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娟
(徐州市睢宁县人民医院,江苏 睢宁 221200)
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我院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别,各组患者2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7.98±4.24)岁,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0例,平均年龄为(59.25±5.20)岁,采取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用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干预,详情如下:
术后3天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右侧卧位。3-5天后可下床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72小时内,术侧肢体不做外展运动,1周内避免剧烈活动上肢,伤口愈合良好者拆线后可活动上肢并逐渐抬高举过头顶,以触及对侧耳垂为佳[1]。待患者出院后可从事一般家务劳动及日常工作,尽量不要搬抬重物,避免从高处往下跳和剧烈重复的甩手动作。当起搏器植入后,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以及心功能来选择运动类别,如:散步、钓鱼、慢跑等,以不出现气促、胸闷等不适感为根本原则[2]。为避免起搏器受到外力冲击影响使用,还应将严格保护埋置起搏器部位的皮肤。
为了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在日常饮食上还需加以注意,多吃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的通畅;出院后可逐渐恢复普通饮食,切忌暴饮暴食,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3]。
两组患者研究数据均采用软件包SPSS20.0进行统计和分析,计量资料的表示和检验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s)和t,计数资料的表示和检验分别采用%和x2,当P>0.05时,则表示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当P<0.05时,则表示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观察组显效患者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00%,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n(%)]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率,观察组中17例非常满意、6例一般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当中11例非常满意、6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患者满意率为68.0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护理后,观察组的舒张压、收缩压、SDS、SAS评分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如表3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分析对比
表3 两组护理前后临床指标、SDS、SAS评分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护理前后临床指标、SDS、SAS评分情况对比(±s)
组别 SDS(分) SAS(分) 舒张压(mmHg) 收缩压(mmHg)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n=25) 53.92±6.87 51.66±6.38 53.86±6.78 51.38±7.63 96.67±7.86 92.18±6.96 157.36±11.36 146.68±11.93观察组(n=25) 53.47±5.83 47.19±3.62 53.17±6.16 45.56±5.24 95.29±8.22 82.46±5.36 157.69±11.33 137.66±11.32
人工心脏起搏器可应用于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患者在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置入后易产生一些并发症,对其康复效果造成影响[4]。为了预防心力衰竭发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还应将个性化运动康复护理应用其中。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显效患者15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68.00%,
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中17例非常满意、6例一般满意、2例不满意,满意率为92.00%;对照组当中11例非常满意、6例一般满意、8例不满意,患者满意率为68.00%,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综上,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中实施个体化运动康复护理有利于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