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健婷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馆已经向智能化的方面发展,智能化的管理在给图书馆带来新的改革和创新的同时,也为图书馆的一线馆员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图书馆智能化管理的出现对馆员的技能和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图书馆馆员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技能,熟悉书籍,以便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关键词】智能化管理;图书馆;馆员
图书馆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服务读者,在图书馆内,工作人员所有工作都是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而展开的。尤其是一线馆员,他们需要有更专业的技能来保证为读者提供最好的服务。虽然图书馆现在已经进行了智能化管理,在馆内存在着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但是传统的纸质书籍还是人们在图书馆中常用的阅读方式,所以书籍的借阅、归还、推销等等都需要一线馆员的服务。一线馆员一直是读者与书籍之间沟通的桥梁,也是为读者进行服务的基础保障,一个优秀的一线馆员必须具备与读者亲切交流的能力以及在书籍方面有专业的技能等条件,做到真正的熟悉书籍、了解读者。
一、图书馆一线馆员的基本技能
在图书馆中,无论是现代化的智能模式还是传统的纸质书籍的模式,都需要馆员的存在,馆员的作用就是围绕着“书”与“人”来体现的。馆员要足够熟悉每本书籍,了解读者,知道读者想要什么样子的书,同时更要知道什么类型的书籍适合什么样子的读者,才能为大众提供优质服务。
(一)熟悉书籍。熟悉图书馆内的书籍,是馆员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第一步。一线馆员在对图书进行管理的时候,必须知道每种类型书的排列顺序,分类规则,按照种类的书架应该分布在图书馆内的什么位置,同时其必须会熟练地使用书籍馆藏的计算机网络系统,而且知道每一类书籍所放地,准确快速的为读者找到他想要的书籍并且为读者疑难解惑。一线馆员还要对图书馆内收藏的书籍内容有所了解,要知道每一类书籍的类型、作者的代表作以及各个流派的主要作者都是谁等等。这些技能不能仅仅依赖于智能化系统,更多的是依靠一线馆员的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及专业技能的锻炼。馆员不仅要知道每本书的分类,还要尽自己所能的多读书。只有馆员自身读过大量书籍,才会“知书”技能,每一个一线馆员在读者面前应该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可以根据自身的知识储备去有效引导读者阅读。
(二)了解读者。了解读者就是了解读者的需求,读者的需求才是支撑图书馆生存的基石。一线馆员也要根据每一个读者的兴趣、学识、社会地位并通过跟他们交流来了解他们的阅读需求,并有针对性为其提供书籍。馆员在和读者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开拓自身的思维和见识,增加阅历,同时也可以在交流过程中了解读者对于馆员的评价以及需要改进的措施等等。了解读者可以提高图书馆的人性化,按照读者的需求精准地提供服务。
二、图书馆智能化管理对一线馆员基本技能的影响
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在给图书馆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为读者带来很大程度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一线馆员的基本技能带来一定的影响。
(一)减少了熟悉书籍的途径。馆员对图书的上架是馆员熟悉图书的基本路径,馆员通过对图书的上架去了解图书的种类、中心思想、作者以及书籍所属学派等等知识,可以快速地了解一本书。而如今的智能化管理一般情况下是由前台和书籍管理两部分组成,前台负责根据读者的需求准确定位书籍,及时的为读者办理借阅和归还的手续。书籍管理一般是由临时工作人员进行的图书上架、分类、整理等等。这种措施虽然减少了一线馆员的工作量,但同时也减少了一线馆员熟悉书籍的途径。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虽然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但同时也削弱了他们的学习路径。因为这种方便、快捷的工作方式使得很多馆员懒于主动了解书籍,对书籍的所有了解仅仅用计算机搜索功能来进行。智能化管理使得一些馆员对书籍越来越陌生,对书籍根本毫无了解,最后沦为一名守在计算机前面的操作工。
(二)削弱了解读者的能力。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使得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大大减少,甚至仅局限于借阅与归还书籍的过程中。这将会弱化馆员在读者心中的地位,并且如果有些馆员不愿主动与读者交流,就更会导致与读者的沟通减少,削弱了一线馆员了解读者的能力。馆员的任何基本技能都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应用才能提高,图书馆的智能化在给馆员带来便利,降低工作量的同时,也给他们的不学习不提高技能带来了借口。他们在图书馆内,只会用计算机网络做事情,不主动读书,不进行交流,满足于现代化设施带给他们的便利条件。这并不是图书馆建立的目的,也并不是利用智能化的方法管理图书馆的目的。
三、图书馆智能化管理对一线馆员基本技能影响的对策
(一)加强学习。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只是馆员进行图书管理的一种工具,主体还应该是馆员,而不是计算机技术。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馆员一定要严格遵守自己的职业素养,坚持多读书,多学习,利用自身储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对读者在借阅书籍方面加以引导。馆员的专业技能不仅仅在于培训,而是通过积累实际经验才能不断地进步提高。馆员应该对馆内藏书尽可能多地了解,熟悉他们的主要流派、历史背景、中心思想等等,这样才能结合智能化管理更好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二)掌握馆藏书籍动态。图书馆智能化管理虽然可以将书籍进行数据化,方便借阅记录与查找,但是智能化管理始终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与服务。馆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与读者沟通,准确地解决读者的任何问题,因此就需要一线馆员对图书馆十分了解,尤其是馆内的藏书。进行图书馆巡架是了解书籍动态的最快途径,馆员在进行巡架的过程中,对图书馆的地形有了了解,对图书馆每个书架类型的分布有了了解,对书籍的种类分布有了了解以及可以通过巡架来了解读者们对各种书籍类型的借阅量。借阅量可以反映出哪一类型或者哪一作者的书籍深受读者喜爱,也可以反映出哪类别的书籍无人问津,分析是类别本身小众还是书架放置位置等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并及时向上级反映,来确保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三)主动热情与读者交流。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馆员寻找读书以及借阅归还登记的时间。与此同时馆员会有更多的时间与读者进行交流沟通,更直观地了解读者的需求。馆员在交流的过程中可通过跟读者的交流开拓自身的眼界和丰富自身的知识。通过交流了解读者的需求,并尽可能通过自己的工作经验满足读者的需求,也可以充分了解自身工作的不足,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同时尽力解决读者遇到的疑难问题,帮助读者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努力为读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四)定期岗位轮值。一线馆员可以利用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节省时间,深入管理,把计算机当作一个优秀的助手。但是一线馆员的工作专业技能只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积累和提升,才能学以致用,真正熟悉书籍、了解作者的需求。而一线馆员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求或者是了解不同类别的书籍的内容,提升自身不同的专业技能,需要定期轮换岗位。通过对不同种类书籍的上架、巡架、不同读者的不同类型问题、在工作中用实际经验不断地提升自己,锻炼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素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才能给予读者最优质的服务。
四、结束语
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给图书馆带来新的机遇和发展,使传统图书馆可以利用计算机与数据信息时代接轨,但是无论图书馆的经营模式怎么变动,宗旨永远是给读者提供最快最好的服务。在图书馆内,纸质图书由于是历史文化的沉淀,有着电子书籍所没有的质感而深受读者喜爱。因此一线馆员的作用尤为重要,其熟悉书籍、了解读者的基本技能是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馆也在顺应时代的脚步不断的改革、创新,但是所有馆员都不应该忘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智能化管理的情况下为读者们提供更优质的更人性化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吕新华.智能化管理对图书馆一线馆员基本技能的影响及对策[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3):66-69.
[2]尤小平.高校图书馆员"知书识人"的思考[J].新世纪图书馆,2009(6):98-100.
[3]杨爱玲.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館员素质提升策略探讨[J].信阳农林学院学报,2019,29(1):152-153+156.
[4]王彩.浅谈21世纪图书馆工作的发展趋势[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0):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