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圆圆
(郑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0)
影响偏头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包括心理因素,感官刺激和饮食习惯等[1],患者常常具有呕吐心畏光、畏声等临床症状,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配合护理工作[2]。本次研究针对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本次研究主要选择了2018年5月~2019年7月期间收治的偏头痛患者46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人数均为23人。其中观察组的男女患者分别为13人和10人,年龄在21岁至63岁,中位年龄为(41.63±1.34)岁,对照组的男女患者分别为12人和11人,年龄在20岁至65岁,中位年龄为(41.68±1.42)岁.患者在以上情况对比发现P>0.05.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首先对患者进行睡眠之,由于偏头痛影响患者难以入睡,所以必须要保证患者的住院环境安静舒适,而且还要知道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训练,这样有利于保证睡眠质量。其次要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护理。可以利用冷敷袋或者热敷袋覆盖额头,减轻患者的疼痛情况。最后对患者进行放松治疗。通过听舒缓的音乐来帮助患者稳定情绪,可以起到缓解头痛的作用。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头痛持续时间和头痛发作次数、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情况。
通过SPSS 17.0检验相关数据,对所有数据进行t值计算,P<0.05的时候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头痛持续时间和头痛发作次数均要短于对照组,详情见表1。
观察组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要低于对照组,详情见表2。
表1 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和头痛发作次数比较(±s)
表1 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和头痛发作次数比较(±s)
组别 头痛持续时间 头痛发作次数观察组(n=24) 2.63±1.46 1.27±0.33对照组(n=24) 4.87±2.34 3.74±2.52 t 3.9787 4.7611 P P<0.05 P<0.05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组别 护理前焦虑 护理后焦虑 护理前抑郁 护理后抑郁观察组(n=24) 64.4±3.7 46.7±2.6 60.4±2.1 37.5±2.7对照组(n=24) 65.7±3.6 54.5±2.4 60.3±2.2 48.6±2.5 t 1.2336 10.7993 0.1610 14.7781 P P>0.05 P<0.05 P>0.05 P<0.05
偏头痛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常常会出现许多的不良情绪,因此对于疾病自身的控制也有着不利的影响。所以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才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进一步促进疾病的正常治疗[3]。在传统的护理模式下,患者不能够接受比较全面系统的护理指导,所以在临床护理效果方面也有着一定的缺陷。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发展,综合护理干预能够以患者为中心,有针对性的为患者设计相应的心理干预方案和护理方案,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4]。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头痛持续时间和头痛发作次数、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要优于对照组,证明护理干预在偏头痛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