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曼辰
近年来,随着老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有很多高校把学生放在了管理的位置,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在一定程度上为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但是在这一过程中,还有许多制度和管理方案需要磨合,以不断的调节高校学生与老师的管理角度,并且为了加强学生对管理层工作的了解,还需要借助相应的经验,来促进学生参与管理的主动性,以不断的协调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以使得学生和老师之间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开展。
虽然说学生参与管理已经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但是由于这一观念在很多地方的传播,还是相对片面,所以说对于某些学生来说,参与管理的机会少之又少,具体的来说,我国高校大学生在参与高校管理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1 高校的信息发布与学生的信息获得不能同步
很多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传播不够全面,以使得很多同学不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信息,以参加相应的活动,往往在学生知道活动的开展时,活动已经开始或者已经结束,以至于大部分学生不能够参与其中。
1.2 大学生缺乏参与管理的主动性
对于现阶段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参加某项活动都是带有目的性的,而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加分,或者说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事情,但对于其他事情他们并不会投入较大的精力和时间。比如说校园管理这一活动,并不能真正的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让同学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真正的学到相应的东西。
1.3 高校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渠道
在大学里,大学生接触最多的人,除了室友就是辅导员了,而辅导员恰好又是与校园管理者的沟通桥梁,所以说学生在参与高校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辅导员处,得知相映的情况,并且使用这一桥梁与校园管理者进行交流。但是高校的辅导员往往都是五繁忙,需要处理的杂事相当的多,以至于不能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意见,所以,在这样的条件下,学生参与高校的管理工作不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展。
1.4 管理模式存在漏洞
学生在参与管理工作时,在大多时候都只是挂着管理者的名牌,却并未实施管理者的真正权利,其实这一现象出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由于学校对相应学生管理工作,未能分配明确。而且在管理的活动中,参与这一活动的学生本就少,加之管理未能实施真正的意义,以至于学生只能机械化的参与管理工作。
1.5 学生在管理中缺乏创新能力
而且在管理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很多学生参与进来,其实就是看了身边的同学都参与了,带着从众的心理参与其中,以使得管理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没有先进的方案,并且依赖性极强,所以这就需要学校花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对这些参與管理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培训,以使得高效管理工作能够得到很好的开展。
2.1 参与主体,管理构成基础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工作这一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虽然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以符合高校发展的进程,因此也需要对高校长期以来,把高校管理者以及教师作为中心的理念进行革新,并将此中心转移到学生的身上,将大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以不断的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所以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大学生为根本的管理理念,以使得大学生在参与管理工作时,其权利能够得到实现。
2.2 参与内容,管理构成客体
学校的管理,大多数被分为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以及学生管理,行政管理也就是在校领导的办公室,对相关的行政工作进行辅助管理;教学管理是学生通过教务处,对学生一些学习情况进行归集管理;而学生管理这就是参与管理的学生,通过一些部门来组织活动进行高校管理。这些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方面大不相同,但他在每个方面所涉及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这项管理权的持续程度,都是高校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重要体现。所以学校要对这些管理工作不断的进行创新,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得高校的管理工作内容能够将学校管理创新的程度较好的体现。
2.3 参与制度,管理运行保障
当然学生在参与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应的制度,对他们的管理权进行保障。一般来说,学生参与管理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通过学校的相关部门,或者组织机构进行管理,其次就是通过一些信息传播媒介进行管理。但随着学校管理方式的不断创新,这两种管理形式逐渐被合二为一,使得每个部门的工作都密切联系了起来。并且,在言论自由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借助现阶段流行的一些社交工具,发表自己的建议或意见,已参与到管理工作中。所以学校要根据这些情况,对学生参与管理工作进行制度保障,以使的管理工作能够正常运行。
2.4 参与空间,管理运行环境
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元素,大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需要良好参与客观环境保障,环境的建设需要主体、客体、内容等多方面的协调及配合。因此,大学生在参与高校管理过程中,学校应积极完善学生参与的组织机构,拓展学生参与管理的方式及渠道,营造良好的校园管理环境,有效地调动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大学生的参与程度。与此同时,大学良好校园环境的构建,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支持,为高校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基本的法律法规保障支持。
3.1 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加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沟通
俗话说:光说不干不是真本事。所以说高校在提出让学生参与管理工作时,就应当把这项事,完全落实到位。当然这一管理模式的形成,还需要走一段艰难的路程,在这段路程中,要不断的转变传统的管理理念,不断的完善学生参与管理工作的体制机制。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沟通是必不可少的,需要学生之间的沟通,也需要师生之间的沟通,而且在这一工作过程中,要将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上,以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并在此过程中让他们对高校管理工作的相关事宜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通过沟通,学生会慢慢形成自己的主见,而不再一味的依赖学校,而进行管理工作,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效管理的工作会不断地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3.2 给予学生建议权,提高学生的管理主动性
在学生参与高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很多时候,因为只有自己低头干事,以至于没有方向和目的性,使得很多管理工作不能较好的开展,并且行动权,咨询权与评议权也没能得到实现,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高校要据此对参与管理的学生提出相应的建议,以让他们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参与校园管理,以不断地调动学生参与校园管理的主动性。并且要针对学生缺乏参与管理主动性的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管理活动。比如说学校在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举办一些学生有兴趣的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形成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中,主动的去明确自身的管理身份。
3.3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管理意识
因为很多学生参与管理工作,是带着从众心理的,所以他们的工作能力并不能打到了相应的要求,并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依赖性,缺乏主观意识,以至于管理工作无法得到创新。所以,高校要对参与高校管理的大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革新,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民主参与的方式,让大学生真正的接触到高校管理工作,并逐渐的增强他们的民族意识,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得到强化。以使的参与高校管理的工作者,能够在具有丰富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里,使得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不断得到提高,文化和政治素养也能够达到校园管理者的标准。
现阶段,教育方式逐渐变得新颖,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工作,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培养的一种新形式。所以本文据此进行相应的研究,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校园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得高效的管理结构能够得到细化,更是为了让大学生对管理工作,了解的更加深入,以为今后的社会实践提供丰厚的工作经验。
(作者单位:西安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