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舜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具体的项目任务进行课程的设计,对于巩固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因此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本文在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内涵之后,以《人力资源管理》课程为例,探讨了该模式具体的实施路径。
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教师教学任务已经要求从传统的理论知识的传授改变为更多的关注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水平,通过让学生在学校掌握更多的社会综合实践和管理的技能,待步入社会能更好的适应岗位及企业的需求。当前,很多教师已经能够根据学校转型的变化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在授课的过程中逐步的尝试着结合变化尝试改变。但总的来说,当前应用型高校的數课堂教学现状如下大致呈现以下两种情况。
一部分教师还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唱主角,他们借用多媒体或者板书这些常见的教学工具以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主,学生单纯借助听讲辅助课程作业掌握学科的知识点。一些老师为了确保学生学习的效果,还会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补充答疑。也有部分教师已经开始积极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他们在授课过程中抛开了传统的讲授式灌输式,大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结合学课的知识点去设计,比如翻转课堂、借用引案例项目导入、创设教学情境等,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明显有所提升。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很多学校工商管理、企业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培养学生在将来的管理工作中具备的人力资源规划与工作分析、招聘培训管理、绩效薪酬管理等能力。作为一所应用型高校,教学的目标就不能局限于让学生仅仅知晓人力资源管理的六项职能是什么,包括其在人才管理和员工素质提升中的作用是什么,更重要的应该是积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即具体的上岗方法。比如学生进入企业工作是岗位为招聘专员,他们可以结合企业环境分析出企业所缺的各类员工从哪些渠道可以招聘到;提升员工技能的自己可以如何去操作。普通员工、中层员工合适有效的绩效管理办法是什么,考评的量表怎么设计等。这其实就要求我们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中,除了阐明相关的理论内容外,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未来在实际工作岗位会选人、善用人、培养人的具体岗位实践技能和综合能力。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核心要求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所选取的背景案例材料,设计一系列具体的任务模式引导学生实践完成,从而来达到实际的教学目标。简单的讲,就是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把具体的教学任务设计程一个个小的项目单元,组织学生通过项目参与,完成基于课程大纲要求设计的一个个任务目标,去主动的进行知识学习。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尝试基于教师结合课程要求设置的一个个任务情境。学生拿到任务后,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所设情境中的各种问题。通过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任务,整体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升。其次,“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项目任务设计具有课程章节的递进性特征,在具体的课堂实践中,不是单纯的教与学,更重要的是去做。学生通过主动的做来提升理论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
教师在课程中采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希望采取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掌握透理论知识点,并能运用到具体的实践中。这就要求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3.1 教师需设计好教学过程中的任务
选取适当的任务是“任务驱动”教学法有效实施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当结合实际为学生设立一个个特定项目情境,学生在实践中主要是综合运用人力资源理论知识解决具体的问题。教师在具体的项目筛选和任务设计的时候要充分注意:第一,严格围绕人力资源管理的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教师在项目设计的时候不是凭空而来,是围绕课程大纲和章节知识安排。例如在员工招聘章节的课程设计时,可以给定一个具体的实习实践基地为背景,让大家根据公司的具体情况做招聘的需求分析,选择合适的招聘渠道,包括设计招聘的海报、广告语等。并且把学生分为招聘方和求职者不同的方面去创设具体的招聘场景,通过面对面的模拟招聘或者云招聘的方式完成招聘实施,并根据招聘后续的效果去综合评估等。在一个个具体的步骤中去弄熟、弄透知识点。教师在此环节需要注意的就是设计项目的时候综合考虑实践性和社会性,尽量保证与时俱进,比如要求学生借用自媒体等媒介多种方式编辑发布信息完成工作等。
第二,任务的设计要呈难度递进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有兴趣也能够结合理论知识点一步步的去寻找每一个答案。比如在员工培训与开发的章节学习中,通过单独的项目比如技能培训、沟通能力培训、营销技巧培训等调动大家完成项目的积极性。待这些培训师们能力水平逐步提高和成熟,可以考虑设计企业全年的培训等整体的员工培训体系的设计安排。当然除了每一个单一的关于人力资源管理职能知识点外,还可以让学生成体系的探讨各职能之间如何影响使用,比如如何基于岗位要求设计培训课程的课题,如何基于岗位要求去设计绩效目标,如何根据实际的绩效水平效果去优化合理的薪酬体系。这些项目的设计都是渐进的,有层次和难度坡度的。
第三,任务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并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六大模板关内容进行指导。以项目驱动构建的学习模式,教师就是监事和督导的身份,每一个学生都是公司里一个有个具体的职位的员工,在员工具体的岗位操作的环节大家要彼此间足够的信任和支持,体现团队的力量,但是教师在学生实操的过程中要详细的记录备住,每次课要安排总结的实践组织大家复盘思考。以便可以及时的进行项目设计操作合理性的评价。
3.2 多举措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学生参与程度及完成任务的质量是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否有效的最直观体现。一方面,教师要尝试选取一些激励的措施和手段吸引学生参与任务,比如加大平时成绩和实践课程的分数比例、课前通过分组联络学生增进感情等方法。最重要的就是在课程项目实施前,老师要协助学生根据各自的性格和素质特征进行合理的角色设定,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合适的公司岗位,明确好岗位职责,依据背景公司的实际做好岗位的工作预测和工作分析,这样就可以确保后续的课程活动开展起来比较的顺利。第二,教师在课前应该反复优化项目设计,任务情境做好预案。模拟课程的局限性可能存在于实际课程不能按照预想完成,所以教师在设计项目的时候一定要反复的研究,可以提前会同学生一起做好项目操作分析。同时在课程中也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操作效果去调整项目及任务,从而让课程教学目标更容易操作和量化。项目的逐一击破也才会让员工对后续的对任务内容感兴趣。第三,教师要简化和讲透重要的理论知识点,在讲解环节也要注意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与生活实践结合帮学生化难为易。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和教师都充当课程的主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掌控好学生项目完成的进度,并组织学生自我总结评比。教师自身也可以在总结中去不断的优化课程设计,使此种教学方法更贴合具体的课程实际。其次,此种教学模式事实上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采用,要根据课程性质、章节间的衔接关系、学生的接受度和可承受度来确定是否采用。做好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课前设计工作和课堂活动环节。同时,必须对学生进行分组,便于讨论和合作学习。最后要善于使用现代化信息管理平台作支持,对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各环节进行监控和管理,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武汉工程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