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成儒
探究式学习是指在教与学中,教师不直接把有关概念和认知策略告诉学生,而是以学生的主体实践活动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通过感悟和实践操作,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表达与交流等方式,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从而获取数学知识和技能。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下面我就如何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营造适宜的探究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宜采用生动、富有感染力并适应学生心理特征的教法,营造民主、科学、活跃、宽松的氛围,使学生在一种自由的状态下学习、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要多肯定、多鼓励、多引导,用一种平和的态度与语气,因势利导地帮助学生自我辨析。
二、设计科学的探究内容
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结合課堂实际,精心设计能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问题。问题情境的创设,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识出发,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可接受性和探索性。如在学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过程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可先问:三角形有几条中位线?它与三角形中线有什么区别?这个问题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注意变化图形,对三角形中线与中位线进行辨析、区别。
三、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学生在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认真观察、反复比较、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探究时间。在学生自主探究前,教师先进行铺垫,帮助大家明确思考的方向。要鼓励学生独立探究,大胆猜想,各抒己见。当学生的见解出现偏差时,教师应避免大包大揽、直接告诉答案,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纠正,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可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增强自主意识,达到培养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目的。探究式学习关注的不是探究成果的多少、探究水平的高低,而是探究的过程性、内容的丰富性和方法的多样性;要注重让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归纳及整理资料,学会整理和反馈信息,促进其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式学习是实施新课标的重要手段,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促进学生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开展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在问题设计情境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师生互动和谐化、教学效果多维化等方面下功夫,使探究式学习行之有效、久久为功。只要每个教师都能积极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师生协作共进,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责 编 再 澜)