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坤
【摘要】随着我国居民老龄化程度的快速发展,可以预见未来老年读者将成为公共图书馆中的一支主力队伍。但目前公共图书馆针对老年读者的阅读特点和存在的困难认识还不充分,服务水准与读者需求之间差距还较大,要做好老年读者服务任重道远。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
随着我国居民老龄化程度的快速发展,老年人在基本养老、医疗保障、精神文化需求等多方面的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预计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数量将持续增加至4亿多。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社会文化单位,是市民重要的文化休闲场所,可以预见未来老年读者将成为公共图书馆中的一支主力队伍。那么,如何为老年读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高品质的服务是公共图书馆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
一、老年读者的阅读特点和阅读需求
(一)寻求精神寄托,渴望参与社会活动。大多数老年人业余时间较为充裕,特别是退休后生活节奏变慢了,可支配的闲暇时间增多了。与此同时,因为生活重心和人际交往范围的变化,他们难免会有孤独感,很多老年人渴望参与到新的社交群体中,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保持与社会的联系。公共图书馆环境舒适安静,可以在这里阅读书刊,参与丰富多彩的读者活动,既符合老年人不喜欢喧闹的心理特点,又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公共活动场所。
(二)解决实际问题,阅读兴趣广泛。老年读者大多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可能本身就在相关的工作领域有所专长,还有相当多的老年人需要陪伴孙辈成长,做好家庭后勤保障工作。他们会根据自己在生活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和兴趣爱好到公共图书馆查阅各类图书报刊、增长知识,提升自我。老年读者的阅读范围非常广泛,比较常见的类别有养生保健、新闻时政、文学名著、人物传记、科学育儿、家庭烹饪、花草种植等等。
二、老年读者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习新事物较慢,使用现代化设备存在困难。改革开放40年来,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事物、新技术推陈出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和馆藏信息也有了很大不同,各种现代化自助设备在公共图书馆得到广泛应用,老年读者也在不断学习,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但相对来说,他们学习新事物较慢,对新的技术和新的设备较为陌生,需要多次尝试来加深印象,因此有畏难情绪,不会像年轻人那样主动探索并能快速掌握。这给他们使用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体验新服务带来不小的困扰。
(二)得到的服务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一般来说,老年读者行动较迟缓,视力、听觉和记忆力功能有所下降,他们通常在检索图书时面临各种困难,浏览网页时不知道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对公共图书馆馆藏的数据资源库、新兴的手机移动服务以及图书快递到家服务等更是不了解怎样使用。但目前公共图书馆对老年读者的服务普遍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使得老年读者或多或少有一些失落无助和被嫌弃的感觉,这就需要图书馆员发自内心地关怀和主动耐心地帮助,尊重、理解和包容老年读者,需要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和特殊的代办业务。
三、做好老年读者服务的重要性
(一)做好老年读者服务符合老年人自身需要。子女对老人的关心往往多注重衣食住行,但是对老人而言,物质方面的满足远不及精神需求的迫切,更不想成为子女或社会的负担。老年读者来公共图书馆阅读不仅是增长知识,更是心灵依托、社会交往、紧跟时代步伐的一种需求。公共图书馆优雅的环境、良好的阅读氛围,能够使老年人心情宁静舒畅,有利于缓解内心的孤独感。公共图书馆做好老年读者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老年人提升自我、发挥余热,实现更多的人生价值,符合老年群体自身的需要。
(二)做好老年读者服务符合家庭需要。由于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年轻人都在为工作和生活奔波忙碌,公共图书馆的主力读者群就是老人和少年儿童。很多老年人平时自己来图书馆,周末带着孙子孙女一起来,这也是公共图书馆必须重视老年读者服务的一个原因。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如果能够与时俱进,培养积极的生活理念,将书本知识活学活用,在家庭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榜样作用,有利于家庭和谐与良好家风的传承。
(三)做好老年读者服务符合社会需要。当经济水平发展到较高层次时,整个社会就会更加注重老年人内心的精神需求,会更关心、尊重老年人,这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表现。公共图书馆作为政府举办的公益性文化单位,是市民终身学习的重要文化场所,承担着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社会职责,做好老年读者服务对推动社会健康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四、做好老年读者服务的建议
(一)设立老年读者阅读区域。公共图书馆可以为老年读者设立单独的阅读区域,配备老花镜、放大镜,就近提供饮用水,在硬件设施方面加强对老年读者的实用性和无障碍化。在老年读者阅读区域集中配备他们感兴趣的书刊,例如人物传记、电脑操作实用技巧、饮食烹饪、科学养生、体育保健、花卉种植、医疗康复等,为他们节省检索图书的时间。在读者服务上耐心细致、不厌其烦最为重要。
(二)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老年人对电脑及手机使用技能的需求特别迫切,可以有针对性地开设这方面基本知识和常见问题的学习班,帮助老年读者掌握获取信息的一些基本技能。特别是近年来,各级公共图书馆纷纷利用计算机网络为读者服务,可以利用电子阅览室加大对老年读者的宣传辅导,“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一旦他们掌握了图书馆现代化服务手段,将会给他们在借阅图书、查阅资料、利用馆藏电子资源、参与读者活动、休闲娱乐等方面带来极大便利。
(三)借阅服务人性化、多样化。部分老年读者习惯于传统的人工借还方式,他们独立完成自助借阅的各个步骤较为困难,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提供人性化服务,帮助其进行图书借阅、查询操作。另外,为了方便老年读者,充分发挥馆藏资源利用率,公共图书馆应积极丰富对老年读者的服务方式,例如加强社区分馆和汽车图书馆建设,将图书送到老年读者的家门口,免去他们往返图书馆的舟车劳顿之苦,目前部分公共图书馆新兴的网上选书下单、快递图书到家的方式,都为老年读者享受便捷、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四)开展老年人喜爱的读者活动。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老年读者的特点、爱好和阅读习惯,组织丰富多彩的老年读者活动,例如举办书法、绘画、手工制作、花卉栽培的培训活动;开展知识竞赛、朗诵歌咏比赛、历史或养生知识讲座;举办相关主题的历史回顾和图片展览等,鼓励有专长的老年读者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来,直接参与活动或辅助公共圖书馆开展相关工作。这样不但帮助他们在公共图书馆这样的文化教育平台展示自己的才华,找到志同道合的新朋友,提升老年读者的生活幸福感,还加深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老年读者之间的沟通和了解,能更好地发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五、结语
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全社会都应当高度重视、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公共图书馆作为老年读者接触社会信息、学习新的科学知识的重要渠道,要切实分析并掌握老年读者的特点和需求,积极应对读者结构老龄化趋势,为老年读者创造舒适、高品质的阅读环境,开展丰富多样的读者活动,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公共图书馆做好老年读者的服务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曾颖.终身学习与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6).
[2]王宝兴.老年读者阅读心理及服务策略研究[J].中文信息,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