内部“战略性重组和集约化”,共享切实融合的生态圈愿景与文化,以建立促进众多核心主体自我成长和自组织化的机制,引进能促进生态圈内各主体进行用户共享的体系,逐步从创立小生态圈迈向大生态圈。各主体在初始状态由于资源和知识的禀赋差异存在着协同困难和发展需求,这也是创新生态圈从低阶合作到自发形成的协同生态圈的形成过程中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相关利益主体功能深度分析。从创新驱动系统来看,内部各子系统既存在着单独作用,也存在相互作用,如何有效发挥内部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和联系以形成系统的整体作用是理解创新生态圈中各协同主体的角色与作用的关键。
(三)建立信任机制,降低交易成本。在系统的博弈演化中,主体信任程度与协同收益呈现正相关,这意味着信任机制的建立能够有效化解利益导向的策略选择。首先,设计合理的信任机制,提升利益相关主体的协同意愿、有效配置相关资源、降低不确定性、稳定未来预期;然后思考创新系统中的协同成本、交易成本以及风险成本的控制方法,以有效控制这些成本从而带来协同的规模收益;再次,思考外部知识源建设思路,以开放式的共享经济,吸引多个主体的参与创新生态圈的运作。
(四)全方位战略合作,实现互补共赢。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激励机制,思考人员的赋能与流动。在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战略合作,全面提升双方的竞争实力、品牌优势和社会知名度,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五)重构与优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平台。重构与优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平台,促使政府、高校、企业、科研机构等政产学研主体在外部大环境和内部自组织中形成动态互动深度融合,进而通过主体协同、组织协同、知识协同等过程达到创新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